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振宁教授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习也是这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之中。实践证明:一个人对学习形成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获得新知识作为自己的内部需要。可见,浓厚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前提,也是学生在想中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所以,教学活动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本人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一、引导入新课时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是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的有力措施。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此我重视并发掘学生的好奇心,经常用讲故事、做游戏、儿歌等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有意识的创造情境,唤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诱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如在认识“年、月、日时给学生讲故事、提问题:你几岁?过了几个生日?小明同学满8岁,只过了2个生日,这是为什么?你们知道吗?这是我们今天所探索的问题”。学生聚精会神,专心听讲,一种求知欲油然而生。此时再把新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就非常容易接受。
  二、在讲授新课中让学生动手操作、保持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师生直接交流的平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角,讲公式、推定律、讲例题等。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默默无闻地听,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生生互动,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自己学习空间的萎缩,被动的学习,课堂气氛变得紧张沉闷,缺乏应有的活力,效率低下,学生丧失学习兴趣。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的课程理念要求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操作学具让动手、动眼、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操作、观察、思维、语言有机结合,能从多渠道促进知识内化,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效率。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公式”时采取了如下方法:
  师:圆柱的体积公式是V=sh,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怎样求?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把求圆柱体体积公式找出来,好吗?怎样实验呢?学生又遇到了难题。这是我拿出一个空心的圆柱体和空心的圆柱体,说明它们等底等高。另外又端出一盆水,用实际行动给了学生暗示。我的暗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有的学生马上想到了拿空心圆锥装满水倒入空心圆柱的实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倒了3次才能装满空心圆柱,并且实验了几次都是这样。
  学生发现了大声嚷道:“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3倍,圆锥体的体积是圆锥体的1/3”。学生非常高兴。这样,每个学生边观察、边操作、边分析,人人都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使学生清晰认识了圆锥体积的求法;同时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解决问题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与分析推理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其求知欲。
  三、在巩固练习中提高学习数学兴趣
  一节数学课的成功与否巩固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除了注重练习的目的性、层次性和针对性外,我还注重了练习的形式设计。低年级经常采用游戏活动:夺红旗、摘苹果、接力赛等。为了使游戏更有趣味性,我经常制作一些小动物头饰让学生戴在头上做游戏,这样学生便有了浓厚的兴趣。对于高年级学生,我主要提问一些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或创设一种情境,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使他們的个性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四、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多的影响。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学习数学提高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了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例如:低年级学习“观察物体”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学习内容就直观明了,学生学习兴趣就大大激发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让学生“乐知”需要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这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而且有利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47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