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立足语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叶 蕾

  通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我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创设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特定的人际关系的性质。要使青少年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教育者以身作则,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尊重、信任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把他们看作在人格上与我们平等、独立的个体,努力让学生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亲密朋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这种合作友好的师生关系的建设中,学会尊重、信任别人,学会与他人合作。
  
  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上不如意,不顺心就会引起情绪波动。教师课堂教学方法落后是引起学生对学习厌倦的原因之一。因此,为学生健康成长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更新教学策略,努力优化课堂教学。
  
  1 精心设计导语,引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语就是一堂课的开端,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导人语,一段别出心裁、引人入胜的导语,可以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触发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探奇采异、探新览胜的情趣,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氛围。
  案例:在教学《斑羚飞渡》时我是这样导人的:在中国,有这么一个古老的问题,妻子问丈夫:“如果我和你妈一起掉进河里,你先救谁?”总是弄得丈夫尴尬万分。而在美国也有一问:“如果,我和孩子一起掉进河里,你先救谁?”大部分的丈夫都会回答:“救孩子!”为什么?“因为孩子的生命才刚刚开始,还有太多太多的人生经历没有体验。而你,至少经历了灿烂的童年和少年,也已经为人妻,为人母。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吧。”那么,这种高尚的行为只有我们人类才具有吗?今天我们来学习“斑羚飞渡”!
  自我简析:导入策略运用恰当,能为学生探索新知真正起到架桥、指路的作用,营造一种乐学的氛围,上课伊始,通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将学生带人具体的情境中,思考人类生命延续、种族传承的高尚行为。同时也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人类如此,那斑羚呢,带着这种好奇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有兴趣阅读课文,也为理解斑羚群为了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行为做好铺垫。
  
  2 加强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交往与合作
  
  特级教师宁鸿彬认为教学要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要“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所以学生通过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丰富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案例:在蒲松龄《狼》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曲折的故事情节,体会细致的人物心理,我把全班分成两大组八小组,要求一大组四小组从狼的角度,以狼的口吻复述故事情节,另一大组四小组从屠户的角度,以屠户的口吻复述故事情节,并且在具体复述时要求小组内进行角色分工,看一看,哪一组复述得最好。巧妙的设计给予了学生想象和创新的空间,有趣的分工、竞争的意识激发了他们表演的欲望。
  简析: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讨论热烈,非常个性化的讲述着狼和屠户的故事。学生在想象和模拟屠户和狼各自的行为、神态和心理时也就在思考:假如他们也处在同样的处境中会怎么做,为什么屠户最终能战胜狡黠的狼。于是,很多同学感悟到在面临困境时,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勇敢地战胜困难。可见,在设计教学时,就要充分考虑小组教学的有效性,而精心的设计,有趣的提问,适当的竞争都将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更好地交流与合作,从而在表演的舞台上展现他们的风采,养成不怕困难,勇于挑战,乐观向上的美好品质。
  
  3 善于引导,激发学生思维,将学习引向深入
  案例:教学《羚羊木雕》时,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特别强调要学生注意体会“爸爸妈妈”的神态、动作、语言,在朗读时体会爸爸和妈妈的个性差异,并比较课文中的父母和自己的父母在批评教育子女时的区别时,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评论,有的还做起了动作,学起了父母的口吻,把积郁在心中对父母的抱怨发泄了出来。然后围绕着“可是,这能全怪我吗?”课文结束语,学生分甲乙两方,针对“羚羊木雕”该不该送人和该不该要回,分别为“父母”和“我”辩护,此时,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
  简析:心理教育主要是一个讨论沟通过程,是一个思维碰撞过程,具有较强的非价值判断性和非指导性,教者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老师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引导、点拨,推动学生自我思考,增强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中丰富自己的思想也丰富自己的人生。这种恰当又巧妙的引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试了学生的学习情绪,磨炼了学生的学习意志,优化了学生的学习个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 激励教学,巩固兴趣
  成功是激发兴趣的催化剂,又是兴趣发展巩固的结果。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产生一种成功的欲望,而每当学习上获得某种哪怕是小小的成功喜悦,又能使学生产生获得新的成功的动力,进而更发奋地学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努力创设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都有取得成功的机会,并对他们的成功加以肯定,加以激励,让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树立信心,向更大的成功迈进。这种成功的感受非常符合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心理需要。
  总之,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更新教育理念,改善课堂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构建课堂中民主的、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从课堂环境和课堂人际氛围的改变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友善、理解、宽容、亲情和关爱,从不断的探究中体验到挑战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进而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这是语文新课程改革中融合心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新课程改革得以顺利展开的重要保证,值得我们大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94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