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不足及改进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不少学生理论没学好,实际操作也不过硬。许多学生既不能很好地运用软件,又不能独立解决实际的计算机硬件问题。实际上,中等职业计算机学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对于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如此现状,我们不得不对其进行一番思考,是什么原因促使学生的能力在逐年下降呢?
  1、生源基础差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近几年,各中职学校均采取了提前招生的方式,再加上招生情况的日益严峻,加大了各校之间的招生竞争,大部分学生的入学成绩越来越低,这些学生在初中时就是被老师冷落的对象,对学习缺乏信心。他们上学的目的很简单:拿一张文凭,找一份工作。这部分学生本身基础较差,对学习毫无兴趣,不可能安下心来学习,成绩自然上不去。
  2、硬件环境受到很大限制。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不仅要上好理论课,而且要及时地进行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延伸,也就是上机操作,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授课模式已不能适应计算机教学,这就要求学校能够更多的创造学生上机练习的机会,在业余的时间更多的开放机房,才能使投入的设备能够更充分的发挥作用。
  3、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学生在毕业前,参加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技能鉴定,也就是关于上机操作的最高级别的考试。无论从题量,还是从题型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通过,而学生便以此作为自己学习的目标。因此,技能鉴定在目前的中等职业教育中形同虚设,并不能提高学生对实践能力的重视。
  以上阐述的种种现象,在现在的各个中等职业学校中普遍存在,也比较典型,以致于导致学生的实际能力在不断的下降。因此,我们计算机教师必须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改进教育手段和方法。下面就教师调整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环境这一个方面提出几点意见。
  1.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要求学习。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积极认识的意识倾向。当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心情愉快地去学习,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1.1 以“奇”激趣。课堂中的“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奇”是学习内部动机的源泉。学生对什么都好奇,心理学上称这种特征为“潜兴趣”,教学时充分利用“潜兴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以“疑”激趣。疑即疑难,解决疑难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提出疑难,让学生去思考,更是教学的关键环节。一连串的疑问,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1.3 以“趣”激趣。“趣”,既可活跃课堂,又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注意教学的趣昧性,学生一定沉浸于欢乐之中,使学生听了以后兴趣盎然。
  2.选择一本恰当的教材。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这个学习理论为我们进行分层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选择计算机教材应该考虑两点:第一要注意实效性。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要注意选择最新版本的教材。比如:Photoshop课程,应该选择Photoshop CS3版本的教材。第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必须能贯穿技能强化训练与应用实践,充分利用设计师的原创性成果,使学生能快速的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图形图像的各利,表现方法和技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材中应直接精选专业设计师的经典案例,注重“技能”与“实践”的统一,在掌握必要的软件知识的基础上,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学生通过实例操作,可以熟练掌握创作的各种表现技法,真实体验作品的创作过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计算机的很多内容如各种软件的使用,要求有动态的演示,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欢迎。
  4.布置作业要有艺术。由于中职学生普遍贪玩,学习主动性较差。因此计算机教师应该布置一些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完成。根据学生的特点,布置的作业要注意趣味性。作业既要实用又不能死板。完成后要求学生把作品发到教师的邮箱里,在下次课进行讲评。
  5.改革考试方法刻不容缓。学校必须掌握目前的就业形式,把用人单位的需求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作为考核学生的一种机制,使每个学生在开学初就明确学习目标。对于职校学生而言,自觉性高不高,有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于他们很重要。所以除了国家技能鉴定之外,校内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经常进行阶段性的测试和“比武”,以比代考,让更多的学生加入“比武”中来。测试的内容应该结合就业实际更加贴近用人单位的要求。甚至可以把学生划为小组,以更开放的形式来进行技能的比赛,以达到提高整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计算机水平的目的。
  结束语:总之,计算机学科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新兴学科,它的灵活性和多变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自主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09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