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利弊得失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从利、弊两个方面分析了目前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的得与失,充分肯定了所取得的成绩,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和遗憾,并对今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英语分层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高职英语 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前言: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形势喜人,已经占了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录取的新生数量不断上升,为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能够享受到高等教育的阳光雨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各大学的教师整体水平和生源状况存在差别,国家和地方对不同类型的高校的投入不一样,学生的学习条件不尽相同,即使在同一所学校,学生的英语水平也不一样。反映在高职英语教学方面,主要表现为:由于生源的多元化(入学新生中,既有应届高中毕业生,又有中专、职高、技校毕业想继续深造的学生,以及为数不多的对口单招和定点培养的生源,有的院校还有五年制高职学生),学生的英语水平呈“枣核状”;一头好(人数不太多),一头差(差的要比好的多得多),“中不溜秋”居多。高职英语教学为了适应这种状况,做到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甚至因人制宜,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就因运而生。
1.分层教学的形式与实施。
1.1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的起源。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是受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影响而产生的。国外一些先进的教学组织,如美国的MIT教学组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贯彻“教学段”的思想。学生入学后经过编班考试,进入相应的教学段学习,完成一个教学段,给以一定的学分,早学完早结束。这样,既能节省学生的时间,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实行学分制。
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吸取了这一先进经验,广泛推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收到了明显的成效。高职英语教学在改革的过程中,借鉴了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做法,在实施过程中,结合高职院的具体情况,产生了高职英语分层教学。
1.2 国内高职院校在英语分层教学方面的现状。高职英语分层教学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分层的依据:①根据学生高考的成绩,划定一个分数线,按学生分数的高低,划入相应的层次。③入学后进行英语摸底考试,从高分到低分来划分层次。③按学生生源的不同来划分,例如把对口单招或艺术类学生统统划为低层次班。
实施的形式:①在全校范围内分层,不论系别与专业,只按学生的成绩划分。②在整个系内分层。③在同一专业的两个或三个班级内分层。④把参加过高考和没有参加过高考的职高、中专生区别划分成两类。
实行英语分层教学的高职院校,大部分是根据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成绩,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执行不同的教学计划,并在全校范围内实行分级分班教学。在全面贯彻和完成高职高专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执行不同的教学计划和任务。A类班级同学要求入学后第二学期参加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通过考试的同学可以申请免修英语。未通过考试的同学插入B班继续学习,第三或第四学期再参加考试。B类同学在入学后第四学期参加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c类同学第四学期参加应用英语能力考试B级。几年来,分层教学在促进高职英语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分层教学在实施的形式,操作与运行的管理,各层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最终目标的定位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2.分层教学的成果。
2.1 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分层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过程,并选择相应的学习策略,使各自的学习更主动,更积极。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分级指导的思想原则,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2 优化了教学过程。分层教学为各个高职院校的英语教改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改变了“好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尴尬局面。特别是A类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及分级强化训练,这类同学一年就完成了全部学习任务,缩短和优化了教学进程,使他们能省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生产技能。同时这对B类和c类同学也是一个激励和促进,鼓舞他们向A类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
2.3 推动了英语教学改革。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促使大家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逐步完善,不断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教学文件和教学要求,是教学改革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不但进一步完善了分层教学体系,也借此推动了整个高职英语的教学改革,对高职英语精品课程的建设,对圆满达到高职英语的教学要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分层教学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3.1 分层标准不尽合理。高职院校实施分层教学后,出现了一些需待解决的问题:A类班级有一小部分同学跟不上A班的教学,无论在作业完成及考试成绩等方面,甚至还不如B类班级的一些同学(这类同学可能在高考时进行了英语突击强化,高考后就再也没有看过英语书)。而在B类班级中,也有一部分比较出色的同学,英语程度丝毫不比A类同学差,他们有强烈的要求到A类班级学习的愿望。这反映了完全按照入学成绩分层,有一定的缺陷和遗憾。所以,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分层,有待商榷。
3.2 不同层次之间的滚动机制无法操作。在最初设计分层教学体系时,各校都曾设想各层之间实行滚动制,优者上,劣者下,把滚动制作为一种激励机制,鼓励广大学生努力学习,尽快提高英语水平。但实践证明,这样的美好愿望有时很难实现。原因在于,各层之间,特别是A、B类之间,由于教材不同,进度不一,既没有阶段性的为滚动而进行的水平测试和考核,各学院又没有保障能上能下的灵活机制,因此,滚动制实际上成了一句空话。B类班一些优秀的同学想要进入A班学习,只能望“A”兴叹,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部分优秀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而A类班级的差生,虽然学习非常吃力,由于机制的问题,也没有办法把他们退到B类班去。
3.3 B、c类之间层次的要求和目标定位不清。ABC三类学生,A类班级明显高于B、c类班级。但B、c类班级之间,使用的教材相同,只是在进度上有一些区别,c班进度慢于B班,教学要求基本相同。这反映了在层次要求、目标和具体操作设计中,还考虑不周全,缺少明显的区别和差异,有为了分层而分层的痕迹。
4.改进建议。
4.1 改进分层教学的形式,实行分类教学和分级教学。教育部高教司张尧学司长发表文章,提出“加强分类指导,对不同类型高校提出不同的要求”。一方面,规定一个我国所有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经过在校学习与实践应达到的一般要求,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学校可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和师资力量,对大学英语教育自主确立目
标,提出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这体现了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思想。“高职英语教学要求”中也明确了“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各校可以根据这两种要求和本校学生专业的情况,进行分类教学。例如,艺术类学生英语程度相对较差,可以执行基本要求。其它统招的专业,执行较高要求,不一定要在一个系或专业中再划分层次。
4.2 完善分层考核标准和上下滚动机制。
4.2.1 把按专业分层改为按年级分层。假如教学改革需要进行分层教学,最好把按专业分层改为按年级分层。目前按学生的专业为单位进行分层,结果会导致各班人数悬殊太大。录取分数高的专业,A类班级的人数能多达到一百人左右,少的只有二十人左右,反之亦然。假若按年级分班,宏观上可以进行控制,各层各班人数相对均匀,规模相对合理,有助于教学管理。
4.2.2 把按高考成绩分班改为按统一考核成绩分班。前文已提及,按入学成绩分层有一定的弊端。为了进一步做到层次划分的公平和公正,建立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分层标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建议使用英语能力考核的要求和水平,统一拟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定成绩,然后按分数段来划分层次,并确定对每个层次学生应进行多长时间的英语教学来通过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并完成全部的学习任务。比如,程度好的同学学习一学期就可以让他们参加考试;较好的同学学习一年,其余的同学学习两年。
4.2.3把按学期评定成绩改为多层次,全方位考核评定。考核不但要有期中期末考核,还应有阶段性的考核与之结合,从而量化出每个同学各阶段在年级中的学习情况,为切实实行上下滚动制作出科学的根据。学院应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切实保障分段考核评定和上下滚动制的执行和操作,对A类班级同学中成绩优秀的给予奖励,可以免费保送进入本院大学英语四级辅导班、优先推荐就业等等,从而激励广大同学发奋学习。
4.3 完善和优化教学过程和策略。
4.3.1 选择适合各个不同层次水平的教材。目前高职院校使用的都是高职高专英语教材。这些教材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体裁及风格多样,较受师生欢迎。但这些教材编写的角度不同,定位也有所不同,这套教材能满足这类同学的要求,却不能满足那类同学的要求,所以,教材的选择应仔细、慎重、从学院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可以适当采用国外原版教材。A类班级教材的选择应有相当数量的听说方面的操练,c类班级的教材应选择既有概括英语语法知识,又有大量词汇积累,能促使c类同学较快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从而能够比较容易地带动听、说、写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由浅入深、平稳过渡和自然衔接高职英语的教材。
4.3.2 教会不同层次学生掌握各自相应的学习策略。教师要帮助A、B、c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策略。O'Nalley和Chamot把学习策略看做是“个人用于帮助理解,获得或保留新信息的特殊想法和行为。”Wenden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用于学习一种新语言的“心理步骤或心理操作”,学习者经常按照这些心理步骤去学习。所以,学生掌握学习策略非常重要,各层次的任课老师应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策略。
4.3.3 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施教于不同层次的学生。A、B、c三个层次水平不同,要求不同,应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就教学组织而言,在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做出了明确的、定量的规定以后,就可以考虑把整个外语教学过程分为若干个程度固定、要求明确的教学段,每个教学段的起点和终点以及教学内容都要有定量的规定,以保证各个教学段之间的相互衔接,完成总的教学要求。
A类班级同学由于程度较好,教学应从生词,短语,句子逐步向语义语篇过渡,少用讲解式,语法分析式,多用讨论式,座谈式,引导学生善于从两种语言思维的比较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对B类同学,要抓好语言学习这个根本,但要注重活用语言。教学中,设立更多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情景和场合,促使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变到主动学习。对于c类同学,要狠抓“三基”,从简单做起,从基础做起,不要贪图快进度,要保证质量,学一篇,是一篇,并要培养他们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4.3.4 改革现行考核方式。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其评估应努力实现高等教育评估的六大功能:诊断、导向、激励、改进、鉴定、咨询决策,即全面鉴定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跟踪教学进程,鼓励教学的进步和提高,诊断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以便更好地引导教学,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为改进课程和教学服务。考试要摈弃“老八股”,进行口,笔试结合,加大小论文写作考核方式和演讲型考核的力度和次数,培养提高学生选题、运用语言和处理归纳信息的技巧与表达能力。
结语:高职英语分层教学,一定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才能日趋完善。应结合各个院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策略,做到科学、合理、实用、高效,切不能不顾现状“一刀切”。还应避免为了分层而分层的现象,特别是一些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差不多,英语成绩都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整体执行“一般要求”或“基本要求”,不一定要搞什么分层教学,因为条件不具备。决不能为了要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上做出成绩而硬性分层,这会给全校的英语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执行得好,会给教学带来莫大的好处,组织得不好,教学秩序就会紊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11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