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改需要惩戒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新课改是个全方位的概念,几乎涉及到了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课改中不仅需要赏识教育,还需要讲究艺术、体现人文关怀的惩戒教育。
  关键词 赏识 惩戒 教育
  
  新课改是个全方位的概念,几乎涉及到了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包含了改变师生关系、教师的观念与角色的问题,要求教师更加尊重学生,放下架子,蹲下来看学生,甚至要带上放大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假如打开近些年来反映新课改的教育教学书籍、刊物的话,尽是一些赏识教育、褒扬学生的字眼。或是一些反映通过赏识教育、褒扬学生转变落后生成功的案例。却找不到有关“惩戒教育”的字眼。
  不管学生对与否,都一味给予表扬或默许,不敢给予一定的“惩戒”。我以为用这种鼓励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固然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但不是一种完整的教育,不应忽视“惩戒”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也就是说,在实施“赏识教育”的同时。也要适当实施“惩戒教育”。这里说的“惩戒”不是惩罚、体罚和变相体罚,更不是伤害、心理虐待、歧视和侮辱。教师的惩戒权是教师职业地位赋予的强制性教育权利,是教师维持教育教学正常秩序的职业需要,它针对的是孩子违反规范的行为。当然,我们坚决反对体罚和变相体罚,这方面的触目惊心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也是当前教育理论和实践不能容许的。
  有的学生对任何事情都无所畏惧,对老师的话充耳不闻。麻木不仁,若不对他们进行惩戒,他们将滑向坏的方面。不服管教,不尊重父母,染上恶习,进入社会可能走向堕落,老师必须及时行使惩戒权,使之悬崖勒马,勿以恶小而为之。比如:有的学生连老师要他再读一段课文都不愿意,没有什么理由,就是不想读!有的学生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老师说他不听,继续我行我素,其他学生都不能正常听课,无奈老师欲逐出教室,不从,还振振有词。有的学生以自己为中心,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不分场合、时间,老师给其讲道理,一点听不进去,还错误地认为老师故意整他。
  新课程需要“惩戒教育”,这次实施新课改也可以认为是教育领域的一项国策,成功与否意义重大。我在这里只想说:新课改倡导师生之间的平等与对话,教师对学生要多一些赏识教育,是非常正确的,符合了时代的特征,顺应了世界教育发展的大潮流。但是,只有“赏识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且不健全的。完整而健全的教育应该同时包括“惩戒教育”。
  一味“赏识”也许是温柔杀手,一味“惩戒”也许是冷面杀手。学生行为的偏差、有瑕病,不去拨开眼前迷雾,恰恰助长了学生坏习惯和不良行为的养成。这其实是害了他们一生!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儿子在执行死刑前。唯一的要求是最后见母亲一面。儿子见到母亲后说:“我就要离开您了。让我最后吃一口奶吧。”不想儿子一口咬掉了母亲的奶头,说:“我恨你!当年我犯事时,你为什么不打我!”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都是一种成长体验,都会让孩子终身难忘。要知道,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国外家庭教育,特别重视体验教育,再富有的家庭,都会让孩子到大社会中去体验,去打工挣钱养活自己,以锻炼独立生存能力。
  教育教学刊物上所登载的那些育人成功的案例等,尽管字面上回避了“惩戒教育”的做法,其实,并非只是“赏识教育”的成果。也无不包含着“惩戒教育”的一份功劳。请看一段案例:当某同学在课堂上唱歌时,可以先肯定他唱歌唱的不错,然后请他给大家唱一首。表扬之后再告诉他,唱歌应该注重场合,否则会影响别的同学学习。在这个案例中,老师在教育学生、纠正他的不良行为时,采取的“肯定他歌唱的不错”、“来一首歌曲”的教育方法,的确属于“赏识教育”。但是老师又要求学生“唱歌应该注重场合,否则会影响别的同学学习”,这里既有批评又有处罚。他(她)们的教育艺术之处在于先表扬后批评,在批评学生的同时给学生的自尊心留出了存放的空间和台阶,可谓“软中带硬”。可以设想,假如老师只是一味的表扬什么“歌唱的不错”,而不做后来的“惩戒教育”。教育效果肯定没这么好!
  表扬、批评、奖励和惩戒,都是教育的十八般武艺,教育的“武功秘笈”里,应添上“惩戒教育”这一兵器,样样都是不可或缺的。社会需要综合治理,教育也要综合实施,残缺不全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未来社会的人才,应该是受到严格而完整教育的人!
  因此,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完美结合,才是教育的全部意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20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