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小学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师要重视学生操作,真正放手让学生操作,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让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
  
  一、动手操作有助于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我们知道小学生的认知一般是由具体到抽象,如概念的形成,法则的归纳一般都是依赖具体的感知、丰富的表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开展动手操作活动。如“倍的概念形成”教学,由于倍的概念是建立在几个几的基础之上,所以我们可以让学生用小棒摆几何图形导入新课。然后在摆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动脑思考,分析规律。一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你摆了几个这样的图形,用了几个几根?再引导学生摆三角形或正方形;在第一行任意摆几个,在第二行任意地摆上几个几,然后说一说第一行摆了几个,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几个几。可以根据几次实验然后总结出规律的知识,从而引出“倍”的概念,既一个数里包含了几个另一个数,我们就说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由于得出的概念是建立在学生动手操作基础之上的,有丰富感知和表象做基础,所教学的概念形成就很容易被学生认识和掌握。
  
  二、动手操作有助于知识的形成
  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这时就需要动手操作来帮助解决,如二年级下册“找规律”一课教学时,教学时可以先出示隐含着循环规律的一幅图形让学生整体观察,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排列有什么规律?学生认真观察,并从中找到其排列的规律,这时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观察图形从第一行到第二行有什么变化,学生认真观察后找到规律,形成了认识。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图形的变化规律,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移一移。学生有了初步的认识规律后,按照规律要求学生再把第二行变到第三行,第三行变到第四行。由于学生是自己亲手操作掌握的规律,学生们一定有很浓厚的兴趣,因为他们已初步掌握了这组图形从上到下的变化规律。这时结合动手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其中规律的形成,如提问学生:现在你们是否发现了这组图形从上到下变化的规律?他们都是怎样变化的?让学生从实践上升到理论,说一说,议一议,相互交流,加深印象。在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顺利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既获得了知识,发展了思维,同时体验到了成功的兴趣。
  
  三、动手操作有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学习活动的这一过程需经历两次飞跃,实践到抽象是第一次飞跃,抽象回到实践是第二次飞跃。所以我们教师在学生获得知识后,还需让学生把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既可达到对知识的加深理解,又能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知识形成后的动手操作实践。如学了“长方形”的认识后,让学生去观察一下周围哪些物体是长方形;学了面积的知识后,让学生去测量一下教室门窗的周长和面积;学了元、角、分知识后,让学生演习使用人民币或亲自尝试超市购物等。这种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加深对概念的巩固和对知识的记忆,从而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四、动手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操作学具要注意许多学生摆弄学具时常被学具的形状、色彩等外部特征所吸引,不能在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定向的注意,抓住重点做深入的观察。尤其是当观察的重点为操作的过程而非操作的结果时,常常并没有对稍纵即逝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注意,还有的同学根本不会观察。对此教学时,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仔细观察,体会其中规律性的东西。使学生明确观察的重点和主要观察的内容,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和顺序。如:在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将拼割后的图形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接下来的重点就是观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如讨论(1)拼割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有什么变化?(2)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有什么关系?(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你能求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等等。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了边操作边观察的分析方法,通过小组的讨论,探索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运用这样的动手操作,引导着学生将观察和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离开学具后,才有可能在头脑中留下准确、完整的表象,进而巩固概念的理解和知识的形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46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