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物与信息化技术结合教学效果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信息化技术与实物相结合教学,再加之科学的板书,提纲挈领的歌诀记忆法,能取得极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 实物 板书 歌诀
在初中生物课中,人体血液循环(其它哺乳动物、鸟类等所有的温血动物也同样)一节内容较复杂学生容易混淆记错,较难掌握。那怎样才能讲好这一节的内容呢?我们采用实物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以实物辅助教学
循环系统的器官是心脏和各级血管。讲解心脏的结构、功能,最好用实物来辅助教学。使用牛或猪的心脏(因个体大,便于解剖和观察,并且材料普遍容易取得)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其外形、所连接的血管,根据管壁的厚薄判断出哪是动脉、哪是静脉(动脉承受的压力大,管壁厚,静脉承受的压力小,管壁薄),然后让学生用手摸按,判断出哪是左心室,哪是右心室(硬的一面为左侧,较软的一面为右侧,并提出为什么,留给学生去思考,等讲过本节血液循环全部内容后再来回答),判断出左右侧后进行解剖认识心脏的结构――两房两室,上面的是心房,与静脉相连,下面的是心室,与动脉相连。两心房之间、两心室之间都有肌肉相隔,不相通。同侧心房、心室间有房室瓣膜相隔,但房室瓣可开合,同侧是相通的。并认识心室壁比心房壁肌肉厚,左心室比右心室肌肉厚,与解剖前手摸按时的结论是一致的。
二、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直观演示,增强效果
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逼真地模拟血液循环途径,让学生直观感知是非常必要的,比用口费尽心力抽象讲解效果要好得多。条件差的,可绘制成多色幻灯片或投影图片,用幻灯机或投影仪放映;有条件的,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利用小电影、微机、DVD播放,让血液在血管中反复流动,逼真的演示血液循环过程。无论是手工绘制的示意图片,还是微机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都要让学生看清楚――鲜红的动脉血从左心室挤出,冲开动脉瓣,射入主动脉,经过各级动脉,进入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交换气体,即卸下氧气装上二氧化碳,变成暗红的静脉血逐渐汇流于上下腔静脉,流进右心房完成体循环;然后静脉血从右心室射出,冲开肺动脉瓣进入肺动脉,经肺进入肺泡交换气体,即卸下二氧化碳装上氧气,暗红的静脉血又变成鲜红的动脉血经过肺静脉流回左心房,完成肺循环。肺循环和体循环合起来就是一个整体的血液循环过程(用红色表示动脉血、蓝色或黑色表示静脉血,观察效果比较好)。
三、科学设计板书
板书在教学中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反映教学艺术,给学生留下极深的印象。好的板书应该是提纲挈领的、有条不紊的、简明白扼要的,在实物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教学的同时,也必须科学地设计一个好的板书。
这一内容的板书如下:先写下“血液循环”,然后用红、蓝不同色彩的笔分别表示动静脉血,随着仪器演示过程进行板书,最后合成一幅完整的血液循环图,让学生一目了然――整个血液循环包含了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经过体循环,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经过肺循环,静脉血又变成了动脉血,并且弄清动脉血并不一定全在动脉中流动静脉血也不是全在静脉流动,(肺动脉流动的是静脉血,肺静脉流动的是动脉血,动脉血与静脉血的区分是含氧量的多少而不是在哪种血管中流动)。
板书如下:
当然,板书是灵活多样的,按上面的血液循环图去板书效果也不错,但这样的文字式的学生便于记忆。
四、概括总结,简化记忆
为了强化学生的记忆,对全课内容应概括总结,抽筋式地抽出精髓编成歌诀,提纲挈领,简化了内容,可更有利于记忆,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对本节内容配合示意图归纳歌诀如下:
心脏结构:心脏四腔,上房下室,同侧相通,室通动,房通静。
血液循环:血液循环,出室进房。体循环出左进右,动脉血变静脉血;肺循环出右进左,静脉血变动脉血。
到此,同学们自然也就明白了左心室为什么比右心室壁厚,因体循环比肺循环路程长得多,左心室担负的工作量比右心室大,因此心肌厚而有力。
实物、现代化信息技术直观演示,科学的板书设计加提纲挈领的歌诀,使学生很快理清了头绪,印象深,记得牢,并且永远忘不掉,同学们反映,这种教学方法效果就是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51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