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作业的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梅存国
化学学科,对初三学生来说属于起始科目,教师都想将它教好,学生都想将它学好,个个信心满满。可是时间不长,一切又走回跟其他学科一样的老路:大部分学生失去信心,两极分化严重。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本文将从教师最不容易注意的一个方面――作业设计,谈谈如何保持学生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能力和学习成绩,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作业形式多样化―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
1.阅读作业。新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提供了较多的“拓展性课题”和“资料”等阅读材料。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让学生阅读,这些内容不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的内容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科学素养。
2.口头表达作业。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步骤和现象、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等识记内容,教师应教学生学会总结规律,可以布置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这样学生必须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组织语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开放性作业。即让学生从书本、题海中跳出来,走向社会,走近生活。教材上设有“调查与研究”“拓展视野”等栏目,可让学生通过报纸、图书、网络等媒介收集有关环境污染、温室效应、能源利用、食品化工等方面的资料,学写化学小论文;到社区进行土壤和酸雨的pH值测定;到社会进行白色污染、废旧电池回收等调查;去造纸厂、化肥厂、钢铁厂参观学习等。当然,这些作业应利用双休日或寒暑假时间来进行设计和布置。学生在完成这些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与探究的能力,同时还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度和责任感,真正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用以生活的目的。
二、作业难度层次化――让学生的信心得到增强
每个学生的能力是不同的,对作业内容的设计自然有应所不同。要因人而异,设计不同层次、多梯度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主选择,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对于学习能力强、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优生”可以减少单纯知识型的作业,布置一些应用型或探究型的作业;对于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困生”,则布置一些基础型、记忆型的作业,以达到巩固复习的目的。或者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或选择有层次的作业习题。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任选解答。如对―些基本题,“学困生”直接解答,“学优生”则要自己进行拓宽编题并解答;或者有些问题“学困生”是“一题一解”,而“学优生”则要求“一题多解”等。
三、作业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得到激发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知识也处处与生活紧密相联。把化学作业的触角伸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巩固化学知识。积聚化学素养,激发学习热情。
作业的设计要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要与工业、农业、军事、能源等联系起来,特别要与当前时事和社会热点联系起来,如:火灾、雪灾、地震、战争、矿难等,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自主探究。这类作业主要靠老师去搜集整理和自主编写。
四、作业构思人文化――让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得到升华
1.在自编作业的空白处不失时机地插入一些名言警句和鼓励性语言。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而且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心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产生学习的激情。
2.作业量要适当。也就是要控制学生的作业时间,不能搞“题海战术”,不向学生的休息、娱乐时间延伸。否则,不但削弱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而且可能养成抄袭、消极应付、弄虚作假的不良习惯,逐渐对学习失去信心,产生厌恶心理。
3.设计反思、交流型作业。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让学生把课堂上的听课感受及疑惑、作业中对某些习题的不同解法、学生情感体验,甚至学生对老师的建议和要求等,通过作业的形式反馈上来,这样老师既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状况,也通过老师的眉批或面批,让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对学科的兴趣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会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极大的正面影响。
作业作为常规教学的重要环节,既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独立学习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化学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要体现学科的特点,要把自己由主演变为导演,使作业具有“多样化、层次化、生活化和人文化”的特征。把学生由配角变为主角,从而保持并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泰兴市蒋华初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52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