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生物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邢建明

   摘 要:对学生主动参与、互动探究,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初步的探讨,力图改变以往生物学教育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教学改革;生物教学;学生主体性
   生物学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的学习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互动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转变教学观念,正确开展个性教育,积极推进探究式教学,改变陈旧的静态教学模式,建立“以人为本”的动态生物学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让学生具备科学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观念转变了,教学改革才能水到渠成。因此,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对教学改革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人为本的观念只有在教师的脑海里落了脚,扎了根,教学改革才会有基础,才会在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学方法的优化等方面开创新局面,才能取得卓有成效的教学效果。“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现代教学体制的改革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与时俱进,在创新中前进,以适应日新月异变化的时代要求。我们的教学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按照“以人为本”的互动教学模式进行,把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积极性发挥出来,激活他们的内在需求,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课堂讨论式的教学是使教与学能正确结合的桥梁。例如:在“环境保护”一节的课堂教学中,在讲解完造成环境污染的几种类型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我校有无环境污染?”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有。”我让他们举例说明,学生纷纷举手,有说“水污染”的,有说“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接着我又问:“造成这些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发言更加踊跃。在纠正和肯定了学生的发言后,我让学生想出整治学校环境污染美化校园的方法,学生充分发挥了创造性思维,提出了“植树造林”“不准乱扔废弃物”和“要自带塑料袋装废弃物”等想法。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关注生物学发展新动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心未来。在本节课中我又提出了环保热点话题供学生讨论。例如,中国北方的沙尘暴、白色污染、赤潮等,这些话题一方面扩展了学生的见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正确开展个性教育,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改革要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使教学由静态向动态、保守向创新转变,这是时代前进的必然,也是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传统的应试教育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稳定性,忽略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从而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观念上的保守,使学生创新学习激情减弱。强调个性教育,是基于对独特性的尊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承认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把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传授知识与开发培养个性并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而“以人为本”就是要积极调动影响学生个性形成发展的各种因素,培养、引导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的优势,充分满足学生学习上的需求,激发学生兴趣,尽力为学生自我的实现提供机会,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从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来看,处于主体地位的只能是学生,学生决定着学,影响着教。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学的积极性,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化课堂教学,才能使教学取得高效。
   要优化课堂教学,首先要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入手,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营造一定的心理氛围。例如:对“绪论”一课内容提要教学进行补充时,主要讲述当代生物学发展的热点问题,给学生以形象的启迪,如仿生学、基因工程、器官移植、试管婴儿、转基因食品等等,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科学的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密切联系,从而意识到生物学的重要性。
   三、积极推进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生物学的本质就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生物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生物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掌握生物学原理、规律的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就要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对生命活动进行观察和研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和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
   正确地使用探究式的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潜力,增强自信心。在“观察小肠绒毛”实验中,我采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法。该实验通常采用的材料是鸡的小肠,但在实验时很难看到清晰的小肠绒毛。因此,我要求学生对实验做一些改进,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有学生想到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在温度高时要舒张,提出建议:用热水浸泡小肠。用热水浸泡3~4分钟后,取出观察。这时突起的小肠绒毛随水摆动,清晰可见。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生物教学只有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生物学教学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创新精神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因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出大批富有责任感、积极参与决策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清浦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56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