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月光曲》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学内容: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三、理清课文脉络;四、品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五、感悟中心;六、总结写作方法。
  关键词:《月光曲》;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J6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14(C)-0170-02
  
  引言:教学内容: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
  教材简介:这是一个动人的传说。课文叙述的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贝多芬被一对穷苦兄妹的境遇感动而触发了灵感,即兴创作了《月光曲》。因为这个传说体现了贝多芬同情贫苦人民的善良本质,所以流传甚广。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2、理清课文线索,抓住贝多芬的情感变化,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并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中,让学生体会到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3、学生根据实在的实物展开适当的联想,在读写结合训练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4、学会本课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背诵课文第8,9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2、理解人物的心境和乐曲的意境的统一。
  教学准备:1、《月光曲》磁带录音机或多媒体课件。2、让学生课前了解贝多芬的人物经历。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自己找来《月光曲》听一听。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音乐大师――贝多芬。贝多芬生于德国,是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与海欧,莫扎特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他在自己短短的57年生崖里为人类留下了无价的音乐瑰宝,因此世人称他为乐圣。《月光曲》就是其中的一首,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是一首世界著名的钢琴曲。关于《月光曲》的创作,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你们想了解吗?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一)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笔标出自然段。
  (二)出示词语卡片:入场券、霎时、莱茵河,注意券、霎的读音。
  (三)提问: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一次偶然的机会。贝多芬被一对穷苦兄妹的境遇感动而触发了灵感。即兴创作了《月光曲》)
  三、理清课文脉络
  (一)浏览课文,根据自然段内容看看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介绍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写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第二部分叙述关于月光曲的传说。)
  (二)默读课文第二部分,分几层?说出依据。(教师提示:可按照听―看―做来分;也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分)
  (三)师:通过读文你能说说第二部分是分几层来写的吗?每层写了什么内容?
  (四)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四、品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一)自学课文2―6自然段
  1、师:同学们,你们现在用读、思、品、议的方式带着下面的问题,自学课文2―6自然段。
  2、投影出示思考题,指生读问题。(1)贝多芬演出后在莱茵河畔小镇散步听到什么?体会心情?(2)走近茅屋听到什么?你读懂了哪些内容。(3)走进茅屋看到了那些情景(4)体会贝多芬情感变化
  3、检查学生学习效果。(1)贝多芬在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演出,一天夜晚,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琴声。理解“断断续续。此时此刻”贝多芬心情如何?(2)师:好奇心使贝多芬走近茅屋,听到的是兄妹俩的谈话。(3)把你读懂的内容汇报一下。(弹不好、买不起、体谅哥哥)。(4)分角色朗读。(听后品评)(5)师:姑娘最大的愿望就是想亲自聆听贝多芬的演奏。(6)师:听到兄妹俩的谈话贝多芬走进茅屋。(7)指生读看到的情景是怎样的?(读相应的句子)(8)师:这一切出乎贝多芬意料。更让他惊讶的是――生齐读: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小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失明了。(9)现在同学们在小组里议一议:贝多芬由听到断断续续的琴声,走进近茅屋;由听到兄妹俩的谈话走进茅屋;看到茅屋里的情景。你能体会到这其中的情感变化吗?(惊奇――同情――感动)。
  4、师:贝多芬心生感动。他决定要亲自为盲姑娘弹这首曲子,实现盲姑娘的愿望。贝多芬说道――(生:)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5、师:悠扬的琴声中姑娘听得入神。一曲完了,盲姑娘激动地说:生齐读――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6、品读理解重点句: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1)多媒体出示: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把!(2)指名朗读。(3)师指导读:用赞美的语气读。(生评价)(4)体会此时此刻贝多芬的心情(激动)(5)说说盲姑娘猜出的依据是什么?(6)我想,同学们是否还记得高山流水的故事,谁能讲讲这个故事。(生讲伯牙遇子期碎琴的故事)(7)师:伯乐为子期而弹,在这里贝多芬遇上了知音。(8)听到盲姑娘的评价,贝多芬能想到什么?(姑娘爱音乐懂音乐,我应当为姑娘在弹一首)(9)师:贝多芬没有回答盲姑娘的问话,此时无言胜有言,异常激动的贝多芬,紧接着为盲姑娘弹了第二首曲子,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二)学习8―9自然段(贝多芬弹奏的第二首曲子――《月光曲》)。1、指生读8、9两个自然段。2、皮鞋匠听到曲子仿佛听到什么?是真看到课文中描述的景象吗?从哪个词能看出来?3、师:这种描写方法是根据实在的事物产生的联想。作者用联想方式来表现乐曲的内涵。4、理解乐曲的含义:(1)哪几句描写的是乐曲的内容,读一读。(2)概括《月光曲》内容。有几句话?可分几层。每层写的什么内容?说说每层内容。月光下风平浪静的大海;月光下波涛汹涌的大海)(3)根据联想内容来感受乐曲节奏快慢(舒缓、高昂)(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慢―快)评一评(5)再次体会乐曲含义。(师引导:月光下大海――象征美好生活;月光下波涛汹涌的大海――愤恨黑暗社会,为兄妹俩鸣不平。5、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说明什么?6、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理解“陶醉”并用陶醉说一句话。7、师:贝多芬把自己的感情全部融入到音乐中;把一份真挚感情送给兄妹二人;把对穷苦人的一份爱心融入指端。
  五、感悟中心
  (一)师:世界名著的钢琴曲《月光曲》由此而诞生。
  (二)师:同学们这一场只有两个观众的演出;这是一场特殊的演出!学完你有什么感想?(生:我想听《月光曲》;这个故事真感人;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三)评价一下贝多芬。(贝多芬不图名、不图钱,太伟大了,有爱心。)
  (四)师:贝多芬曾说:“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贝多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音乐是为劳动人民而创作。
  六、总结写作方法
  (一)师:同学们,这篇文章写的真挚感人,你能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吗?
  详略得当、倒叙、语言动作描写、联想
  (二)师:同学们《月光曲》折射出艺术大师贝多芬的人格魅力。让我们记住这位艺术家和他创作的《月光曲》吧!
  板书设计
  听:琴声
  兄妹俩谈话
  看:一支蜡烛、旧钢琴、盲姑娘
  弹:一首
  在弹一首:(《月光曲》)风平浪静、波涛汹涌
  记录:跑回、一夜工夫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宁安市石岩镇和平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87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