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高校学报主编意识的更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丹红
摘要:集科学性、知识性、信息性和学术性于一身,反映高校科研的新成果新动态的高校学报,应该在新形势的办刊理念下,对编辑流程中的管理以及如何适应新世纪的思想等方面给以足够的关注,也既阐述高校学报主编意识更新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校学报 办刊理念 意识更新;
21世纪高校学报不仅要以满足所在学校的教学、科研需要为目的,以发现、培养学术新人、传播科学研究成果为己任,同时还要以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研向世界最高水平的向前发展为目标。高校学报作为综合性学术期刊,集科学性、知识性、信息性和学术性于一身,反映高校科研的新成果新动态,为高校教学科研成果提供展示的平台。因此随着高校学报作用的日趋显现,对各学报的主编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因为编辑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报的质量,对学报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作为高校学报的主编意识的更新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高校学报主编要适应形式的坚守办刊理念
由于高校学报所处的学术地位,掌握的大量科学信息都是在最前沿和前瞻性的科研成果基础上有所研究与突破的,因此与之相应的办刊理念就必然成为管理者不断加强不断改善的重要工作。首先,高校学报要在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作为高校学报要密切关注研究这些新变化新特点,要不失时机地站在一定高度对这些新变化新特点给以分析总结,有针对性的适应形式的开展工作。因此说,高校学报在保护社会的创造活力上不仅负有重大使命。而且也是在办刊中该坚守的贯彻始终的理念。目前高校学报所出现的“学术垃圾场”现象,仅从层面来看和大学学报的办刊理念缺失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一是,办刊理念上呈现出内向性的特点。二是,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的市场化的趋向。学报不能总拿市场化来说事,市场化不能成为一种目的、归宿和牟利的工具,它理应成为一种有效的运作手段,如经营学术等。三是,带来了办刊主体的功利化趋向。学报在办刊理念的构建上要把握办刊理念的内核是否具有触及心灵深处的冲击力、感召力和行动力,其建构是否经过长年累月的积淀、凝练和升华,其使命和责任是否经历编辑团队的感悟、坚守和创造。
其次,要从固有的办刊模式中走入特色专栏式的专业性办刊。21世纪,悄然出现了“形象革命”热潮和“形象消费”、“品牌消费”新概念,中国期刊正行进在品牌竞争的时代。为适应学术期刊发展的品牌化要求,教育部启动了“名刊工程”。作为学术期刊重要组成部分和高校核心竞争力重要指标的高校学报,理应做出积极反响。因此,从实践中发掘、探索高校学报独特丰富的形象资源,从理论上梳理、构建“高校学报品牌形象系统工程”新理念,不仅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更有理论创新价值,从而为充分发挥高校学报形象系统工程的“系统合力”树立形象意识,打造品牌学报,为推动高校学报事业健康、和谐、高效、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虽然对于什么是专业性办刊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但中国期刊学会提供的十大标准品牌期刊中的以下五条可以作为借鉴:(1)品牌期刊是视质量信誉如生命的信得过产品;(2)品牌期刊是引领期刊内容、创意、手法、形态等方面风标的黑马;(3)品牌期刊是由内在的丰厚底蕴与外在的完美风采结合而成的高智力产品;(4)品牌期刊是读者的恩物、心灵天使,它在给读着带来愉悦的同时,善于将读者引入情趣相投、相互启发的朋友环境之中;(5)品牌期刊是作者心向往的发表园地,它既有凝聚力,作者都以站在它的旗下为荣,又有竞争力,令每个作者兢兢业业,唯恐文章功力一旦跟不上而从品牌期刊行列中出局的危险。
二、高校学报管理意识的更新
1 质量管理:质量是学报的生命,也是学报出版永恒的主题,只有高质量的学报才能赢得读者的信任与青睐,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在知识快速更新信息急剧膨胀的市场竞争中求发展。稿源基本来源于自由来稿、会议来稿和特约撰稿,对于质量高作者素质高并有特色的稿件应马上入库跟踪;对于稿件质量较高但格式不符合要求的应主动与作者取得联系。尽量缩短稿件处理周期。对于会议专稿则应根据学报的办刊宗旨和稿源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跟踪入库。特约稿主要是邀请专家根据热点问题或从事专业方向写的专稿,对于特约稿件可设定专栏,稿源充分的话可设定长期的特色专栏。除此之外,对于稿源质量要适应形式的在建立稿源信息库,稿酬激励,作者群队伍建设等以及审稿质量中找准审稿专家,建立审稿专家数据库等。
2 编辑流程更新管理:学报编辑流程主要包括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整理、定稿、整体设计、目录编排、发稿等常规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学报编辑出版的前提和基础,它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大大影响了编辑工作效率和办刊水平。因此优化编辑流程不断更新其管理是管理者的重要任务。
3 编辑队伍的管理:在经常性的事物工作中,每个高校管理者都会碰到工作人员不认真校对相互推诿等烦心事。这种执行力低下使得管理者经常要找人谈心批评和教育,整天被一些琐事复杂而突发的事情弄得焦头烂额,已经严重干扰了工作的有序开展。由此,编辑的素质很大程度的影响着学报的质量。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期刊编辑工作也逐渐呈现出网络化的趋势,传统的编辑模式受到了巨大地冲击。计算机网络已被广泛应用于组稿审稿编辑校对及排版各环节,学报编辑面临全新的挑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是基础,执行是关键有了好的发展战略如不能付诸实施也只是高谈阔论。所以,为避免更少的在类似问题上耗费精力和时间一个适应21世纪现代化的高校学报管理模式的产生已是每个管理者重视的课题了。
三、高校学报主编要与时俱进
高校学报的工作属于传统的信息产业,它具有知识信息的采集、加工、管理和传播四种基本功能。然而多年来由于信息处理手段落后,使科技期刊与自己的作者群、读者群、审稿专家群之间缺乏高效率的沟通与合作渠道;使作者无法了解刊物的情况(如编排格式、用稿原则、出版计划等)刊物本身也无法找到有效的方式把自己展示给广大的作者。要达到既扩大期刊的信息量,又能保证期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使高校学报成为有高度、有深度和有影响的刊物的目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充分发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作用,提高学报科学管理的水平。
就高校学报信息管理系统来说,是一个组织处理学报各种数据并为用户提供各种所需信息的实体,它应以计算机及网络通讯设备为工具,通过对学报各种数据的收集、加工、储存和传递,从不同途径为用户提供各种信息。
与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相比,在系统进一步细化、系统信息处理的基本功能、系统的可扩充性、系统的联系性等方面具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其本身也具有信息量大、数据结构复杂、数据加工处理方法要求严格,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要求高,同时兼有情报检索的功能等特点。因此系统设计难度较大。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建立科技期刊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应首先明确用户对象,经过调查分析,制定出系统的逻辑模型、物理模型,然后根据具体的要求编制程序。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许多行业必须依靠信息优势来获取经济利益,高校学报当然也不例外。期刊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一个能生产信息产品的载体,它参与商品的经济活动并从中取得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经济效益。作为一个期刊的主编,必须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质量意识、策划意识和读者意识等等。当然,在信息时代,仅有这些意识还是不够的。期刊主编还应具有捕捉和把握“不对称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亦即要求他们面对扑面而来的纷繁信息,能够审时度势,精研细判,具有时效意识、决断意识、求新意识和价值识。高校学报主编的这些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则是客观的,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有机统一。期刊要获取机会利益,必须创造相对于他人的信息优势;必须能够及时准确地利用信息优势所带来的经济机会。因此高校学报主编不能坐等机会,要尽可能地主动去搜寻信息、创造信息优势并利用信息优势来获取机会利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40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