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儿童抑制控制能力的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魏勇刚

  [摘要]抑制控制在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抑制控制可以阻止已激活但与任务无关信息的通达,压制不适宜的优势反应,制止无关信息的激活,与大脑前额叶皮质和工作记忆机制等密切相关。冲突抑制任务、规则转换任务和延迟满足任务常被用来测查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考察儿童抑制控制能力的发展特征及发生机制对于幼儿教育实践中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管理以及作息时间的设置和安排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儿童;抑制控制;额叶皮质;工作记忆;认知转换;延迟满足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2-0042-04
  
  一、抑制控制的内涵与意义
  
  抑制控制(inhibitory control)能力是指个体追求一个认知表征目标时,用于抑制对无关刺激的反应的一种能力。根据抑制对象的不同,我们可以把抑制控制分为四种类型:注意抑制、记忆抑制、动机抑制和行为抑制。注意抑制使儿童排除无关信息的干扰,将注意力集中在与当前认知活动有关的对象和信息上。记忆抑制一方面使儿童排除长时记忆中的前摄干扰,另一方面使儿童排除工作记忆中无关刺激的干扰。动机抑制使儿童压制不合理的动机,或者为实现更长远的目标而暂时抵制当前的诱惑。行为抑制使儿童按照指示完成相应的操作,控制无关行为或者不当行为的出现。因此,抑制控制在个体的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看,抑制控制可以阻止已激活但与任务无关信息的通达,压制不适宜的优势反应,制止无关信息的激活。抑制控制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认知活动所必需的内在机制和基本前提,如果抑制控制存在困难,儿童在认知活动中将出现显著的障碍。例如,有关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症(ADHD)的研究表明,这类儿童之所以难以完成许多认知任务,是因为他们存在着记忆抑制缺陷和注意控制缺陷。此外,有关儿童数学认知发展的研究表明,对注意和工作记忆的抑制控制可以影响儿童在完成数字比较任务时的认知加工效应,如影响符号效应、大小一致性效应以及SNARC效应等。
  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来看,抑制控制可以调节需要、行为动机和行为反应,因而对儿童个性、行为和规则意识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有研究者观察了14个月和20个月大的儿童。发现其中具有极端抑制特征的儿童有一些显著的症状,如易怒、睡眠不好、习惯性便秘、害怕分离和惧怕陌生人等。在生命的头三年中具有极端抑制特征的儿童在3~6岁期间更容易为同伴所支配,更容易在社会交往中出现退缩现象;6~10岁期间,他们会逃避一些危险活动,较少有攻击性行为,表现出胆小、顺从父母,尤其是具有极端抑制特征的男孩在青年期会逃避运动或其他传统的“男性化”活动,成年后不愿意选择传统意义上的男性职业。
  
  二、抑制控制的作用机制
  
  (一)认知神经机制
  临床神经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在一些脑损伤和用药反应中会出现脱抑制现象和无组织行为。眶额叶系统脑区的损伤与交际抑制、行为抑制、行为多动密切相关,而前扣带回在确保集中注意的干扰控制中起重要作用。从神经心理学角度看。那些无法完成Stroop任务的年幼儿童往往在额叶前部背外侧皮层受到过损伤。此外,抑制控制作为执行功能的一个核心成分,与大脑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密切关联。前额叶皮层的损伤会引起一系列神经心理的缺陷,如出现计划、决策、认知灵活性、工作记忆、抑制、对动作的监控等方面的困难。
  
  (二)工作记忆机制
  工作记忆的抑制观认为。如果个体具备良好的抑制控制能力,他就能把工作记忆中的内容限定在直接指向当前任务目标的信息上,抑制无关信息的进入。研究者一般采用负启动实验范式来证明工作记忆的抑制机制。研究者通过考察不同工作记忆广度个体的负启动差异,发现高广度个体表现出了负启动,而低广度个体却没有。这一结果表明,高广度个体具有更强的抑制控制力。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高广度个体在抑制分心物方面存在明显优势。Grant等人分别考察了老年人和年轻人工作记忆容量与负启动效应的关系,结果发现老年人抑制效能的衰退导致其工作记忆容量的减退。抑制加工的不足导致老年人工作记忆中无关信息的增加,从而产生了干扰,使老年人无法达到最大程度的记忆和理解。
  
  三、抑制控制的研究范式
  
  (一)冲突抑制任务
  冲突抑制任务主要用于测查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和认知转换能力。不同的冲突抑制任务一般具有一些共同的机制,例如都涉及两种完全相反的刺激、规则或指令,从而形成显著的干扰,要求被试在不同规则或指令之间进行灵活的切换。冲突抑制任务主要包括Stroop任务、停止信号任务、go-nogo任务、flanker任务、Simon任务和Lufia手游戏等。这里仅以Stroop任务为例来分析抑制控制的作用机制。经典的Stroop任务是颜色一词语的Stroop任务(Stroop color-wordtask)。在实验条件下,研究者向儿童呈现表示颜色的词语(如“绿”),而这个词语是用其他颜色的墨水写成的(如红色墨水),这时,研究者要求儿童说出墨水的颜色。在这类实验中,儿童往往受到字面意义的影响而不能正确说出墨水的颜色。其原因可能在于儿童会对字面意义作出优势反应。儿童无法有效抑制其优势反应,因此他只能错误地以字面意义代替墨水的颜色。有研究者根据需要将Stroop任务加以改编,用于测查儿童某一特定方面认知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有关儿童数学认知的研究中,Stroop任务常常被用来研究儿童在完成数字比较任务时的大小一致性效应(magnitudecongruity effect)。研究者将数字的数值大小与其形状大小之间构成Stroop冲突,例如呈现形状上比较小的“3”和形状上比较大的“2”。要求被试判断两个数的大小。儿童要正确完成该任务,就必须抑制数字的物理大小和数字的数值大小之间的冲突。董奇等人利用该实验范式对儿童的数字比较进行了行为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结果证明该效应与颜色一词语的Stroop任务具有类似的抑制控制机制和认知神经机制。
  
  (二)规则转换任务
  规则转换任务主要用于测查儿童的工作记忆能力以及抑制控制能力。常见的规则转换任务包括威斯康辛卡片分类任务(Wisconsin CardSorting Test,WCST)、灵活选择任务(Flexible ItemSelection Task,FIST)以及维度变化卡片分类任务(Dimensional Change Card Sorting,DCCS)。WCST是抑制控制研究中的一个经典范式。实验中研究者先向儿童呈现多种维度的刺激卡片,接

着呈现与刺激卡片在不同维度上相匹配的独立卡片,要求儿童发现规则并用该规则来分选刺激卡片;在连续的正确选择达到一定次数后,研究者改变目标维度,要求儿童找出新的分类规则,重新选卡。儿童要正确完成这些任务。首先必须记住两个规则,因此工作记忆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儿童需要在前后两个规则之间灵活转换,因此就必须抑制前摄规则对新规则的干扰。在这类实验中,儿童常常不能灵活转换规则,从而出现持续性错误。其原因通常是维度改变前的规则成了儿童抑制新规则的优势规则,从而产生了认知冲突。
  
  (三)延迟满足任务
  延迟满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任务主要用来测查儿童对愿望和动机等的自我控制,同时还考察儿童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等重要的认知过程。延迟满足的实验范式有很多,这里着重介绍由社会认知心理学家Mischel于1974年设计的自我延迟满足范式。这一实验范式被认为是儿童延迟满足研究的经典范式。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首先与儿童在实验室内做一些热身游戏。然后,实验者向儿童出示两种奖励物:软糖与椒盐饼干。并要求儿童选择一种他们喜欢的。接下来,实验者告诉儿童他有事情要处理,需要离开房间一会儿,让儿童等他,并叮嘱儿童:“要是你能够等到我回来,你就可以吃这个(指向儿童选择的食品);要是你不想等了,你可以随时摇铃把我叫回来,但是你就不能吃这个(指向儿童选择的食品),而只能吃那个(指向儿童未选择的食品)。”在确认儿童已经理解两种情况之间的关系后,实验者离开房间,在室外通过单向玻璃观察和记录儿童等待的时间及其在等待过程中的行为表现。15分钟以后或者当儿童摇铃时,实验结束,实验者重新回到实验室。
  
  四、对教育的启示
  
  抑制控制能力大约在儿童1岁时开始出现。在2~5岁之间迅速发展,在6~8岁时基本形成,但是要达到成熟水平则要等到12岁左右。儿童早期的抑制控制主要是动作和行为抑制,后来发展出对需要、愿望和动机等个性特质的抑制,最后才出现诸如工作记忆、规则转换等比较高级的认知抑制。在整个儿童期,抑制控制能力都比较弱。作为儿童认知与社会性发展的一项基本能力,抑制控制在儿童的发展和教育中有重要意义。基于儿童抑制控制能力的发展特征及其认知加工机制和认知神经机制,我们只有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认识并遵循这些规律,才能保证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此,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首先,教师应充分考虑儿童的认知神经机制中兴奋与抑制之间的活动规律,据此制定作息时间,安排活动形式。背离这些规律会使儿童该休息、该安静时心情不能平静下来,该兴奋时却精神萎靡、无精打采。
  其次,教师宜选择难易适中的活动内容,充分考虑认知活动的难度对工作记忆等认知能力的要求,将儿童的认知负荷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同时,要考虑活动的持续时间,保证儿童能有效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认知活动上。
  再次,教师应尽量避免不同任务之间的频繁转换。因为儿童的认知转换需要抑制控制能力的参与,如果任务之间的切换过于频繁,儿童难以有效地抑制冲突,就会降低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还要注意短时间内对儿童的指导语不能太长或太复杂,也不能包含过多规则,否则儿童在工作记忆、规则转换等方面都会出现抑制困难,从而导致儿童无法达到教师的要求。
  最后,教师应尽量考虑儿童的需要,提供个性化教学管理。例如,针对那些午休时难以安静入睡的儿童,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迫,而应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活动空间和活动项目。他们无法抑制自己的兴奋,不代表他们调皮或者习惯不好。有可能是神经机制的原因,因此不能武断地对其呵斥或强制,只能顺其自然,耐心疏导,根据他们的特点控制活动的时间和节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70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