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观的后现代视角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塞尔玛·西蒙斯坦
【摘要】后现代理论认可世界的多样性,提倡对儿童与儿童期作多样化的理解。后现代理论分析了传统儿童观的缺陷,主张用新的视角了解儿童,颠覆了传统的教育质量标准。后现代理论认为,儿童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关注当前的现实问题,努力探寻世界的意义。儿童通过填空的方式创造理论,依赖情境赋予事物意义。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儿童将事物组合成一个个“故事”,强调整体的优先性,用自己的奇思妙想认识和改造世界。
【关键词】现代;后现代;儿童;儿童观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2-0001-03
后现代理论的首要特点是认可世界的多样性。它推翻了现代论的一些核心价值观念,如统一性和普遍性等。如果说自由、平等、博爱是现代论的代名词,那么自由、多元、包容则成为后现代理论的惯用语。后现代理论认可,甚至欢迎不确定性、复杂性、主观性和多样性的参与。从后现代理论的观点看,儿童总是存在于和他人的相互关系之中,并总是处在特定的情境之中,不存在诸如儿童或儿童期这样的基本状态等着我们去发现和确定。后现代理论对儿童与儿童期的解释建构了多样化的儿童与儿童期。例如,我们不再是等着科学研究去证实儿童是什么,而是可以主动选择自己的立场去解释儿童的意义。
洛克将儿童看作是知识、个性与文化的再生产者,将儿童解释成白板一样的新生命的开始;卢梭认为儿童处在黄金一般的年龄,天真无知,成人有义务为他们构建一个有保障的连续、安全的环境;皮亚杰的儿童观认为儿童是自然的存在体,儿童的发展序列和速度听从生物成长规律的决定。后现代主义者则认为儿童期是针对儿童并由儿童进行的一种社会性建构,儿童是知识、个性、文化的共同建构者。作为一种社会性建构的产物,儿童期总是随着时间、地点、文化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内涵,并会随着阶层、性别和其他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既没有所谓的自然的儿童,也没有普遍的儿童,而只有多样的儿童与儿童期。
一、基于传统理论的儿童发展研究存在缺陷
后现代理论提倡的多样化儿童观在如何优化儿童的发展,如何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如何为特定年龄段儿童提供适当的保护等问题上还无法达成共识,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目前许多来自欧美的研究试图依据西方社会的儿童观,探寻适合全世界儿童的发展轨迹,这无疑是不现实的。这些研究虽然提供了相当多的有关儿童发展的数据,但是并没有解答环境对儿童行为的影响以及儿童与周围世界的关系问题。这些基于传统理论的研究在儿童发展研究领域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1.盲目认为儿童期存在一个普遍的发展过程
这种观点认为儿童发展存在一种自然的顺序和法则,它决定了儿童成长成熟的过程。这种观点没有考虑到儿童发展过程中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如家庭氛围、兄弟姐妹的年龄、社会文化、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周围的环境等。
2.错误推崇儿童无能论
这种观点假设儿童的状态是不成熟的,以被动、依赖为特征,缺乏理性和能力,缺少社会归属感。一些基于儿童无能论的发展社会学理论认为,在任何情况下成人都是对的,儿童则是错的,成人应该保护儿童,反对儿童过早进入成人世界。
3.笼统归纳儿童发展的普遍目标
有关儿童发展的传统理论认为,儿童发展的基本目标是让儿童在个人、社会和政治方面获得自由、独立和自足。此外,理性思维的获得也是儿童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然而,这些目标并不具有普遍性。在某种程度上说,儿童发展的目标是由所处社会的具体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决定的,是不断变化的,尚无法应用某种普遍标准进行统一。
4.过分渲染发展常态范围的临界作用
承认发展具有不变的阶段过程的理论流派都认为,每一种与已经建立的发展常态不一致的行为就是一种异常表现。这种假设的应用已经影响了上百万儿童的发展,许多儿童被贴上了“问题标签”,能力发展缓慢,或者出现发展偏差。
心理学家们提出了一种理论构想,把儿童的发展看作是一个文化过程,把儿童期看作是特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明确了儿童所处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由文化决定的传统习俗和养育实践等对儿童发展的重要影响。由此可见,儿童发展应该主要是一种社会性概念,而非生物性概念。然而,我们也不能据此完全推翻皮亚杰的儿童发展阶段理论。虽然儿童个体之间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异,但仍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在基于生物因素的儿童身体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普遍性,例如儿童的骨骼、肌肉生长等。
二、后现代儿童观对传统理论的颠覆
1.了解儿童的新视角
后现代理论提倡对儿童和儿童期作多样化理解,颠覆了传统理论,为儿童发展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在进行跨文化比较时,儿童行为的多样化表现尤其明显。后现代理论认为,我们不应该把儿童看作是一个同质的群体,性别、身体状态、社会起源、文化、种族等因素都不可避免地会与年龄一起对儿童的生活及其能力发展产生影响。
在比较了美国、危地马拉、印度和土耳其儿童的早期生活条件之后,Rogoff发现,尽管由父母实施的引导儿童参与日常活动的过程是普遍的,但各个国家儿童的行为表现仍然受文化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显著差异。在那些排斥儿童参与成人活动的社会中,成人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管理儿童的活动和兴趣;而在那些欢迎儿童融入成人环境的社会中,儿童会主动用成人的活动来鉴定自己的动机,并且会以成人为榜样,观察和模仿成人的技能。所以,与其过分渲染儿童发展的适宜年龄范围,不如采取有效措施尊重、保护和促进儿童能力的发展。
在为儿童创建适宜发展需要的环境方面,世界各国所作的努力还远远不够。适宜儿童发展的环境一方面要能够让儿童的天赋得到最大程度的施展,另一方面又要让儿童在家庭、学校、医疗保健机构、当地社区和政府机构里获得对其参与和决定自身事务的能力的尊重。因此,我们需要挑战传统儿童观,全面了解《儿童权利公约》,让儿童参与到文化变革的立法和实践中来,使儿童的能力和儿童对社会的潜在贡献获得认可。
2.颠覆传统质量标准
早期儿童服务质量是一个已经建立的概念,它具有主观性,是基于一定的价值观、信念和兴趣建立的。这种质量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者的眼睛,并非一种客观、普遍的现实存在(Pence & Moss,1994)。
我们质疑任何教育质量标准的全球可行性,这种标准会不可避免地存在一种让世界趋于统一的危险,即为全世界开出一张优质教育的标准化处方。实际上,优质教育存在多种潜在的质量标准,每一种标准都与对优质教育目标和功能的信念紧密相关。这些信念又是由文化形态、个人价值观、个人对儿童期的理解方式等决定的(Woodhead,1996)。
儿童怎样看待生活世界?在我们看来,儿童总是在全身心地创造着,像艺术家一样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描绘世界,而所描绘的东西又不总是现实的客观反映。儿童向成人提出的一些看似奇怪的问题并不是他们一时的想法,而是他们试图与自己的经验保持一致的结果,是他们试图用已知的和可理解的要素来描绘世界的结果。儿童有自己的逻辑,而且大多数学前儿童更相信自己的逻辑和据此建构的世界。对他们来说,世界就是一份有价值的资产。很多成人因为童年时失去了这样的世界,所以他们今天生活在各种想法互相冲突的世界里,失去了自我。
儿童的思维能力远远超过其表面上表现出来的能力,他们用一种原始的方式掌握着几乎所有的科学概念。后现代理论提醒我们,当我们轻易地认为儿童还不能做某件事情时,或许我们应该仔细思考一下,是否我们自己还没有真正理解这件事,是否我们以为是事实的东西在儿童眼中却并非如此。我们必须弄清楚,我们是已经进入了儿童的世界,还是仍然处在成人的世界里而自以为很理解儿童。认知理论研究已经证明,儿童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儿童的世界和他们的思维方式有许多独有的特征。
儿童全身心关注当前的现实。儿童是生活在当前的,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和知觉去理解当前的一切。这使得儿童能够与世界保持对话,可以随时通过探索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儿童努力探寻世界的意义。儿童有一种潜在的理解周围世界的愿望,并且愿意赋予他们遇到的各种事实和现象以不同的意义。这种意义与成人赋予的意义很可能有所不同,但并不表示儿童自己赋予的意义就是不正确的或者是没有理由的。
儿童通过填空的方式创造理论。由于我们给予儿童的有关世界的解释常常是不完整的,儿童常常会创造性地进行填空,企图创造一个与他们的知识和想法相匹配的完整世界。
儿童对情境具有依赖性。儿童主要是基于事实发生的情境和各种条件赋予特定事实一定的意义。这种依赖性常常使儿童对特定的条件比成人更敏感。
儿童用“故事”划分世界。儿童认识事物时对情境的依赖性同样影响了他们的分类方式。儿童通常不是按照不同的类别划分事物的,而是将应该分类的物体组合成一个个“故事”,用“故事”的分类方式认识世界。
儿童推崇整体优先原则。儿童很强调整体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意义是通过整体图片赋予的。例如,儿童首先会注意到物体的表面和体积,然后才会注意到线条;儿童会先理解整个句子的含义, 然后才开始理解单个词语。
对儿童来说,词语是十分重要的。儿童常常认为自己有足够的力量去改变现实。我们甚至可以说,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区分原因和结果,他们可以理解数量概念和其他科学概念,即使这是一种原始的和未发展的方式。儿童用他们的奇思妙想认识和改造世界,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
Interpreting the Concept of the Child: A Postmodernist Perspective
Sra. Selma Simonstein, OMEP World President
(The Central University of Chile)
【Abstract】Postmodernism incorporates the diversity of the world and encourages diversity in interpreting the child and childhood. Postmodernism highlights the weaknesses of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the child and articulates that new perspective should be adopted in reinterpreting the child, thus dethroning the conventional standard of education quality. Within the context of postmodernism, children are far from self-centered; instead, they are interested in the world around them and seek to understand it. Children construct their theories in a way of blank mapping which gives meanings to objects with the help of context. In learning to comprehend the world, they give priority to the totality and integrate objects and experiences into stories, thus explaining and changing the world with the help of rich imagination.
【Keywords】modern; postmodern; children; the concept of the child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72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