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钢琴伴奏与艺术再创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楠

  关键词:钢琴伴奏;艺术再创造;视角转换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7-0060-02
  
  收稿日期:[HTSS]2007-04-15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514047)
  作者简介:张楠(1963-),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副教授,从事钢琴教学研究
  
  音乐作品在作曲创作完成之后,还需要经过歌唱家、演奏家的二度创作才能立体化、形象化,人们通常把这个过程称为艺术再创作。而钢琴伴奏这种对演奏技术和音乐表现都追求完善和谐的艺术,更应突出艺术再创作的功力,即在深刻理解凝聚着古今中外艺术家的深邃的艺术思维和丰富情感的钢琴曲谱的基础上,通过全面熟练的技术去诠释和表现它。这就是说,高校钢琴伴奏教学就是通过钢琴伴奏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琴艺,培养他们良好的音乐素质与娴熟的技巧,教会学生完美生动地表现音乐内容的方法,把艺术和技术完美地融为一体。
  
  一、用精深的技能技巧引领钢琴伴奏的艺术再创作
  
  钢琴伴奏要想进入艺术再创作的过程,必须具有高强的演奏技能和娴熟的演奏技巧。钢琴是一种技艺性很强的乐器,钢琴艺术是脑体和肢体、技能和技巧相结合的艺术实践行为。钢琴伴奏不同于钢琴独奏,它要和被伴奏者紧密合作,既要有逻辑思维又要有形象思维,既要有自己的个性又要有与合作者的统一性。也就是说,钢琴伴奏的艺术再创作,是为共同创作出一部或者一首优秀的作品而进行的艺术活动。因此,只有深刻理解作品的丰富内涵,熟练掌握钢琴具有的功能,钢琴伴奏的艺术再创作才有可能实现。
  以即兴伴奏为例:即兴伴奏虽名为即兴,但它不是随心所欲,更不是天马行空。即兴伴奏是在没有钢琴伴奏曲谱的情况下,对伴奏者平时的训练、平时的积累、艺术的感觉和应变能力的一种检验。为一首歌曲伴奏,就要在伴奏中既有一定的艺术思想,又能够完美地烘托气氛,还要考虑设计什么样的前奏,设计什么样的间奏,什么时候运用和弦,什么时候用琶音,包括触键方式、踏板的合理使用等等,都要在瞬间做出选择,没有高超的技能和娴熟的技巧显然不行。在高校钢琴伴奏教学中,技能技巧培养应从以下几个环节做起:
  第一,培养手指的灵活性、独立性和控制能力,其中包括手指能快速、均匀、准确地跑动,能自如地掌握连音、顿音等各种奏法,并能随心所欲地弹奏出各种不同的音色变化。
  第二,加强腕臂的训练。主要是掌握使全身的力量通过肩背、大小臂、手腕一直贯通到指尖,并采用低触键、慢触键、深触键以及力量横向转移等方法,使奏出的旋律非常连贯、柔和、宽厚和优美。
  第三,培养训练弹奏八度及和弦的能力。八度训练主要包括快速的同音反复、固定音型反复、单手的音阶琶音、双手同向或反向以及双手交替的音阶琶音等等。在奏法上要基本掌握弹跳、连贯、柔和、唱歌等各种不同奏法。和弦的类型则分爆发的、坚实的、深厚的、弹性的、轻巧的等等。训练时要着重解决指尖(尤其是五指)的挺立、掌关节的支撑、手腕的灵活和控制、手臂的放松以及肩部力量下放等问题。
  第四,培养弹奏多声部复调及控制声音层次的能力。在这方面主要是训练在弹奏复调作品时,要不仅能够使某一个声部突出一些,而且要使每个声部都有独立而清晰的线条进行,都有逻辑性的发展。在整个乐曲里,要能将各声部弹奏得有主次、有呼应、有插部、有起伏,结构层次清晰,同时又有音乐感。
  事实证明,只有具备了高超的技能和娴熟的技巧,发挥出艺术创造力,才能变死乐谱为活乐章,变机械的伴奏为激情的演奏,更完美地塑造音乐形象,更完美地表达作品的内涵;同时,分析和理解作品的能力,读谱辨谱的能力,熟悉各种调性的能力,运用音色的能力,控制音量的能力等等,也都会因此而彰显出来。
  
  二、用丰富的情感内核激发钢琴伴奏的艺术再创作
  
  一个成功的钢琴演奏家,总能把他所演奏的音乐与情感融为一体,总能在演奏中向人们传递浓浓的情感。一个成熟的钢琴伴奏者,完成与演唱者的合作,演绎出音乐作品的魅力,同样要有浓厚的情感。
  我们在欣赏钢琴演奏家的演奏时,除了佩服他演奏的技术力,佩服他演奏的表现力外,更为他的丰盈的情感所打动。有的时候,钢琴演奏家的演奏或几乎近似疯狂,或沉浸在“无我之境”……那种情感来自音乐的内涵,那种情感来自他们心灵的深处。
  钢琴演奏是一门表演艺术,演奏者通过钢琴用音乐的语言来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和特定的音乐形象。在作曲家的音符中包含了深刻而广阔的内心世界活动,包含了作曲家的情感、意愿和向往,以及作曲家对世界的认识,对大自然的感受。演奏者的任务是创造性地再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一个钢琴伴奏者,拿到作品,一定要分析作品的主题、作品的内容和它所蕴涵的情感,这样,才能用物质的钢琴去表现非物质的音乐。为了这种表现,伴奏音不但要把自己融进音乐作品中,更要把自己融进作品的情感中。如演奏肖邦的夜曲的鲁宾斯坦,算是最贴切、最能洞悉、最能悟透肖邦那伟大的浪漫情怀,并恰如其分地将新的生命注入其中的大师。他演奏的肖邦夜曲整体氛围是意致浓密,情感丰富,既有与“夜”的幽静相一致的宁谧和温馨,更有节奏多变、富于弹性和张力的生命跃动。而作为女性的著名钢琴家皮尔斯诠释的肖邦夜曲,那与自己的艺术直觉相呼应的灵性诠释,不啻为表达“钢琴诗人”至情至性的优秀版本。在她的演奏中,感悟引领着技巧,把握着张力,带有着女性特质的音乐随着对“夜”的感应自然地从手指间淌出,浓郁的诗情将她与听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于是,当伴奏的旋律、音色、力度、速度、节奏、音量都交织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会自觉不自觉地被音乐感染,被音乐震撼:那奔放激越的音乐会激发人们豪迈昂扬的气概,那婉约柔慢的音乐会滋润人们温馨舒畅的心绪……在这种音乐的影响下,人们的情感随着音乐的起伏而起伏,随着音乐的飘逸而飘逸,随着音乐的升华而升华,随着音乐的蔓延而蔓延,成为心灵互动的感应之源。
  
  三、用综合的艺术修养充实钢琴伴奏的艺术再创作
  
  钢琴伴奏作为一种音乐语言,其表现的作品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能力,从而增强他们对文化知识的领悟和理解能力,使他们在思想、文化、审美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事实证明,只有各方面的文化修养加深了,音乐感受能力才会丰富起来,因为全面而丰富的艺术修养对作品的表现是至关重要的。文学、历史、绘画等修养常常直接制约着演奏者对乐曲的理解程度,所以伴奏者应该记住这句名言:“功夫不尽在琴中。”文化知识和修养的获得不能全靠教师去教,而要靠自己平时的积累,这样获得的知识要比教师教的印象深、记忆牢。另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学习钢琴的发展历史,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形式和风格,认识各个时期不同的作曲家的艺术理想和创作素材来源等等。学生学习的程度越高,对作曲家及其作品的理解就能越深。所以,对主要的音乐史时期和学派一定要有清楚的划分与基本的了解。如对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印象派和近现代各种学派,一些主要的大作家的特点与风格等等,都要有所了解。试想,如果用巴赫或莫扎特的风格去演奏德彪西的作品,那就乱套了,就像现代人穿戴着18世纪流行的服饰一样可笑。所以,掌握各个时期乐曲的风格也是至关重要的。除了了解乐曲及作曲家的风格外,还要了解其时代背景、创作方法等。只有对乐谱进行一番认真的研究,确定好处理方案,再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较好地表现作品的音乐思想。
  中央电视台的“青歌大赛”设立的综合知识测试,一开始人们不但不理解,就连歌手也不重视。然而现在,不但歌手高度重视,收视率也极高,这说明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艺术修养了。可见,综合艺术修养对于提升钢琴伴奏的艺术再创作水平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当然,钢琴伴奏时进行艺术再创作,不能喧宾夺主,只能是视角转换而不能是位置错换,要把握好度,这样才能使其艺术再创作与被伴奏者演绎的作品浑然一体,使之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真正创造出一个更新、更美的音乐艺术意境。
  
  参考文献:
  [1]刘庆刚.钢琴演奏教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杜,2003.
  [2]蒋晓苏.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J].齐鲁艺苑,2006(5).
  [3]朱振坤.高师院校钢琴教学改革初探[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责任编辑:徐光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74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