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再审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程福蒙 柯洪霞

  摘 要: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日渐受到整个社会关注,通过对流动儿童教育现状的考察,试图从制度和教育两个角度概述该问题的成因,揭示其中的深层次问题,并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流动儿童;教育;教育平等
  
  一、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的解体和相关政策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由此而产生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失学率较高,流动儿童不能适龄人学问题表现十分突出。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儿童有近2000万,失学率高达9.3%,这就意味着,全国有近200万流动儿童失学、辍学,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据一项调查显示,3―4周岁的流动儿童入托比例为60.7%,远远低于城市户籍儿童的入托率;6周岁儿童中有46.95没有接受过小学教育,而且超龄现象比较严重,有近20%的9周岁孩子还只上小学一二年级,13周岁和14周岁还在小学就读的占相应年龄流动少年的31%和10%。另外,在学龄儿童中的“童工”问题也比较突出,12―14周岁的流动少年儿童中,有60%的人已经开始工作。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已达1.14亿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3%,其中举家在外务工的劳动力2430万人,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6―14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约有643万人。另外,在北京的暂住流动儿童少年达20万,上海有24万,深圳高达35万,而这些流动儿童少年的小学入学率为85%,初中入学率仅为20%,这就是说约有100万流动儿童在失学,而且在逐年增加。
  总之,流动儿童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从发展趋势来看,这个群体的人数将会越来越多,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
  
  二、流动儿童产生的问题
  
  1.教育财政问题
  教育财政问题是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虽然大多数省市都取消了流动儿童的借读费,但这使城市政府的财政压力增大,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政府的教育财政压力更为突出。目前仍有不少公办学校想方设法向流动儿童收取借读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民工子弟学校问题
  不少民工子弟学校都是未通过审批举办的,办学条件普遍较差,师资力量不足,学科不配套,质量不高,不少校长和教师无任职资格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多数学校在房屋、消防、饮食、交通、防疫等多方面存在着安全隐患,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学校教育管理不规范,教育质量低下。
  
  3.教育机会不均等
  受户籍制度的影响,流动儿童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是不均等的。据2003年11月5日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儿童中心对北京等九城市抽样调查表明,九城市流动儿童约为280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为9.4%左右,照此计算,九城市中有26万多流动儿童未入学。并且随着年龄增大,流动儿童中失学的比例逐渐提高。从8岁到14岁,流动儿童未上学的比例由0.8%增至15.4%,在流动儿童中,女孩失学比例为3.9%,明显地高于男孩的2.6%。这表明流动儿童存在着接受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并且女童较之男童机会更加不均等。同样,在接受优质教育方面,其机会也是不均等的。
  
  4.流动儿童成绩相对较差
  流动儿童中的41%为成绩差的学生,非流动的学生成绩差的占26%,二者差别明显。流动学生的阅读成绩低于同年级学生的平均水平。学生流动越频繁,对他们学习构成的威胁越大。
  
  5.情绪和个性不健全
  与同龄孩子相比,留守儿童呈现出忧郁、怯懦、喜欢独处、优柔寡断、自卑、内向、情绪不稳定等人格缺陷。
  
  6.问题行为严重
  根据一线教师的反映,流动儿童的操行得分为“优”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儿童,而等级为“差”的比例又明显高于其他儿童。许多流动儿童表现为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说谎、小偷小摸、打架、欺负同学,流动儿童中早恋的比例也较大。此外,有的孩子迷恋游戏机、夜不归宿,严重的甚至有敲诈、吸毒等违法行为。
  
  三、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成因的探讨
  
  1.制度性因素
  (1)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出现,是与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密切相关的。户籍制度将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割裂开来,让城乡儿童在不同的制度中获取不均等的教育资源。改革开放后,农村适龄儿童不断向城市地区流动,但不少城市公办学校以种种理由拒收或少收流动儿童入学;有的地方政府则指定部分学校招收流动儿童,而其他学校特别是优质学校则不允许招收流动儿童;有的接受流动儿童的公办学校则将这些孩子单独分班,与当地学生分班学习。这是对流动儿童的一种“隔离”和歧视的做法,严重阻碍了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并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2)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过度分权。在这种体制下,把普及义务教育所需的资金交由地方负责筹措与分配。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可避免地使义务教育陷入非均衡发展状态中,这也是我国义务教育普及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严重城乡差异的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地方的学生越多,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就越大,因此一些学校和地方对流动儿童上学持排斥态度。
  (3)民工子弟学校遭受不公平的对待。目前,民工子弟学校承担了相当数量的流动儿童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公办学校及政府的财政压力,分担了政府的责任。但是,从实践来看,公办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存在明显的不平等。政府财政投入的主要是公办学校,几乎顾及不到民工子弟学校。而在管理上,又一律都是以城市学校的标准来规范的,有的甚至对这些学校采取不同程度的限制、排挤甚至打击和取缔的做法。这就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增加了公办学校的压力,减少了流动儿童接受教育的机会。
  
  2.教育内部因素
  (1)家长。几乎所有流动儿童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有十分强烈的要求,他们将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希望子女能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来改变他们未来的命运,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但是,这个愿望的实现程度却因其现实经济状况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有些家庭有能力实现这样的愿望,有些家庭则“心有余而力不足”。流动儿童家长的社会经济特征如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子女的就学情况。此外,教育费用过高是流动家长面临的最大困难,大多数流动人口家庭属于低收入家庭,高昂的借读费、赞助费等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支付能力,必然使他们对流动儿童的教育望而却步。
  (2)儿童自身。流动通常伴随着生活条件和环境的改变,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流动儿童的生活、学习及其心

理感受,并由此引发一系列流动儿童的自身问题,影响他们的受教育状况。第一,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大部分流动儿童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适应新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必然有一部分流动儿童因无法融入周围的环境而产生厌学情绪;第二,流动本身还在一定程度上中断、延误了流动儿童的学业,影响他们的学习进度,进而导致他们学习成绩下降,无法继续升学。
  (3)学校及周围社会环境使得学校没有重视这一特殊群体。有的学校从没召开过家长会,班主任对自己班上“流动儿童”学生的家庭状况知之甚少。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仅就事论事,不注意挖掘学生的思想根源。部分“流动儿童”学业不良或性格缺陷,使其在学校也不太受老师和同学的欢迎。学校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是歧视、责骂与体罚。这就使他们心灰意冷,甚至自暴自弃,破罐破摔。另外,学校周围对他们颇具吸引力的游戏机厅、网吧随处可见,对没有自制力和缺乏监督的孩子影响很大。
  
  四、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1.制度层面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别。各级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逐步改革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保障劳动力合理流动,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同时,拆除教育等制度壁垒,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合理、有序流动,这是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关键所在。
  (2)加大财政转移力度,合理分摊流动儿童的教育成本。流入地政府应是主要的财政供给者,因此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对于一些经济发展比较慢、财政困难的地方和城市,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经济较为落后的城市,中央和省级政府可以通过加大转移支付的方式,分担流入地政府的财政压力,而决不要将此负担转嫁到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身上。中央政府和流人地政府应为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设立专项资金,对“特困”的学龄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消除因家庭贫困而造成的教育机会不平等。
  (3)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民工子弟学校。接受流动儿童的民工子弟学校应获得政府相应的财政支持,特别是那些建立在公办学校辐射不到、流动人口密集的区域,更应得到政府的财政支持。因为它们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公办学校的供给不足,方便了流动儿童的就近入学。当然,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对民工子弟学校办学资质也应提出明确的要求,进行适当管理。
  
  2.教育层面
  (1)给家长的建议。尽量减少因忙于工作而疏于对子女的教育。抚育是爱的倾注,是心灵的抚慰,也是精神上的勉励和鞭策,是行为上的督促和示范。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他们对父母的依恋是谁也替代不了的,父母的关爱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要经常主动地与学校沟通联络,交换意见,切实关注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常与孩子多沟通,多听听孩子心灵的渴望,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2)给教师和学校的建议。学校是学生的“第二家庭”,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对流动学生多关心、多过问,以师爱弥补其亲情的不足;加强班集体的感情联系作用,营造健康和谐的班级氛围和心理环境,使他们享受到家庭般的温馨;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举办各种业余兴趣小组,鼓励流动儿童积极参与,丰富他们的业余活动,在活动中鼓励他们主动与同学交往,注重培养他们乐群合群、乐观开朗的性格,让他们感受生活的乐趣,培养积极稳定的情趣情感;加强心理辅导,辅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学生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心理的能力,使学生们遇到心理障碍能够自我解脱;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干预、指导其家庭教育;学校应建立流动儿童教育的跟踪系统,使学业评估、年级重新划分、课程衔接和教科书的变换等工作有更好的针对性。
  (3)给社区和政府的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政府,应该完善立法,建立起符合本地情况的相关制度,鼓励个人和组织开展活动帮助流动儿童,并建立平台、打通渠道。如高校的党、团组织可以将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帮扶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点项目来执行;有关文化部门应该协助学校净化学校周围的文化环境,使学生尽可能远离社会污染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80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