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程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 波

  作为以培养学生精确的运算能力。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严密的逻辑能力为主要任务的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我们数学教师应当认真研究的课题。
  
  第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注重课堂角色的转变及课堂宽松和谐教学环境的创造。
  1 教师要转变角色,恰当处理“教”与“导”的关系。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教师应切实转变观念。转换角色,要恰当处理“教”与“导”的关系,变“教”为“导”。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任务不是“教”,而是“导”,是指导学生“学”,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为“导”,“导”其开窃,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 教师应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造这样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只有师生关系和谐,才能使他们的心理距离接近,心情舒畅,才有可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获得最大限度地表现和发展。才能营造数学学科创新教育的氛围。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第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视提出问题,支持学生的创新行为。首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良好的“提出问题”的氛围,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体会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其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了问题意识之后,应进一步地从不同的方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扶持其创新行为。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讲解新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例(习)题讲解的过程中揭示数学思想方法;在知识的总结归纳过程中概括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解决、思考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其创新思维,最终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
  
  第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挖掘其创新潜能。
  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以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一定的思维能力为基础。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广泛的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1 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儆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2 注意培养想象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另外。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如类比、归纳等。
  3 注意培养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只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例的。在教学中,要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4 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在教学中,教师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应当应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让我们一起搭乘新课程这艘快船,在数学教学的长河中不断进行创新教育的探索,最终到达我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奠定其创新思维能力基础的目的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89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