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阅读教学开展实践活动的尝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许秋芬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主要包括观察实践、想象实践、语言实践、创造性实践和综合实践。
(一)基础性地开展观察实践
观察能力是孩子们学习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是首要的任务。〓
1.巧用插图,进行观察。
教材中有大量精美的插图,能帮助孩子们理解课文内容,借题发挥,使孩子们得到语文实践的机会。
例如我上《浅水洼里的小鱼》一文时,首先结合课本中的插图,让孩子们仔细观察,想象沙滩上的小鱼受难的情景,说说它们仿佛在说些什么。孩子们进行了观察和交流,知道了小鱼们危在旦夕,急需救援。然后我马上结合最后一个自然段进行教学,孩子们真正明白了“这条小鱼在乎!”的意思,以及小男孩这些举动的意义。
2.紧抓文本,引导观察。
在阅读教学中,抓住课文内容引导孩子们进行观察是帮助孩子们理解课文内容的有效途径。在《农业的变化真大》中,让孩子们带着“课文介绍了哪些先进科学技术”这个问题读课文,从而牵动整篇课文的学习,了解科技给农业带来的好处。
(二)合理地开展想象实践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阅读教学中,要创造机会让低年级孩子多想一想,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1.巧用课文空白,让学生进行想象。
低年级孩子喜欢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对课文进行描绘,对想象的内容进行补充。因此,要充分挖掘课文空白的无限张力。在教学《从现在开始》一课中,针对动物们听到猴子的命令后的欢呼,我让孩子们补充想象,插图中的动物们会说些什么?孩子们之前已经知道了前两个“万兽之王”给动物们带来的痛苦,现在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对这些动物的心理把握得恰到好处。
2.利用课后问题,发展学生的想象。
我们应允许孩子们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只要意思符合即可。在《爬天都峰》一文的后面,出现了这样一道思考题:“老爷爷和‘我’爬上天都峰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针对这样开放性的问题,我让全班同学展开讨论,孩子们都说出了自己最想说的真话。
(三)大力开展语言实践
新课程中提到:阅读实践应体现语文的语言性。因此,我们尽量创设说话情境,提供说话机会,把有限的时间让给孩子们,让他们多说一说。
1.抓住重点词,训练学生的语言。
我们可以围绕课文中出现的高度概括的重点词语,让孩子们进行语言训练。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抓住“富饶”感受西沙群岛物产资源的丰富;《美丽的小兴安林》围绕“美丽”展开教学;《我为你骄傲》则围绕“骄傲”这一词。
2.抓住中心句,发展学生的语言。
低年级孩子可以围绕文章的中心句,提高表达能力,增强语感。例如在教学课文《日月潭》时,我在最后让孩子们找出总写日月潭特点的句子,然后要求他们围绕这一中心句,自由挑选认为写得最优美的句子,用读来赞美日月潭。
3.抓住中心点,提高学生的语言。
想有顺序、有目的地进行语言训练,必须紧紧抓住文章的中心内容,练习与中心内容有关的训练。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篇有趣的文章,要求孩子们能背诵。为了能让孩子们背得轻松一些,我抓住了“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这句话,理清文章的思路,按顺序整理出了一个个指南针,并引导孩子们明确这些指南针怎么指示方向。然后,借助整理出的重点词,引导孩子们背诵。如此一来,一举两得,既背了诗,又长了知识。
4.抓住整体感,熏陶学生的语言。
为了培养低年级孩子的整体感知能力和整合能力,要留充足的时间,让孩子们对课文的整体认识进行口头表达。在课文《找春天》中,我先让孩子们自由读读课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出示填空题“我想说:春天是一个( )的季节。”要求孩子们结合课文具体的语言进行感情朗读,从而归纳总结出春天的特点。
(四)有的放矢地创造性实践
创造性实践的空间也比较大,但我们应及时判断这样的实践对阅读教学是否有利,对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是否有利,有效地开展这类实践。
1.创造性表演。
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这样的文章适合于孩子们的表演,例如《笋芽儿》、《画家和牧童》、《要下雨了》等课文。
例如《笋芽儿》这篇课文,借助表演可以让孩子们亲身感受笋芽儿不怕寒冷、勇敢长大的精神。在学了课文后,采用“旁白+表演”的形式来展现笋芽儿的身姿。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由孩子们充当角色,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评价,改进,再评价,再改进。最后,再请看表演的孩子说说观后感。
2.创造性续尾。
让孩子们在熟练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在看似结束的文章的结尾后面再续一个结尾,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表达能力。上完《我选我》一文后,我试着让孩子们说说王宁如愿当选劳动委员后,他会怎么做。孩子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纷纷发言。
(五)适度开展综合实践
低年级孩子的思维规律和认知特点是以感性思维为主。在阅读教学中,就要充分调动孩子们的感性器官,引导他们进行感性实践活动。
1.看一看。《农业的变化真大》一文中孩子们对大棚不是很了解,对它能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就更不理解了。于是,我带着孩子们去学校附近的西瓜大棚参观了一番,一切就一目了然了。
2.试一试。如《回声》这篇课文,孩子们对“回声”没有体验。我带孩子们到宽敞的食堂一喊,他们就明白了。
3.猜一猜。《清澈的湖水》一文结尾是这样写的:忽然,她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跑去。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小洁干什么去了?学生有各种想法。最后,我一总结:不管怎样,小洁都是个爱护环境的好孩子。孩子们对小洁和她的好品质印象更深了。
4.找一找。新课程中也提到:要锻炼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来帮助理解课文的能力。比如《秋天的图画》中,可让去找找秋天田野上美丽的图画和丰收的情景。
责任编辑 王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92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