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处处留心皆语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艳萍

  语文与生活联系紧密,语文是生活的展示和浓缩,生活是语文的天地和资源,语文是生活的外延。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必须处理好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尽力丰富学生生活,开阔学生学习视野,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一、结合各种节日,引导学生自主参与
  
  结合各种节日开展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动手、动脑实践活动的重要途径。合理的活动除了能发挥其教育功能外,还能拓展学生语文学习和语文实践的空间。因此,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我组织、自主参与。如元旦到了,学生们都很高兴,因为我们是毕业班,今年是他们在小学阶段过的最后一个元旦,希望过得难忘、有意义。我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当学生们来问我如何过时,我没有做主,把主动权让给了学生。孩子们满意地答应说:“老师,你别操心了,就等着瞧吧。”元旦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元旦庆祝活动如期举行,走进教室,一股节日的喜庆气氛扑面而来,学生自己带来的录音机里放着欢快的流行音乐,教室里挂着彩带和各色气球,黑板上画着美丽的图画,写着“庆祝元旦”四个大字,全班分成四组坐着,又邀请了几位任课老师参加,大家欣赏着自己准备的精彩节目,一个个喜笑颜开,歌声笑声不断在教室回荡,最后每个人又互赠了自己做的贺片,并给每位老师送了一张。活动结束后我给予学生高度的评价,表扬每个人在活动中的自主参与精神。实践证明,各种活动的开展,可使每个学生自主参与,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创新意识,这正是新课标所要求的。
  
  二、精心组织语文学科活动,培养学生语文兴趣
  
  刚带这个班时,学生普遍存在偏科现象,喜欢数学,不喜欢语文。尤其是作文。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决定先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入手,提高语文成绩。
  1、收集新闻。要求每一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笔记本,每天记一条新闻,内容不限,来源不限,可以是电视上看到的,报纸上剪下来的,听别人说的均可,每天早自习抽5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发布”,学生兴趣很浓。这样一方面为学生写作积累了素材,另一方面也打破了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局面。
  2、摘抄名言警句等。让每一个学生准备一个硬皮本,把平时自己从书本上、电视上、报纸上或课外书籍上看到的名言警句、歇后语、谚语、成语、古诗文、优美词句等摘录下来,并组织各种竞赛,这样学生的兴趣大增,看书比以前认真了,收获比以前多了。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每个月更换一次黑板报,让学生分组轮流办,每组自己设计版面,找资料。节日的贺卡不能买,一律自己动手做。小报自己办,自己设计。每周上一节手工制作课或剪贴设计课,并组织评比。这些使学生心理得到放松,创造欲望提高,想象力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充分展示。
  4、学做小编辑。如本学期八次作文,全班48个人,分成8组,每次作文讲评完后,让一组学生把优秀作文编辑成册,全班传看,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5、开展读好书活动。好书中的优美词句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写作情趣。同时在班上开展评比活动,学生兴趣会更高、更浓。
  
  三、丰富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参与
  
  学生的很多时间是在家庭和社会中度过的。家庭条件的差异,社会环境的不同,使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各不相同。为此,可充分利用学生的校外时间,引导他们去广泛接触社会,充分感受生活。
  1、提倡回家交流。学生在家可谓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于是,可有目的地让他们回家和父母交流。与家人互讲学校里、社会上的新鲜事情,课内、课外的寓言、童话、有趣的故事等。这样可起到两全其美的作用,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
  2、注意观察积累。结合语文教学,让学生回家观察家禽、家畜的生活习性,蔬菜、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各种电路的式样及功能,各种生活场景,逛超市、游公园的感受等都尽可能地写好观察笔记,以求生活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写作积累素材。
  3、积极动手操作。结合语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教学,让学生回家做小实验。这样,既能消化教学内容,又能积累作文材料。
  4、培养收藏兴趣,丰富文体活动。根据个人爱好和兴趣,可引导学生收藏邮票、图片,在家打球、下棋、唱歌等。使身心得到放松,感受生活的美好。这样学生既能获得知识,又能受到教育。
  5、培养劳动观念。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服务观念,可教育学生回家学做家务,或自行组织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利用节假日去公共场所打扫卫生、做宣传等。
  总而言之,处处留心皆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联系课内外,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社会,引向生活,让教育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参与生活,拓宽学习渠道,从而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94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