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西安 吴麟麟
摘要: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需要弄清楚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分类,在准确把握独立学院发展定位的基础上,明晰其创新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至今尚无公认的精准表述。目前有以下两种:一种侧重从总体上把握。教育部在1998年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将人才培养模式表述为“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①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它是关于人才培养过程质态的总体性表述,即对人才培养过程的一种设计、构建和管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统帅作用。②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对人才培养模式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③这些表述虽然揭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许多重要内涵,但远不是全面而科学的概括或界定,比较笼统,难以把握。
另一种则侧重把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联系和要素,比较具体和全面。如杨林、褚绍绵认为,设计与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解决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人才培养工作与外部的关系问题;其二是人才培养工作内部关系问题。前一类问题中主要有两个基本矛盾:一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易变性与学校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矛盾;二是社会生产、科技工作与学校教学工作的矛盾。在后一类问题中,即人才培养工作内部的基本矛盾,主要是德、智、体、美之闻的关系、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基础与专业之间、职业性教育与人的全面素质教育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等六对矛盾。④他们认为,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及其中诸多矛盾的关系与格局即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而解决上述问题和矛盾的基本原则和一些比例关系,实际上就是某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化。龚怡祖教授在《论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书中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系统而深入地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认为它是以某种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为依据建立起来的既简约又完整的范型,可供学校教育工作者在人才培养活动中据以进行有序的实际操作,能够实现培养目标,它集中地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合目的性、计划实施性、过程控制性、质量保障性等一套方法论体系,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得以发生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桥梁与媒介。⑤
笔者参考上述定义,并结合国内外著名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模式作如下界定:它是指由相应的办学主体、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等教育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关于实际人才培养方式的理论化的范型。其中培养目标包括知识、技能、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身体等方面的要素。
二、几种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魏所康在《培养模式论》一书中,把培养模式分为三个维度:按教育目的角度,分为英才模式与大众模式、传承模式与创新模式;按教育内容角度,分为学术定向模式与职业定向模式、刚性模式与弹性模式;按教育方法角度,分为师本模式与生本模式、接受模式与探究模式、文本模式与实践模式。⑥本文按照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知识掌握程度标准,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划分为专才(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通才(通识性人才与复合型人才)和宽基础、多方向人才;按照人才品质分类,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划分为一般人才与杰出人才。
专才教育培养模式与通才教育培养模式分别以培养专才型人才、通才型人才为目的。专才型人才能够在固定方向上持续深入地进行研究,不断地钻研,不断地发现新的问题,不断地拓展细节。通才型人才则以敏锐的思维,迅速地跟进新的发展动态,发现新的研究方向,带动科研不断拓展新的领域。
宽基础、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科学技术不断交叉、融合的趋势,使得各行业之间的界限越趋模糊,工作的专业化和综合化高度结合,迫使人们的合作观念进一步加强。科学与技术的这种发展特征,对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模式与知识结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某类专门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更为宽广的知识背景。如果高校仅仅根据职业市场需要对学生进行范围较窄的技术性训练,为他们提供就业的证明文件,不仅影响到毕业生在职业领域的才能发挥,也使他们不适应职业转移的需要。专门知识和技术可以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使其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高级专门人才,也不能给他一个和谐的人格。现代高级专门人才首先应该是和谐发展、人格完整的人,其次才是所在学科领域的专家。鉴于专才教育的不足,世界各国都主张拓宽知识面,在更高层次上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起来。
一般人才培养模式与杰出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功,除了需要一大批才华横溢、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之外,更需要千百万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由于高校并没有真正的办学自主权以及受某些现实条件的限制,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仍然存在着“精英教育”的问题,“高品质,高规格”几乎成为高校、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的共同期望。随着“大众教育”理念的兴起,大多数高校要承担起培养一般人才的任务。从现实角度来看,我国高等院校的系统结构多样化趋势已经出现,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三类高校的强劲发展,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异军突起”,民办高等院校的“蓄势待发”和现代远程教育机构的“方兴未艾”。⑦
三、独立学院的发展定位
(一)整体目标定位
独立学院的母体学校是公办普通高校,其中不少是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著名大学。这些名牌大学的发展目标大多定位于“综合性、研究型和国际化”的层面上。但是,即使是这些名校举办的独立学院,目前大多还处在初创时期。由于独立学院办学历史较短,无论是现有专任师资队伍、科研力量和其他办学条件,还是教学资源的存量等都还十分有限,生源的质量和结构亦显著不同。如果照搬母体学校的发展目标,是不现实的。从我国独立学院的现有软、硬办学条件和生源构成分析,将独立学院定位于“多科性(或单科性)、教学主导型和区域化”的学院或许更为切合实际。即单一学科或多学科发展,以本科教学为主导,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目标。其前身民办二级学院是为了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应运而生的,因而它的立足点就在地方、就在区域,它培养的人才首先是要为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承认并正视这一现实,以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在自身生源质量的基础上,确立合适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质量标准,构建符合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二)学科定位
独立学院的学科定位主要取决于三个要素:母体学校的学科资源条件,独立学院自身的财力和市场需求的稀缺度。在一般情况下,独立学院应当选择母体学校比较成熟和定型的学科或专业办学,才能更有效地利用母体学校的师资、实验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资源优势,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省办学成本。
从我国现有独立学院的学科结构分析,有些是单一学科性的独立学院,如外语外事学院、法商学院等,有些属于多科性学院,还有的是综合性独立学院。一般而言,举办单科性独立学院的投资要求相对较少,而且容易形成专门化的优势学科。而举办多科性和综合性学院的办学条件和财力要求相对较高,应该依据投资方的财力量力而行。
独立学院的学科建设最终还将取决于社会的人才需求。市场的稀缺度越高,学科发展的潜力越大,学科建设的成功率也越高。至于独立学院优势学科的建设,则主要有赖于学科的人才品牌战略,没有大师级的学术带头人就难以形成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凝聚力。因此,须走先有人才品牌,后有学科品牌,最后才有学院自身品牌的战略路径。
由此可见,独立学院学科定位的最佳原则应该是:以母体学校的优势学科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学科带头人和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核心课程建设为中心,以科研活动为动力,以造就创新型人才和服务社会为目的,以足够的财力为经济基础,逐步构筑独立学院的学科体系。
(三)培养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对所培养人才基本规格的原则规定。根据对人才培养模式及类别的分析,结合独立学院的教学资源和生源特点,决定了其培养的人才应该紧贴地方需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换句话说,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主要定位在“普通劳动者”、一般人才。这种人才的特征是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向生产和管理第一线,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和对岗位的适应能力。
四、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原则
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以下基本特征:(1)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2)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等特点;(3)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4)实践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较大比重;(5)教师是双师型(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等),学生毕业实行双证制(毕业文凭和职业技术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6)学校与用人单位结合,学生与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这类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不难看出,构建上其人才培养模式,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一)市场导向。市场导向即以实现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驱动力,以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为源泉,将新理念、新知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和新方法融入课程。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市场导向性特征是由其培养目标决定的。社会对某一类人才的需求会因时、因地而变化,与一定的市场、职业、技术等条件有紧密的联系。市场对人才能力有四种要求:即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对人才素质能力要求的这四大变化,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的人才质量定位。显然,过分地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强调学生掌握知识、体系的全面性、牢固性,这并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完整要求。作为以民营机制运作的独立学院,其人才培养必然要适应市场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强调对人才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强调从能力、素质结构等方位培养人才,这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市场意识的一项重要内涵。
(二)能力本位。目前,教育界存在三种能力观,一是任务能力观,即将任务的叠加当作能力;二是整体能力观,认为个体的一般素质决定工作的能力;三是整合能力观,这种观念谋求克服前两种能力的缺陷,融合其优点,认为应将一般素质与个体所属的职业岗位或工作情境相结合。从现实情况看,笔者认为,第三种观念较为适宜。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应具有生存能力、应变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
(三)学练并重。改变过去沿袭普通教育那种注重专业理论教学、注重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轻视实践操作的高分低能的教育模式。采用整合的能力观,通过对职业、岗位进行系统分析,确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此来设计、开发课程,合理安排实践教学。
(四)学研产训结合。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社会培训部门、科学研究机构的教育资源,使社会有关部门广泛参与。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能力、经验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与社会的广泛交流中获取知识。这样,才有可能树立起真正的职业教育观,形成办学类型多元和办学形式灵活的格局,培养人才的社会认可度才可能提高。
(五)知识、技能、态度三位一体。即针对高技能人才岗位(群)任职需要,注重课程教学中教育学生做人和学会做事相结合:基础课程中突出基础性、强调工具性、体现发展性,按照高素质劳动者的实际要求,安排“必需”的课程和“够用”的内容,强调基础文化课程功能上的“一般能力培养与职业能力培养适当结合”;专业课程中突出实用性、强调针对性、兼顾适应性、体现先进性,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设置课程、整合内容,强调专业技术课程功能上的“突出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目前,独立学院的招生多放在本三批次。综观本三生源的实际状况,他们可能在学习基础、学习习惯等方面不如本一、本二统招生,但在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甚至创新创造能力方面,并不比公办高校本一、本二学生差。只要我们引导得当,每一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才”。
注释:
①教育部: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文件汇编,1998.
②李文鑫,黄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26.
③魏所康.培养模式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4―25.
④杨林,褚绍绵.五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文化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1,(6)19―23.
⑤龚怡祖.论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2―20,166―175.
⑥魏所康.培养模式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36―56.
⑦许敖敖.我们怎样培养面向21世纪的人才[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6.
参考文献:
[1]杨传谱,齐铁峰.关于高校独立学院发展的若干问题[J].http://news.zucc.edu.cn/jd/read.php? recid=1916.
[2]徐平原.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4,(4)55―56.
[3]龙健.不同视角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J].煤炭高等教育,2004,(5)36―39.
[4]刘翠秀.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讨[J].高教论坛,2003,(10)39―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36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