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释放心灵 张扬个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闫广民

  摘 要:实施开放式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自愿自觉的行为。实施开放式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师生情感,以诚相待,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配合,还要注意灵活处理教材的宽严度,做到恰到好处,只有这样才会创造出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开放式教学;以诚相待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8-0-01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主要途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育不应该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而是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习成为学生自愿自觉的行为。强化学生主体意识的理想途径是实施开放式的语文教学。
  一、强化主体,做好“配角”
  “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话道出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活活生生的有意识的人,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因此,我们要让每一位学生常用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去,我们总是担心讲不深、讲不透,喜欢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实际上学生不是在学课文,而是在学老师对课文的心得体会。而许多老师的教学又完全是按教参的分析进行,这就造成教学中的千人一面、千人一腔,使丰富的语文教育走向封闭僵化的死胡同。事实证明,由于我们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本身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所以尽管我们费尽心血,效果并不是很好。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专心读课文,大胆发表自己对课文、对语文的看法。老师要做学生的“教练”,而不是代替学生练。教学中,让学生多一点时间读书,在默读中思索,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即席发言中锻炼口才,在写作中放飞思想;老师相机指导点拨,激疑导趣。话不在多,关键是说得恰到好处,能帮助学生打开一扇扇思考的窗户,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语文的快乐。
  二、开放教学,注重民主
  所谓开放性:一是指教学的内容不一定要局限于课本,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结合课文灵活地处理,比如适当地旁征博引,适当地联系社会生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心灵有一个比较广阔的飞翔空间,放得出去,收得回来;二是指学生对课文的认识理解可以不求统一,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讲解质疑问难,允许学生保留独立见解。语文区别于自然科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答案的模糊性和丰富性,著名的美国学者苏珊.朗格曾经说过:在社会学科中,没有正确的答案,只有不同的答案。这话说的不一定全对,但是仔细体味,也有些道理。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基于不同的知识背景、个性因素和生活经验就可能有不同的答案,这些答案应该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许多富有创造性的火花就产生于这些五花八门的解答中。我们只有承认和维护学生的独立思考的权利,才可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才可能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空间。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在教学中发扬民主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教师具备民主精神,才能善待学生的质疑问题;只有学生具有民主精神,才能充分地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如:我在讲《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主题时,传统上认为本文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学生提出本文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下层人物的辛酸,我不禁为之击节称好,适时继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畅想,活跃异常。实践证明:开放式语文教学,即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激发兴趣,张扬个性
  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打破程式化教学,点燃学生的智慧之花,使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首先,老师自身要博学多才,要富有激情,以丰富的知识、新颖的见解、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扣响学生的心弦,让学生体会到学语文对于提高人的素养很有帮助。其次,要把语文课与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的生活实际,让鲜活的生活之水浇灌我们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语文的过程就是认识和感悟生活的过程,就是变聪明的过程,是我们作为人的不可或缺的生存状态,是生存的需要。第三,要大胆让学生去主动解读课文,要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享受阅读的快乐。只有当学生享受到学语文的快乐时,他们才可能有恒久的学习兴趣。第四,用提问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产生兴趣,并通过对问题的解答来获得一种心理满足,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心理动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不少的老师创造了许多很好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四、培养情感,师生沟通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着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是不平等的。而新课堂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处于课堂的双向互动的流变状态之中,师生是平等的。我们要倡导和实践“尊重的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以诚相待,彼此交流情感,彼此感染,把教学变成平等的交往与对话,让对话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充满于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中。课堂充满着平等、和谐与温馨,师生之间充满激情。
  五、灵活处理教材,宽严适度
  语文知识博大精深,语文学习涉及方方面面,要想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读有所获。我认为灵活处理很重要。要根据单元教学要求的具体情况,根据教材的具体情况,根据班上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处理。话题可以涉及课外,但必须与教材的教学紧密相连,每节课应该有一个相对集中的教学中心,学生的活动和老师的引导都应该围绕这个教学中心展开。死扣一点不足取,信马由缰同样应该否定,我们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探索,调整“点”和“面”之间的尺度,以期达到最佳状态。
  总之,新形式下的语文教学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最需要的是激发他们潜能的宽松融洽的环境。我们要尽最大可能去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自由去思考;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仔细去观察;解放学生的耳朵,让他们安静去聆听;解放学生的手脚,让他们放松去实践……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敏锐地捕捉教育教学契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创设良好的氛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91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