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与修身养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飞龙
摘 要:音乐教育能够促使学生想象力得到开启,从中领悟某种道理,启迪智慧,感悟人生。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使学生在精神上、心理上取得完美的和谐与平衡,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关键词:音乐教育;修身养性;美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3-0181-01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过“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它以音响为表现手段,通过听觉的吸收,触动人的情感,启发人的联想,净化人的心灵,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促进了人的进步与发展,这是音乐的特殊效果。所谓音乐本体价值就是指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通过音乐教育传承音乐文化;所谓音乐教育价值就是通过音乐教育的与育人价值,通过音乐教育促进个体发展,利于人修身养性。
一、音乐教育现状
音乐教育的内涵,主要体现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教育学音乐是音乐教育的直接目标;另一方面,通过音乐教育人是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这是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具体一点就是:音乐教育的直接目标是让学生感受、表现、创造音乐,体现音乐的美感,同时具备传承音乐文化的责任感和基本能力;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而音乐教育要实现育人这一终极目标必须是通过音乐的,也就是说必须是以实现音乐教育的直接目标为前提。
音乐教育目前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可谓岌岌可危,除少数专业作为专业课开设以外,对其他学生而言,几乎就是可有可无的一门课。音乐教育教育价值的认识关系到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应处于何种地位的问题,因而也是直接关系到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和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问题。
但是,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直接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教育,单靠对学生进行语言、数学或逻辑推理等能力培养够吗?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里,人才的标准肯定是一个多元的标准。音乐/节奏智能在九大智能中占有一席之地,人们没有任何理由否定音乐教育的价值所在,也没有任何理由轻视甚至歧视音乐教育。
二、音乐教育的意义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培养人的审美观与对美的感受、鉴别、欣赏、表现、创造能力的教育。美育具有愉悦身心、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健全思维、发展智力等作用。就个体发展而言,美育是人格完善的必要途径;就社会发展而言,美育是促使社会精神文明朝更高层次迈进的推动力量,所以说美育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从低级走向高级的历史进程中一种自我完善的教育的教育方式。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的艺术,它表达着人们的愿望和憧憬,抒发着强烈的情感,是一门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艺术。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常具有丰富的内容,深邃的思想,浓郁的情感,强烈的感染力,它能够延伸语言文字所不及,表达我们用语言表达不尽而又不能缄默的一切;它能够直接有效地深入人的心灵,作用于人的情感,对人的情绪调节有着至高无上的作用。音乐的音响美、节奏美、旋律美、内涵美能够荡涤人们心灵的尘埃,净化心灵空间,使人们自觉地弃恶扬善,主动地开创美好生活,主动地开创美好生活。因此,音乐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音乐所演绎的情绪与意境,比数学更能精确的表达人们的内心感受,带给人们的精神享受是无穷无尽的,优秀的音乐作品的怡情养性功能是难以估量的。通过音乐美的陶冶,人们不仅会形成深刻的美的观念,而且会由此形成优良的道德评判事物,推动人们在生活中抑恶扬善。优秀的音乐作品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它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升华,是沟通人类情感的桥梁,能够让人得到一种高尚的感动与共鸣。
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它还有着“益智”的功能。正如李岚清通知所言:音乐的美育功能还不只是一般的提高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等,它对人的智力开发,特别是提高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有帮助。
音乐教育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佳径,它对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对于开拓型人才的培养师非常有益的。音乐有着非凡的魅力,奇特的功效,它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也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因此,重视音乐教育,重视音乐的修身养性作用,是势在必行的选择。
音乐具有凝心聚魂的作用,可以培养人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可以团结人民,增强民族自尊心。优秀的音乐作品是民族文化传统的反映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学习、表演和鉴赏优秀音乐尤其是民族民间音乐,不仅可以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而且还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荀子在《乐论》中写到:“乐者,乐也。”我们要充分发挥音乐的潜移默化功能,多选择一些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和歌颂美好生活的作品作为音乐社会教育的教材,一方面要积极举办各种音乐知识培训,提高群众的音乐鉴赏能力,另一方面要以我们的节日为平台组织各种形式的音乐器乐比赛活动,在轰轰烈烈、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社会性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教育群众,提高群众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耿家林.论音乐教育功能(2009年10月)
[2]林保篪.浅论新时代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观与范畴(2006年6月)
[3]陈学贤,林康.浅谈音乐的真、善、美(2005年7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02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