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生组织建设的途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世娟 顾新春
摘 要: 网络时代高校学生组织建设挑战和机遇并存,网络环境是大环境,高校是小环境,学生组织在网络与高校的双重环境中,具备重要的载体功能。因此要针对大学网络文化的特点,创新学生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大学生 组织建设 途径
互联网作为新生事物正在强势介入校园生活,给高校学生组织建设带来了较大的冲击。网络的融合性、虚拟性、开放性等使得学生组织建设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学生组织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参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影响等都是高校学生组织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我们要在坚持传统的学生组织建设做法的同时,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把学生组织建设工作同网络更好地结合起来,化不利为有利,开创高校学生组织建设的新局面。
一、网络发展的新趋势
1.互联网的宽带化和无线化趋势。
随着光纤网络建设的推进和上网费用的下调,宽带用户的数量大幅提高。同时,基于3G技术的手机上网业务的推出,加速了无线网络的建设,互联网的宽带化和无线化趋势,使大学生上网方式更加便捷化和多样化,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影响也将大大增强。
2.网络终端的便携化和随身化趋势。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生产的规模效应,拥有笔记本电脑的大学生比例大幅上升。同时,手机运营商为了配合3G业务的推广,在校园中大力推广宽屏互联网手机,使其成为如今的主流手机。网络终端的便携化和随身化趋势使大学生上网的意愿、行为不断增强,实现了上网设备、环境无缝对接。
3.网络交流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趋势。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统计,2010年中国网民中使用即时通信、博客、电子邮件、社交网站、论坛/BBS等进行网络交流的比例分别为70.99%、57.7%、56.8%、45.8%、30.5%。这一趋于均衡的比例,一方面表明了网络应用技术的拓展为网络交流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网络交流的方式已进入个性化和多样化并存的时代。
4.网络使学生组织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网络的融合性促进了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历史的融合,并成其为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沟通交融的平台。各种信息的沟通,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对人、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而且能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同时,网络的虚拟性又使得大学生必须面临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网络环境中存在的文明与非文明、健康与非健康的争论,实质就是好与坏、美与丑的争论,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大学生对于好与坏、美与丑变得不易把握。这些对于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学生干部来说是一项考验,对于普通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识辨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更是一项严峻的考验。
二、当代大学生网络文化的新特点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提供了新的平台,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大学生网络文化,为大学生组织建设提供了新的视野。
1.网络交往身份具有隐蔽性。
由于各种网络交流平台的出现,通过BBS/论坛、电子公告、留言板等方式进行的网络交往,交往主体之间互不相识,交往的虚拟性较强,信息的发布由于身份的隐匿而显得随意性较大,可控性较差。
2.网络认同感加强。
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往往基于共同的价值需求,具有相同价值需求的大学生网民相互之间具有较强的网络认同感。如飞信群、QQ群等,其中有些群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建立的,还有一些群是因熟人交往的需求而建立的班级群、校友群等,这些群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具有独特的群文化。
3.诉求多样化,主要以娱乐消遣为主。
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消费的诉求主要体现在通过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等实现休闲娱乐诉求;通过从事博客、播客等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感、思想;通过在网络中参与讨论、聊天等实现情绪宣泄和自我调节;使用搜索引擎、远程教育等学习与管理平台实现个人知识更新等,在这些多样化的活动中,娱乐是最主要的网络文化消费行为。
4.目的性明确,但缺少理性选择。
网络数字化功能的不断开发和扩张,越来越展示着虚拟世界的精彩,网上购物、网上聊天、网上游戏,等等,已经使上网成为当今大学生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网络提供了品种繁多的、丰盛的文化消费品,借助下载,通过网上查阅就可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以满足多元化求知的需求。这些都表明,大学生网络文化行为通常是出于学习和娱乐的需要,体现了较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在面对网络世界的海量信息时,由于大学生生活阅历及思想修养等方面的欠缺,往往缺乏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有时容易凭一时冲动和个人好恶进行直观判断,表现出了对信息服务和网络文化产品的选择性不够理性和成熟。
三、以校园数字化建设为契机、网络为载体,积极探索学生组织建设的途径
当前,在网络背景下的多元化信息平台可以使得学生组织在开展工作时更为准确,也可以使信息得到及时反馈。多元化信息平台可以从信息发布、存储共享、互动交流三个层面进行构建,还可以运用现有校园网门户网站流动公告系统,以及QQ、飞信等客户端软件实现信息发布功能,目的在于保障信息发布、沟通反馈及时。学生组织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开放型的组织,组织中成员来自各个分院和各个专业,学生组织的载体是学生干部,学生组织的目标最终能否实现主要依靠学生干部。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组织建设的途径。
1.以学生组织队伍建设为保障,打造一支具备网络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
互联网带来了学习、生活上的便利,对学生干部应具备的网络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今绝大多数学生都在使用诸如即时聊天软件MSN、个人博客、BBS论坛等,网络上信息的交流和公布也大都借助这些软件实现。因此,要引导学生干部熟练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并且能通过大家熟悉的网络聊天这种方式进行沟通,熟悉网络上的常用语,并通过学生的QQ日志、个人博客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调整日常工作思路,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活动,更好地为广大学生提供服务和帮助。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WEB2.0理念的传播,必须引导学生干部熟练利用网络社区的各项功能,在虚拟的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信息发布、学业引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等等,也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和校园数字化建设带来的便利,着力打造一个网上自主学习教育平台,自发地使用校园网络来生成学习内容,并在这个平台上交流学习体会,介绍学习经验,寻求各类问题的解决,使得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在校园网络中变成信息的有效载体,让传统的学生组织工作模式变得新颖而富有时代感,从而增强自我教育的效果,使管理和服务实现动态化。
2.创新学生组织内部与外界的沟通方式,保证信息沟通反馈渠道的畅通。
随着高校改革的发展,学生组织在规模或结构上不断调整与变化。由于发展的不平衡,学生组织中纵向或横向的沟通不同程度地存在信息不通畅的现象。当网络打破了信息原有的传递方式,消除了组织之间、组织内部的各种层级界限,保证学生在虚拟空间里畅所欲言,将组织之间、同一组织内部在获取信息上的时间差距缩短至最低程度。因此,学生干部必须努力提高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传递能力。为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在学生组织不同部门或不同层级之间建立学生干部群、飞信群、博客群,等等,让学生干部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在思想上产生交流、碰撞和融合,在信息上形成资源共享,拉近普通学生与学生干部之间的距离。另外,还可以可运用学校的BBS论坛等媒介实现师生间、学生间的直接互动交流,以便充分发挥学生组织自我管理功能中“控制”环节的作用,使工作中的成功做法能得到学生认可,工作上的偏差能及时得到校正,后期的工作也可在交流中拓展思路,谋求创新。
3.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引导校园网上舆论。
网络正在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和校园内外交流的主要工具,网络成为除了学校、家庭和同龄群体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第四个重要因素,是高校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由于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的特点,较容易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集体观念淡化,作为学生组织,不仅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而且应提高网上舆论引导水平,讲求引导艺术,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在遇到重大事件的时候,学生干部应当及时通过网络这个平台,第一时间把事件的原因、结果及处理方式通报给广大同学,并且要注意网络舆论的变化,及时引导,防止敌对势力利用网络铺天盖地传播他们反动的观点和意识形态,从正面引导大学生网民释压、主动接收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念,营造校园及社会和谐环境。
4.以网络阵地为载体,积极创新学生组织工作方式。
互联网的普及促进了校园网的发展,校园网已触及学校各个角落,正逐渐成为学校对外交流的窗口,在校园网络文化中存在许多互动性网络平台,如“BBS”、“校长信箱”、“西祠校版”等多种形式,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交流学习,交流技术,交流感情,也可以发表自己对学校教学、管理、后勤服务保障的看法。学生组织应该积极利用网络平台模拟真实环境建立新的工作模式和人际关系模式。例如,利用节假日、假期将身处不同地点的学生干部在同一时间在网上聚集,开展主题生活会,以解决部分学生干部因所在专业学习任务重、实训任务多等原因而导致的平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学生组织专题讨论不仅要经常化和制作度,而且内容与形式也要不断创新,这对于提高学生干部思想觉悟,养成良好的沟通习惯,进一步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德芬.高校学生组织的功能及管理模式研究.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20).
[2]李明国.互联网对大学生行为影响的调查与探析.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版.
[3]谢玉进.胡树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状与新走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
[4]唐明利.网络文化与素质教育.求索,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09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