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燕
摘 要: 《电工基础》是职校电类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其教学效果直接制约着《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拖动》等课程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做起。
关键词: 《电工基础》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无可比拟的教学效果。就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而言,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只有感兴趣,学生才会变得想学、爱学、学好。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中职《电工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巧妙设计教学悬念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知之”到“好之”到“乐之”是治学过程的三个台阶,而兴趣则是攀登这个台阶的重要动力。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巧设悬念,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判断、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悬念是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的焦虑心理,它是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来源。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结合《电工基础》学科的特点,通过提出一些与课题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巧妙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每节课的导入时,可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与知识有关,并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验现象问题或实验作为悬念,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找“为什么”,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氛围之中。例如我在讲述《电磁感应》这一章时,提问:话筒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它实现哪两种能量之间的转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学生回答并不一定完整。这样就能把学生带入第六章课题的氛围中去,认真求学。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就必然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创建问题意识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关键的教学环节。传统的提问模式: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一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内容?这样的问法,都是教师主动发问,学生被动回答。这样的提问方式,时间久了,学生也感到乏味,失去了回答问题的热情与积极性。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师除了要努力提高提问的质量外,更应注重鼓励和启发学生提问,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堂。这也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因为学生的思维是十分活跃的,因此教师无论在教学的整体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1.通过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积极提问。
例如,学习变压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时,通过实物及学生自述其所知的变压器用途,引导学生了解变压器的结构、“变”什么和“变”的原理,积极思维,掌握要领和理解原理,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2.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
教师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之后,每一节课都应当提出明确的问题。有了问题,才能激发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产生丰富多样的创造性思维。其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同,思维角度不同,开展讨论能促使他们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产生更多有创造性的观点。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学生通过学习,一些疑问已经得到解决,但同时又会产生或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学生在探究新问题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都会反馈出来,甚至争论不休。此时,教师要以恰当的诱导、点拨,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开展热烈的讨论,认真思考,质疑辨难,使探究更深入。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就会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其科学的态度就会得到培养和提高。如在讲解RC、RL电路中时间常数T的计算,T-RC或L/R结构较简单时,用上述公式即可。但当电路较复杂时,应如何计算时间数T呢?L、C的串并联的等效计算和电阻串、并联计算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这样一环扣一环,步步设疑,步步深入,步步点拨,使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信心倍增,效果良好。
四、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
《电工基础》课程完整地、系统地阐述了电学的各项规则、定理。它的理论性较强,但直观性较差,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初学时,往往觉得许多概念难以理解。如变压器工作原理,让学生掌握交变磁通经闭合磁路同时穿过原、副绕组,产生自感、互感现象这一现象,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一下子把电路上没有任何联系的原、副绕组通过磁路联系起来的概念理解清楚。借助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根据事先准备好的软件和菜单提示画面,屏幕就会出现交变磁通经闭合磁路穿过原绕组和副绕组中产生互感电动势的大小及方向的动画画面。这些形象、直观的动画画面使原来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交变磁通、自感电动势、互感电动势等现象和概念变得简单易懂,同时视听效果俱佳的屏幕内容,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而后定格,连续/重放/局部放大/快放/慢放/等功能的使用,使学生的学习一直处在生动形象、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从而更好、更快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总之,《电工基础》专业课老师只有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培养创新合作能力,进而能迅速适应以后的工作岗位,以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14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