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苏季平

  摘 要: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他们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精心设计开放性练习、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去探索新知,都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创新能力 课堂氛围 开放性练习
  创新是指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分析、解决新的问题,以求有所突破,获得新思想、新意识、新设计、新方法。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略谈一二。
  一、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创造性的种子要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生根、发芽,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不仅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促其进步,而且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上,我尊重学生,充分发扬民主,鼓励学生提问、讨论、质疑和争辩,允许出错,允许发表不同见解,尽量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在这种环境中,学生思维高度活跃,内在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敢于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反之,如果老师把学生好奇心驱动下的一些行为看成是“出风头”、“有意捣乱”而进行训斥,使学生经常受到挫折,他们就容易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其进取心就会受到压抑,创新的火花也会随之湮灭。
  二、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提问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重视情境的创设,学生的思维才会被激活,对新知的探索才会主动,在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和独立思考中才会有所发现,产生新颖、独到的见解,创新能力才得以培养和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事件入手,采用讲故事、猜谜、游戏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此外,我还尝试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提出问题为主的做法,鼓励学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下,根据自己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大胆地提出问题,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好学多问”是他们的天性,数学问题的提出直接体现了他们对生活中数学的思考能力。许多小学生没有掌握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时提出的问题是无价值的。所以我在课堂上会安排时间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反思,明确哪些问题是有价值的,哪些问题是无关紧要的,使学生所提的问题贴近学习内容,更具价值。
  三、提倡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倡导“再创造”的数学教学理念,他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数学知识自己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数学教学的创新,体现在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去学习数学、发现数学、创造数学。
  基于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我一方面尽量给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经历自主探索知识,变学习过程为探索创新的过程。另一方面,我引导学生与他人合作,分组开展讨论,然后由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在学生初步认识了1/2后,我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怎样用正方形折出1/2来,再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学生不仅折出了1/2,甚至有学生折出了1/4。这时我及时抓住学生这种智慧火花的闪现,加以引导,使学生对1/2甚至对1/4都有了清楚的认识。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精心设计开放性练习
  所谓开放性练习是指一个数学问题的条件不固定、答案不唯一或者解决问题的途径多种多样,它是相对于条件固定、结论唯一、解题思路单一的封闭式练习而言的。在小学数学课本中,绝大部分习题都是封闭式练习。其实,只要把封闭式练习加以改良,就会变成更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开放性练习。开放性练习,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从模仿走向创新。在教学中,我设计开放性练习时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一题多解。
  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不同,解题思路就会不一样。对于同一题目,如果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方法。让学生尝试多种解法,可以拓宽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如:加工厂要加工80吨面粉,8天加工总数的20%,照此计算,加工这批面粉需多少天?
  解法1:80÷(80×20%÷8)=40(天)
  解法2:8×[80÷(80×20%)]=40(天)
  解法3:8÷20%=40(天)
  解法4:1÷(20%÷8)=40(天)
  解法5:8×(1÷20%)=40(天)
  这种一题多解的方法,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使他们的思维从求异向创新发展,提高了解题能力,培养了创新能力。
  (二)一题多变。
  一题多变是指适当改变应用题的条件或问题,使之变成另外的应用题,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从而激发他们探究知识的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如:养殖场有白兔360只,黑兔是白兔的三分之一,黑兔有多少只?学生解答后,启发学生改变第二个条件,把它变为一道除法应用题,学生改为“白兔是黑兔的三分之一”。再启发:还是改变第二个条件,把它变成一道两步计算应用题,学生开动脑筋,提出“黑兔比白兔多三分之一”、“黑兔比白兔少三分之一”、“白兔比黑兔多三分之一”、“白兔比黑兔少三分之一”等多种改法。
  以上是我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思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只要我们从教育教学的点滴做起,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学生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心底智慧的种子就会结出创新之果。
  
  参考文献:
  [1]陈保睿.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科教文汇,2007,(17).
  [2]田兵,韩志茹.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08,(20).
  [3]林军芳.浅谈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0,(15).
  [4]万碗林.小学数学开放式作业设计[J].小学教学参考,2005,(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33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