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生英语听力困难的分析与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滕开平
摘 要: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深入分析高中生听力存在困难的原因,通过对听力题特点的分析并以此为出发点,探讨提高听力水平的有效可行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听力困难 策略和方法
据美国保罗・兰金(Paul Rankin)教授统计,“听”占人们日常语言活动的45%,“说”占30%,“读”占16%,“写”仅占9%,由此可见“听”在语言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听力”英文为listening comprehension,即听有声语言,并对其理解,它是一种获得有声信息的活动能力,也可以说是一种交际能力。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听力存在困难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和交流,认真分析了原因,发现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
一、高中生听力存在困难的原因
(一)基本词汇量不足
听力题一般共有9段对话和1篇短文,可见口语和交际用语占相当大的比重,它对词汇量的要求远不比阅读多,但是它涉及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听力对词汇的要求主要不在于难和多,而是涉及面广且足够量。
(二)语音障碍
有些学生平时单词发音不准确,而有些听力题就是考查相似和易混淆发音,如:thirteen―thirty,last―lost等。我还发现语音的弱读、连读、重音转移等原因是影响听力的主要障碍。听力主要依靠声音确定词的意思,而原音的长短、辅音的清浊都对听力内容的判断有直接影响。有些原音单词的弱读,如介词of,有时甚至被弱化,这就给听力造成障碍。某些英语单词的连读,如听到一个生词时,其发音好像是notatal,不像是外国人名、地名,名词典也查不到,它很可能是两个或多个单词的连读,按照这个思路,最后猜出是not at all。某些单音节的英语单词如did,was,him等,只有一个音节,发音时间短促,很容易被忽略。学生平时读句子时严格按单词音标所给重音来读每个单词,但是句子是表达思想和意思的,人们在说话或读句子时会抑扬顿挫,某些单词的重音被转移,有些学生很容易把熟词当生词,影响了听力。
(三)语速障碍
许多学生平时读英语时速度很慢,又力图把每个单读准,遇到正常的语速或较快语速的听力材料就不能适应。如果再遇到弱读、连读、重音转移、失爆等语音语调的变化,更是无所适从,甚至辨别不出上一个单词与下一个单词之间的间隙。
(四)母语干扰的障碍
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后,常受母语干扰,习惯用中文逐句逐词翻译出来,而不能直接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多了个中间环节,这种心译影响了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
(五)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学习英语时,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的语言文学知识,还需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以及生活方式,不少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听力理解便产生一定困难。如一些听力材料中常会出现Thanksgiving,April Fool,学生对西方的感恩节、愚人节等不甚了解,就会对这些感到茫然。
(六)听力方法不当
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听力训练中只有听懂了每一个词,然后才能理解,因而他们在听的过程中试图听懂每一个词,而这对于绝大部分的高中生来讲是不大可能的。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顾此失彼之时,听力材料已不停地向前播放而听者还停留在前面所听的内容上,这样无法获得对材料的理解,更谈不上提高听力能力。
(七)短时记忆不佳
听并非是被动消极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积极地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过程。从外部的声音信号到内部的听觉理解要经历一个过程,因此,记忆与听力理解密切相关。在听的过程中,对语言信号所产生的记忆是在短时内完成的,记忆的痕迹十分肤浅,其保持量也相当有限,而记忆是听力理解的依据。也就是说,在听的过程中,大脑与其所获得的语言信号之间形成了某种瞬时或短时的联系,而人们的思维正是凭借这种联系去分析、辨认语言信号,然后把信号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出来,达到理解。但问题是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所保持的时间很短,短时记忆不强的学生面临着听力困难。
(八)心理因素的障碍
听力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时,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大打折扣。另外,外部环境对学生也有较大的影响,环境的变化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相应的变化。同样的听力内容,训练时和考试时学生的心理准备和活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而多数学生又不善于高速心理变化,从而造成听力理解上的因难。学生在听音时的情感因素和听力理解的有效程度也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学生听音目的明确并有强烈的听音个体,其效果就好。反之,会产生心理抵触和厌恶情绪。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听力理解能力不仅与听者的语言知识掌握程度有关,而且与听者所具有的文化知识、听力技巧、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也有密切的联系。可见,听力不是一种孤立的能力,它和说、朗读、阅读、记忆等多方面的训练相联系。听说训练应循序渐进,循环往复。在训练时,要多听多讲,听是为了理解,说是为了表达。学生平时要多开口朗读,使英语词句的字形信息和声音信息一并输入大脑;还要进行广泛的阅读,丰富背景知识,扩大知识面。因此,教师要针对英语听力障碍对症下药,采用适当的训练策略和方法。
二、提高听力水平的策略和方法
(一)坚持每天进行听力训练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能做到的,也不是做几套模拟试题就能突飞猛进的,这里没有捷径可走,要想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就必须平时勤学苦练,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培养听力的技能,扩大知识面,才能在日常交际和各类考试中游刃有余。
1.平时要注意进行语音、语调的专门训练,如句子重音、连读、不完全爆破等,了解和掌握地道的英美国家人士的发音和朗读特点。
2.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读是听的基础,只有正确读出口来才会听懂。让每一个词的发音在大脑里留下印象,再一次听到这个词时,就会与大脑里的那个印象相契合并且迅速作出反应,这样就容易听懂多了。朗读的时候一定要大声,这样印象深刻,而且可以把发音中的错误放大以便于早发现早纠正。还应注意速度要快。
3.学会精听和泛听。精听是指仔细认真听,而且必须要全部听懂,句句听懂。训练的方法是先把录音文章听一遍,通晓大意,然后再重放,一句一句地听,遇到听不懂的词语、句子,就利用录音机、复读机的倒放功能,倒了再听,一遍不行两遍,甚至三遍,直到听懂为止。然后再听下一句,等到每个句子都听懂了,再把全文从头至尾放一边,的确全听懂了,精听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泛听可分为两个方法。方法之一是空闲时看看英语新闻或电影,听听英语广播,让自己充分浸润在英语氛围中,就像处在英语国家的语言环境中;方法之二是准备一个MP3或MP4之类电子产品,在乘车或步行上学的路上,或在休息时,可以听听歌曲、新闻等之类的英语,使自己尽可能增加“听”的输入量。
(二)总结口语词汇
听力对话与书面语的一大区别就是经常使用一些比较“俗”的词,称为口语词汇。
口语词汇听力不仅需要较大的普通词汇量,而且需要留心整理常用的口语词汇。例如关于天气、问路、商店、课程安排等。这些场合或话题都有自己一套常用的词汇,如果能较好掌握,将有助于学生能够迅速判断出大概的话题范围,极大地提高理解程度。这一类词汇很多,例如fine,mist,fog,fee,final,block,crossroad等,平时可以分专题归纳整理。口语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插入语,作为独立于句子完整成分之外的插入部分,其插入位置比较随便,对整个句子的意思也没有太大影响,但可能对判断说话人的语气、意图、态度及对话者之间的关系等很有用。插入语形式很多,可以是不定时、现在分词短语、介词短语、形容词及其词组、副词及其短语、主谓结构和简单从句等。比较常见的如I think,you know等。
(三)边听边记、防止遗忘
听力理解不是意味着必须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而是听懂对方表达的意思,但是由于短时记忆时间非常短,很多学生在听的时候,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理解方面,没有及时对所提细节做笔记,听了后面忘了前面,为听力测试的重点往往就在细节的辨认上。因此,学生不仅要听懂录音中的语言信息,而且应通过一些有效途径在短时内强记重要信息,如年代、任务、时间、地点、间隔、门牌号等。一个人即使记忆力再好,要记起如此多的细节也不容易,那么只有靠记笔记来帮忙。这里需强调指出的是听力测试中的“记”应是速记,而不是听写,速记时要使用自己认识的最简便的、最迅速的办法,例如,字母、缩写符号甚至中文或只要自己能辨认的符号。
(四)科学训练
一般听力测试的语速是英语本族人讲英语的正常速度,为使大脑尽早适应这种语速,宜从一开始就以这种速度进行训练。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
1.反复练习法。一段文字(中或难),反复听五、六遍,每遍听后想一想听不懂的地方。五、六遍后仍不懂的地方可以查一查文字资料,然后记下来。
2.逆向训练法。找一段文字资料(中或难)自己先认真读一遍,解决生词和习语,然后再听录音。此法适用于听力一般水平急需提高着。
3.带题训练法。听之前先看一看题,带着题去听,1―2遍为宜,每遍听完想一想问题的答案。此法有益于应试训练。
4.强力提高法。第一步,先听一段材料(难或较难)停下来想一想大概意思;第二步,再听一遍,把每句话写下来;第三步,最后核对一遍。此方法适用于听力水平中等以上者,时间以一月为一个阶段,每天一次,每次一个小时。
5.选择训练法。选择10到20篇短文,10篇对话,取材广泛。先用标准发音熟读,最好达到背诵,然后再听录音。此法有益于听力水平中等偏下者在短期内提高。
6.习语、短语专项训练法。先背诵20个左右短语或习语,再找出包含这些内容的文字资料,听时主要注意习语、短语的发音和连读。
(五)学习必要的应试策略
1.精神集中,心情放松。
听力测试中,由于紧张心情和焦虑的情绪等心理因素,会使原来熟悉的信息变得生疏;有时由于害怕成绩差而产生的恐惧心理,使考生局促不安,影响正常发挥,结果在心理上对语言理解处于抑制状态。所以考生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即考生必须充满信心,排除一切心理负担去应试。发试卷前最好做一做深呼吸或闭目片刻之类的放松活动,放松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处于平静状态。树立必胜信念,心慌意乱于事无补,集中精力、临场不惧,才是明智之举。另外,听力试音的语速和音质与正式考试一致。因此,一定要听好试音,调整心态,尽早进入考试状态。
2.快读浏览,积极预测。
抓紧时间阅读选择项即充分利用时间,在听音之前先把本题的选择项快速浏览一遍。这样做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的好处:第一,可以根据选项内容预测谈话或短文内容,以便对将要听到的材料从心理上有所准备,帮助尽快进入状态;第二,可以扫除生僻单词、易混淆词对应试者听力上造成的障碍。既然事先阅读选择项如此重要,那么该如何阅读选择项呢?由于可用来阅读选择项的时间非常短。因此,对选择项必须采取快速阅读的方法,可以对关键词作适当的圈圈点点,一定要避免逐词阅读,否则就不可能在听音前看完选择项。
3.关键词句,整体理解。
听力材料很多都是在讲具体事,发生了的、正在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由等是听的重点。要注意整体理解,不要把思维停留在个别没听清楚的词句上,以免影响对后面内容的理解。还有,表示意义转折、否定和递进的词如but,however,what’s more,besides等和表示时间、数字、年代等概念的数词往往是非常重要的语言信息,说话者的语气语调也能帮助答题。总之,捕捉信息重点是听力测试中的重要一环,考生要学会抓关键词句,重视对全文的理解。
4.跳越难点,调整思路。
听的时候,注意力要紧跟说话人的思路,有些学生往往在碰到听不懂的单词时停下来,想弄清楚这个单词的意思后再往下听,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听到不懂的生词或有听不清的地方是正常的事,在这种情况下,要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大胆跳过去,接着往下听。有的时候,可以通过上下文猜测到该单词的大意,因为一般说来,对话中的词句,尤其是重要的词语,往往会以其他形式在对话中重现,称之为“多余信息的重现”,考生要培养这种跳越难点,从上下文判断词意的能力。
5.大胆猜测,不留空白。
考生应克服犹豫不决的毛病,对自己有把握的试题应快速作答,对无把握的试题也要在所听信息的基础上排除错误选项,进行优化处理。不会作答的,立即暂时搁置,准备听新的题目。建议考生将做不出来的题做上记号,先空在那里,待所有听力试题完成后,选一个在正确答案中出现频率最少的字母项。听力测试完毕后,若有不明白的地方,也属正常。待有时间时,再根据上、下文及问题、选项进行推理,选出合理的答案,切勿留空白。已选出的答案,切勿轻易更改。
总之,只有针对学生听力中存在的问题,在充分了解听力测试的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目标,采取相应的对策,制定训练计划并坚持不懈努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平时训练指导学生要有意识地对试题类型进行分类,并选择使用正确的解题原则进行解题,到考试时才会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陈萍.中学生听力困难原因调查报告,2020.11.23网络.
[2]谢春坤.浅谈英语听力训练教学技能.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9).
[3]范从燕.对新版SEFC教材听力理解部分的处理.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1).
[4]李俊和主编.高考英语听力宝典.基础训练,2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53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