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教育智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董定春

  片断:数学教师夹着书本走进教室,“又是数学课!”学生叹了口气。
  据报道:某一研究机构曾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校2000多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7%的学生不喜欢数学。这一惊人的数字告诉我们,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支撑学科,它应该呈现给学生的巨大魅力近乎丧失殆尽。
  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巨大魅力,理应成为我们需要反思和解决的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和仅靠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基于以上认识,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粗浅的尝试。
  一、让教学内容“生活化”,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是社会人,使教学内容“生活化”,能激活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1.将书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数学生活化。
  《数学教学大纲》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要求,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出发适当调整,开展教学活动”。也就是说,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师有对教材进行再加工的权力,使数学教学建立在学生丰富的生活背景之上。如:在教学比例尺时,课前让学生收集自己大小不同的照片。在课堂上,我拿着照片说:你们的照片都很漂亮,它们都比你们小得多,为什么还和你们一模一样呢?这个问题立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我抓住时机,指出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往往需要把某一物体缩小(或扩大)而又不改变其形象,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比例尺的概念。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自然而然地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了对数学的亲切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从生活中发掘数学教学内容,使生活数学化。
  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挖掘出包含有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又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数学问题,使生活数学化。例如:今年全校学生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涌现出许多感人的好人好事。我让学生统计各年级的捐款数据,然后制成统计表,不仅对于“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一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的用途很广泛。
  二、让数学过程“生活化”,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传统教学观把课堂看作是一个师生从事特殊认识活动的场所,而生活意义的课堂教学观却把课堂视为一个由活动与情感交织共生的生活世界”。教学过程如果以知识授受为本位,必然抹杀课堂活动的丰富性,使课堂活动简单化、狭隘化,抑制学生的认知需要,无法满足学生希望成为发现者、探索者,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成功的需要。而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中真正体现生命价值,满足孩子发展与成功的需要,这是让数学教学焕发生命活力的必要条件。教师要尊重学生,鼓励和引导学生成为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体,为学生主动探索创造条件,满足他们求知的需要。
  1.释放个性,满足不同需要。
  人是教育的主体,个人发展水平和个性的差异决定了人的需要的多样性。仍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教学形式的现代教学,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条件,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应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式,选择合作伙伴……数学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才能使人人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例如: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我逐步出示条件,让学生提问题说解答方法:(1)服装厂计划做服装,已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几天后做620套?(2)服装厂计划做服装660套,已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还要做几天呢?(3)服装厂计划做服装660套,已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以后每天多做5套,还需要几天完成?对于以上三个题目,我让基础较差的学生解决第(1)(2)题,中等生解决第(3)题,最后让优等生为大家分析、小结这类题的结构和解题关键。这样有层次的安排,满足了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需要,使他们自始至终对学习充满了热情。
  2.自主实践,满足探索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新教材中知识的呈现方式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结合当前内容设置如“问题”“回忆”“试一试”“探索”“做一做”“读一读”“概括”“想一想”,以及“信息收集,调查研究”等活动栏目,这些都给学生提供了充分自主探索的空间。有效的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应通过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促进思想在学生头脑中产生,智慧火花在学生头脑中闪现,满足学生发现、探索的需要。“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应成为学生自主探索与思考的活动阵地。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有机会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而应始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不能喧宾夺主。教师可经常问“你想到了什么?是怎么做的?如果……行吗?你发现了什么错误?该怎么呢?”来帮助学生探索知识,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满足学生的探索需要。
  三、让延伸练习“生活化”,开发学生的需要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出数学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用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发其新的需要,使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持久不衰。
  1.让习题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课本上的习题是对生活问题的模拟练习,教师可将其纳入创设的教学情境之中,让学生感到这些习题不是凭空编造的,而是经过提炼的生活问题,从而满足学生“解决问题显才干”的心理需要。
  2.让生活成为学生的练兵之地。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多维度地思考问题,同中求异,异中求优。生活是个大舞台,学生在生活中能碰到各种问题,他们若能将学到的知识用来解决这些问题,就能体会出数学是“人人必需”的,从而产生要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强烈需求。
  3.设计切合实际的开放题。
  数学开放题,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力求创造的心理态势,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教学的成功,使我对数学生活化有了新的认识。新课标要求“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但不是等同。真正的生活中的数学信息是很复杂的,其中的数学知识往往比较隐蔽,存在形式也比较灵活。让学生仅仅使用现实生活中的材料来研究数学问题,对学生的要求是全方位的,确有难度。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数学角度来创设信息集中、问题突出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课堂上的“生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以“生活”为桥梁和纽带,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教学贴近生活,进而达到教学材料与学生需要之间的统一,引着学生,扶着学生,使学生走出教材,回归生活,让学生“为需要而学习”;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可亲可感可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成尚荣主编.构建生活的课堂.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3.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教育导报.四川教育报刊社,2007,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55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