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青少年运动损伤心理因素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鲍劲松 左天香

  摘 要: 文章从心理学角度阐述引起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提出导致运动损伤与应激、性格、动机、心理准备、疲劳等心理因素有关,通过表象训练、认知教育、设置目标、积极思维等方法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关键词: 运动损伤 心理因素 心理预防及康复
  
  运动损伤是运动训练和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常见运动损伤如软组扭挫伤、骨关节脱位或骨折、韧带拉伤或断裂、擦伤、肌肉痉挛、鼻出血、中暑、脑震荡等。以往大多数研究运动损伤主要从生理、医学、训练、环境等角度进行分析探讨。他们认为,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训练水平不够,比赛、教学或训练课组织得不好,练习者生理状态不佳,不良场地环境等。而运动损伤的心理学因素还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特别是在青少年体育教学中,心不在焉,导致准备活动不足,学生情绪不好,运动能力下降等都是运动损伤存在的隐患。本文就主要心理因素方面进行阐述,与同行共同商榷。
  1.造成青少年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
  1.1应激因素
  应激是个体“觉察”到各种刺激对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构成威胁时出现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能是适应现象或者适应不良。中学生容易遭受到不良情绪的干扰,如失恋、亲友遇难、成绩下降、同学关系矛盾等因素,往往处于高水平应激状态,导致注意范围缩小,注意更容易分散,难以较长时间保持聚精会神的状态,还使他们处于痛苦、紧张、不安、失望等消极情绪中。这些变化会使人体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功能处于紊乱,状态严重失调,进而就会影响到睡眠,饮食,造成学生心理、生理能量大量消耗,出现肌力下降,精神疲乏,注意力涣散,动作不协调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出现动作难度较大或运动负荷过强时,应激能力差,就易造成运动损伤。[1]
  1.2性格(个性)因素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总的精神面貌。它是通过个人的生活经历而形成的,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特征。个性与运动损伤关系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Dgilve经过研究发现,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运动员具有一些共同的个性特征:有逃避训练或比赛的愿望、担忧成败、有惩罚他人意向等。一般情况,意志脆弱、个性敏感的学生比信赖自己的学生易受损伤,性格孤僻和固执的学生易受损伤,外向型与不稳定型的学生易受损伤。可能是个体的个性差异,导致唤醒状态的不同,两个极端会使学生对运动内容漠然或过度兴奋,从而产生判断的偏差,如对强烈对抗产生畏惧心理或是冒险进行一些自己不能完成的动作,二者都容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2]
  1.3动机因素
  动机是指引起、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动机的推动下产生,向着某一目标进行的。动机与运动损伤的关系于20世纪80年代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研究者发现:成就动机高的学生更易产生严重的损伤,特别是女学生。可能与个人对自己的严要求、高标准有关;与个人的高抱负水平有关。许多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成功欲望或实现同学、父母、朋友等人的期望,或得到别人的尊敬与崇拜,往往在训练和比赛中忍受各种类型和程度的痛苦。这不仅导致急性运动损伤的产生,而且引起慢性损伤的发生(如髌骨劳损,肌膜炎等),甚至造成不可逆的运动损伤。
  1.4心理准备
  人们为了解除心理上的焦虑、烦恼和痛苦,往往自觉不自觉地采用种种使自己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处理当前面对的特殊情况,这种对策称之为心理准备。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如果对某项技术没有产生明确的动作概念时,就容易产生犹豫不决、担心、怀疑、焦虑、过度紧张等不良的心理准备状态,导致身心能量不能得到充分动员,但又受自尊心的驱使而不顾实际情况去进行练习。据调查表明:心理准备不充分的学生受伤率会高出准备充分的若干倍。目前,关于运动损伤恢复的研究多集中在生理、营养、药理学、机械手段和生物力学手段等方面,而对运动损伤的心理学康复疗法相对研究较少。尤其在青少年体育教学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预防比治疗运动损伤更为重要,解决好学生的心理问题,对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冶疗都有积极的作用。
  1.5疲劳
  疲劳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一个心理因素。青少年处于中学阶段,面临学习压力,要承受巨大的生理和心理负担,在体育教学中,再遇到训练和比赛时,需要精神保持高度的紧张状态,在能量消耗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心理和身体上的疲劳。在疲劳的情况下,大脑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明显降低,运动员的反应迟钝,注意力分散;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支配功能紊乱,运动员的本体感受器的机能状况下降,动作的稳定性、协调性降低,在这种状态下,运动员容易受伤。[3]
  2.运动损伤的心理预防和康复措施
  2.1表象训练
  表象训练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表象,对技术动作或运动情境进行回顾、重复和丰富发展,从而唤起运动感觉,强化肌肉本体感觉,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和过程。表象训练方法是体育训练中最为广泛应用的心理训练方法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表象训练就开始被运用到体育教学训练中,现在几乎所有的比较复杂的动作项目中都有表象训练的应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三级跳远是田径运动中技术比较复杂的项目之一,在三级跳远动作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会导致全跳失败,容易出现损伤。[5]因此,在上课前要先让学生对练习技术动作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让学生观看世界优秀选手流畅、轻松的动作,对动作有一个动态的印象,增强自信心,调动积极性,保持适当的唤醒水平。同时,为了使准备活动充分完成,也可在课上运用优美的音乐等辅助手段进行放松练习。通过这种手段,能够降低心理紧张程度,解除心理压抑,较快地恢复消耗的精力。发生损伤的学生进行这些练习,可以使肌肉力量下降与情绪急躁控制在最低限度,在较大限度上保持已经学会的运动技能。
  2.2认知教育
  在日常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应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发现心理问题立即进行有针对性的诱导和提醒。同时还要使学生熟悉本项目的专项特点及对动作技术的要求,弄清楚在训练和比赛中可能引起损伤的各种原因和预防措施。在条件允许情况下,体育教师要教会学生一定的损伤康复疗法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一些应急措施。在容易发生损伤的练习,如足球项目教学中双人对抗顶球练习、双人对抗抢球练习,要提出安全要求;要求学生做与所学技能相结合的专门的准备活动,并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如对抗失去重心时顺势滚翻、遇到冲力较大时及时巧妙躲避等,减少或避免教学中的运动损伤。
  2.3设置目标
  对于在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学生,根据康复评定,制定相应的恢复期计划(包含专门的康复练习),有助于学生将注意力指向当前的活动任务,增强恢复的自信心水平,降低认知焦虑,形成现实的期望和最佳的心理状态。临床实践表明,主动进行一些轻微的恢复性练习,有利于损伤的恢复。
  2.4积极思维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多采用鼓励的教学方式,增加与学生的交流,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如“你一定行”,“动作漂亮极了”等,避免用带有失败意味的语言。在运动损伤发生后,学生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谈话,如“我正一天天强壮起来”,“我并不愿意受伤,既然发生了,我就要克服它”;可以想象损伤的肌肉正一点点地恢复起来的情景。大量研究表明,运动想象训练已在损伤康复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雪敏,姚珂,王新宝.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探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18,(18):59-62.
  [2]钟汉华,田文林,王宏.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与预防[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2,17,(4):22-24.
  [3]李思民.心理因素对运动损伤的影响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2000,1:58-60.
  [4]王军.高校华尔兹教学中“快乐舞蹈教学法”的运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29,(2)9-11
  [5]孙重明,侯天德,李红海等.表象训练在三级跳远训练中的具体应用[J].宜春学院学报,2010,32,(8):118-1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65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