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对比法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炜 吴国初
摘 要: 翻译能力是英语语言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与重要体现,翻译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译者对两种语言差异的熟稔程度及对语言驾驭能力。目前高职英语翻译教学都以教授翻译技巧为主,忽视培养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及思维差异的理解及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往往收效甚微。本文作者以英汉对比方法为视角,对英汉两种语言思维差异在翻译上的折射进行归纳及梳理,并认为英汉对比应贯穿于英汉互译教学的始末,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英汉对比法 高职英语 翻译教学 应用
英汉对比分析主要是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结构系统的共时现象的对比寻求两种语言差异来揭示两种语言的发展规律。早在20世纪20年代,对比分析法就作为外语教学的重要方法广泛运用于语言教学中。论及语言对比分析的意义,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要认识汉语的特点,就非要跟非汉语比较,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言表现法的共同之处和特殊之点。”[1]无独有偶,著名汉语言文学家王力先生也指出,外语教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中外语言的比较教学”。[2]英汉互译是直接涉及到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的一门课程,英汉互译和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也就必然有着很深的渊源。目前,关于英汉互译的教材,主要偏向翻译技巧的传授,很少涉及到翻译技巧的根源所在――英汉语言与思维差异。而针对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及特点的翻译课本更是少之又少,高职学生的翻译状况不容乐观,有鉴于此,笔者对日常翻译练习中学生易犯的错误从词汇及句法层面进行分类,并分析其症结所在,旨在对高职英语翻译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一、词汇层面的主要差异及相关译例分析
英汉两种语言在基本词性种类上差别不大,但是两种语言在各词类的使用频率和搭配习惯上却不尽相同,如名词与动词的使用频率、介词、助词、代词的使用频率都有不同的偏重。总体而言,英语趋向于使用大量的抽象名词、动名词、分词、介词短语表示动作概念;而汉语中动词、形容词的使用非常频繁。这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1.英语是静态语言,汉语是动态语言;2.按照英语句法规则,每个英语句子中有且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而汉语句法没有这种限制,可以无限制地使用动词或动词短语。在英汉互译过程中,译者须熟谙这种英汉语言及思维上的差异,否则在互译过程中译文很容易带有翻译痕迹。
如:He was a good speaker and student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译1:他是个卓越的演说家和政治家。
译2:他口才很好,还精通政治哲学。
这句话初次给学生做,所有的学生给出的译文都与译1大同小异。就译文的忠实与流利程度而言,译1也都是合格的,似乎也很难比较出译1与译2两个译文孰优孰劣。但在给学生比较完英汉在名词与动词的使用习惯与思维习惯之后,两个译文的差异便一目了然了:译2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表达效果也比译1更生动具体。
除了词类的使用频率不同,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搭配习惯上亦有明显差异,在词汇的记忆过程中,学生往往只知其意思,不究其用法,张冠李戴,用汉语的搭配习惯指导翻译,结果只能造出中式英语。如:
原文:中国的产品价廉物美。
译文1:The price of Chinese goods is cheap and the quality is fine.
译文2:The price of Chinese goods is low and the quality is fine.
上面译文1给出的答案是很多中国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咋一看来,读来顺口,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只要仔细检查,就能发现英语中“price”一词从来不与“cheap”为伍,如:只能说“the bag is cheap”或“the price of the bag is low”。
又如:
原文:过去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熟能生巧。
译文1:My working experience in the past decade tells me that practice makes perfect.
译文2:My working experience in the past decade teaches that practice makes perfect.
这句话的译文1也是看似合理,但并不符合英语搭配习惯。“经验”与“告诉”在汉语中经常同时出现,但在英语里“experience”可以“teach”,可以“show”,可以“demonstrate”,可以“indicate”,但若与“tell”搭配,则显牵强。
英语中诸如此类的陷阱可以说俯拾皆是,如:浓妆――heavy make-up(thick make-up);鬼屋――haunted house(ghost house);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专业学习者一定要多观察,多积累,多思考,多实践,掌握英语词类搭配习惯。
针对以上情况,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我们要突出让学生树立起英语词汇的词义和用法不一定等同于对应的汉语词汇的概念,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摆脱汉语思维模式的禁锢,了解英语语言的内在搭配规律,用英语来思维造句的习惯。
二、句法层面的主要差异及相关译例分析
一种语言的句法结构,特别是语序,实际上体现了使用该语言的人的思维习惯方式。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上既存在相同之处,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从宏观上看,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美国著名翻译学家奈达在其著作Translating Meaning中曾指出:“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3]汉语在重意、重神、重风骨的传统哲学、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注重内在关系、隐含关系、模糊关系的语言结构素质,即“句子中成分与成分之间的关系的特点是内在化、隐含化、模糊化,从词的形态上看不出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4]句法关系从表面看似乎是一种简单的聚合,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要从句子的语序中推测出来;相比较而言,英语重理性,重逻辑,在组句时更注重形式链接,句子中的短语或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靠连词或关联词等语言形式手段来实现的。[5]整个句子结构复杂但逻辑条理清晰。句子之间的顺序也比汉语更加灵活。以下是学生的日常翻译练习中易出现的问题,也恰恰反映了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差异。
原文:抓住机会,拓展自己,关键是要自强。[6]
译文1:Seize opportunities and promote myself,it is crucial to strive to become stronger.
译文2:If I am to seize opportunities to promote my self,it is crucial to strive to become stronger.
这个例子很典型,原句中没有一个连接词,也没有主语,但意思清晰,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译文1是很多低年级英语学生容易犯的错误,这显然是在汉语思维的影响下翻出的句子,翻译时未能正确分析原句的内在逻辑关系;译文2添加了适当的连词,补充了主语,以显示出分句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主句在句中的作用,因而合乎英语的表达习惯。通过以上对比与分析,学生对英汉表达思维习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实践中更能有意识地摆脱母语的消极影响,提高翻译质量与水平。
(二)英语重“主语”;汉语重“主题”。
汉语与英语句子成分大致相同,都有主谓宾定状补,且主语一般都置于句首,但其作用在汉语与英语中却有大小之分。英语中的主语必须具有名词性,对句中的语法功能起决定性作用,具有不可或缺性,也是句子的谓语动词相应形态变化的依据(刘宓庆:87)。英语中所有的句子必须具有主谓结构才合乎语法。而汉语的主语概念比较泛、涵盖比较宽、种性比较多、功能比较弱。它只是被陈述的话题,不必是行为者(doer),也完全可能不是行为的承受者(receptor)(刘宓庆:89)。因此,国内很多学者将汉语句子在结构上分为话题和说明两部分。如:这碗饭我不吃了。“这碗饭”是话题,“我不吃”是对话题的说明。但译成英语须分析出谓语动词“eat”的逻辑主语“I”,因此不能译成“This bowl of rice I am not going to eat.”,而是“I’m not going to eat this bowl of rice.”。再如“Her good work and obedience have pleased her teachers.”翻译成“她的心情劳动与温顺的性格深得老师喜欢。”是保留英语的句子结构。相比而言,“她学业优良,性情温顺,深得老师喜欢”就更地道。这里“her”的定语转换成了主题词“她”。此外,时间与地点状语作主题词也是汉语的一大特点,汉语中很多时间地点状语与谓语之间并没有逻辑上的主谓关系,在翻译成英语时须对句子进行分析,不能盲目逐字翻译。如“中国海域已经开发的渔场面积达81.8万平方海里”[7],很多学生直接翻译成“China’s sea areas have developed 818,000 square nautical miles of fishing grounds.”,但仔细推敲就能认识到“开发”一词的逻辑主语应该是有灵主语人,而非地点名词“中国海域”。这样启发学生,他们便能排除母语干扰,将原译文改为:“People has developed over 818,000 square nautical miles of fishing grounds in China’s sea areas.”这时他们意识到这里的主语“people”并非重要信息,可以省去,译文又改成了“The fishing ground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in China’s sea areas are 818,000 square nautical miles.”。改到这一步就基本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了。
(三)英语注重“客体性描述”;汉语倾向“主体性叙述”。
语言是思维方式的体现,英语民族偏好客体思维方式,即以自然为本体;而汉民族习惯于主体性思维方式,即以人为中心来观察、分析、推理及研究事物。[8]体现在语言上,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英语喜欢以非人称作主语(impersonal subject),而汉语常使用人称主语,或干脆把主语省去,“一切尽在不言中”。其二:英语喜欢用被动语态强调所述事物的客观性,而汉语多用主动式,或用主动式表示被动含义,行为者则被隐去,如:
原文:Footsteps announced his arrival.[9]
这句话很多学生会按照字面意思翻译成:“脚步声宣告了她的到来。”翻译的效果非常生硬,汉语中“宣告”的主语往往是人或事件,若翻译成“听见脚步声,就知道他来了”就更自然地道。再如:
原文:在举行个别交谈之前,我已经就所有要讨论的问题预先拟好了备忘录。[10]
译文1:Before the private meetings,I have prepared the memoranda on matters to be discussed.
译文2:Memoranda were prepared in advance of private meetings on matters to be discussed.
笔者在讲述英汉差异之前曾就这句话的两种译法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结果有将近一半的人认为译文2更好,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对其原因,还是一知半解。但进行英汉思维差异与语言差异的对比后,学生便能更清晰地了解英语表达习惯,能对各种译文加以甄别,在翻译时也能有意识地避免母语思维的消极迁移对译文产生的干扰。
三、结语
笔者在翻译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以对比为基础的翻译教学对翻译初学者及英语水平有待加强的学生非常有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分析例句,找出差异,总结技巧,强化认识,并在今后的翻译练习中不断应用技巧,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与理论认识,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通过思考、对比,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透彻,记忆也更深刻,再加以练习,就能把这种技巧逐步内化成自己的英语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最终在翻译实践中能将各种翻译技巧运用自如。再逐步从以句子为翻译单位逐步过渡到以段落为翻译单位,由简入难,逐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说,英汉对比应贯穿英汉互译的始终,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尽可能用汉语的情况跟英语作比较,让他通过这种比较得到更深的领会。”(吕叔湘:115)
参考文献:
[1]吕叔湘.中国人学英语[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
[2]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6.
[3]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4]刘宓庆.新编英汉对比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4.
[5]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73.
[6]傅敬民等.当代高级英汉互译[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7]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77.
[8]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9]吕俊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0]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67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