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兴华

  摘 要: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以及自由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本文分析了任务型教学法的内涵、基本特点和设计原则,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操作流程,旨在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意义为中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法。
  关键词: 英语语法教学 任务型教学法 基本特点 设计原则 操作流程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型教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使学习者进行与日常生活中相类似的行为来达成特定的结果。任务型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模拟真实生活中的状况,引导学生使用所学语言在课堂上完成特定任务,以交际目的为出发点的教学方法。简单地说就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中用,学了就用。它立足于学生本身,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掌握语言主要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要使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去用英语完成各种情境中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将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1.通过交流来完成任务。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各项任务的完成不是通过教师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完成的,而是要进行真实的交流,只有在一定任务下,让学生真正有交流练习的机会,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知识的运用,最终达到提高交际能力目的。
  2.以意义为中心。任何交流都是在围绕语言教学任务而展开的,引导学生从语言知识的涉入向语言的实际使用过渡,而不是以操练某种意义不大、甚至是无意义的语言形式为目的。
  3.语言学习与真实的学习环境有机结合。将具有真实性的语言材料植入学习的环境中,因为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交际问题,这一交际问题必须与现实世界有着某种联系。真实的场景是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教师应该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围绕主题活动展开的各种教学活动,能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不受任何约束地真正体会语言,理解语言并大胆地运用语言,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并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
  4.既关注语言本身,又关注学习过程。任务的设计和执行既要注意任务的完成,即交际问题的解决,因为任务完成的结果是评估任务是否成功的标志,同时又要注意任务完成的过程,任务型语言课堂把整个教学目标设计成符合本目标的若干个任务,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各项任务,进而按步骤完成课堂的总体目标。学生在具体目标下完成任务的过程既是对新知识理解和运用的过程,又是对旧知识的巩固和掌握的过程,任务完成的情况直接体现着教学效果。
  三、任务型教学法的设计原则
  1.真实性和趣味性原则。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新的语言知识,而且应注重新的语言技能的形成和扩展过程。因此,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和有兴趣的情境就更加重要,因为学生兴趣与学习效果及教学效果密切相关,让学生置身于贴近自己生活的语境中,产生亲切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这种教学设计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将英语语言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多样性和可操作性原则。语言交际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设计的任务需要多样化,要能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便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如采用辩论式、竞赛式、写作式、对话式等多种任务设计。同时,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难易合理。任务太容易或太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
  3.阶梯性原则。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任务中来,就得设计与他们层次相对应的教学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习兴趣就会越浓厚。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有阶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刚开始设计的任务应稍微简单些,让大部分学生都容易参与进来。随着任务的渐渐深入,学生对任务信息的了解不断增加,稍难的任务也会显得容易起来。
  4.合作性原则。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要让学生通过小组或结对的方式,通过讨论、竞赛或发表意见和看法共同来完成任务。这要求教师将小组的工作细化、步骤化,易于操作,做到在小组活动中人人有事做,人人想做事,充分发挥优化组合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四、任务型语法教学的操作流程
  任务型语法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所讲授的语法项目组织教学,以强化语法知识的应用和习得,充分体现语言的交际本质,而不是单纯地讲解语法知识或某一语法现象。一般说来,其操作流程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1.语法项目的导入。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或背景知识导入所授语法项目的名称、定义和形式等。如用句子、图片、语篇或故事等,也可以通过听力、阅读、个人领会、结对讨论和小组讨论等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与学习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建立某种联系。同时训练学生对语法结构的形式和特定意义的感知能力。如我在讲虚拟语气时,就借用当时5.12地震的背景导入了该语法的定义和构成形式。
  2.语法项目的操练。教师要通过创设不同层次和目的的语境,包括非真实语境和真实语境,让学生充分地运用语言,特别是充分地运用所授语法项目,把该语法项目置于语言交际中进行语法项目的操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如个人思考、小组讨论、相互提问等让学生感知语法规则,从操练的形式来说,可以分为机械操练、意义操练,也可以利用图片或实物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准确地模仿和重复说出新学的语法结构,从注意语法结构的形式转向注意语法结构的内容和意义,让学生发现语言现象,感悟语法规则和语法功能,内化语法规则,使学生的认知从语法的外部特征转向语法内在的表意功能。
  3.语法项目的输出。语法项目的输出是把所学语法项目具体运用在英语的听、说、读、写中,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了就用,这是学生活用具体语法形式的体现,也是教学的目的。学生在完成此任务的过程中,能学会使用新学的语法结构来做事情,交换信息,通过体验和内化来进行有意义的语法学习,同时在这种真实的情景中综合运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
  4.语法项目的巩固。在完成该语法任务之后,为对此语法项目加强巩固,教师应该设计一套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的练习旨在巩固学生在语法的形式、意义和运用三个层面的掌握,练习的设置应以语篇呈现为主。
  
  参考文献:
  [1]张海清.关于“任务型学习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02.
  [2]程小堂.任务型语言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余广安.任务型教学:定位与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
  [4]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67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