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用生活中的物理来激发物理学习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于雪娇

  摘 要: 物理的学习要注重与生活有机结合,教师要用学生对生活的感知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抽象的物理知识与具体生活实际相联系,使物理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物理知识。
  关键词: 物理学习 生活化教学 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与其他自然科学息息相关,并且对培养学生的科学观价值观及探索精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好物理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物理学习困难却成为了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我认为,兴趣是打开困难之门的一把金钥匙,有了兴趣就有了解决困难、应对困难的动力,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一、物理学习困难现状分析
  目前,许多学生反映物理难学,难懂。这其中有多种原因,缺乏物理学习兴趣是造成这种困难的重要因素。很多学生反映,他们一开始就对物理缺乏兴趣,或是在学习物理的过程当中失去了对物理的兴趣。一旦在学习中失去了兴趣,那么自然会使这一学科的学习更加困难。那么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就成了物理教学至关重要的环节。物理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和运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讲一些跟物理有关的小故事,都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学生就会增加对物理的兴趣,感觉到物理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知识。这就能为物理的学习增添色彩,让学生更加轻松地学习,在生活中寻找物理学习的乐趣,获得实践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的丰富将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可借助学生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把物理问题与生活相联系,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物理情景,从而强化学生对物理意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
  二、生活化教学的实施
  (一)构建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具有探究的能动性,因此教师应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使学生感到物理学习的现实意义,认识到知识的价值。比如,讲声音的传播时给学生放一首动听的歌曲,由于中学生对流行歌曲比较热衷,就容易集中注意力,再讲解:我们是怎么样听到如此美妙的歌声呢?利用中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求新猎奇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传播的途径是什么,是什么把声音传到了我们耳朵里。教师这时提出“声音传播的介质”“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学生就会很自然地理解,而不会产生对新的物理概念的排斥与难理解的心理反映。又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一段火车由远及近驶来的视频,让学生听:火车鸣笛由远及近驶来的过程中听到的音调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感受到音调变高,然后提问:为什么鸣笛的音调会变高?从而提出多普勒效应。
  (二)用生活经验辅助物理知识讲解
  “学以致用”,这是我们学习的根本目的,也是新课标对教育学生的最基本的目标。在课程的讲解过程中,一个知识点讲解给学生后,如果我们可以用所学知识对一个生活的谚语、成语或者生活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学生就会认识到物理的重要性,就会认识到学好物理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能让我们对生活作出解释。比如,谚语“霜前冷,雪后寒”包含了热学知识。 霜是初冬季节空气中的水蒸气到了夜晚遇强冷空气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上形成的。因此,霜前的温度必须足够低(0℃以下),人们自然会感觉到寒冷。雪是高空水蒸气遇强冷空气凝华后下降到地面的。下雪后,在阳光照射下,雪化成水,而融化是一个吸热的过程,进而使地面上方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我们会有“雪后寒”的感觉。成语同样也蕴含物理知识,“釜底抽薪”的意思是把锅底的柴火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水沸腾有两个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加热。如果把锅底的柴火抽掉,也就停止了给水加热,不能从外界继续吸收热量,水就会马上停止沸腾。在日常生活中,“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水壶盛水前,壶壁上吸附着一层空气,添水后这层空气就变成了无数微小的气泡,因吸附力大于气泡受到的浮力,故水并不能使它们脱离壶壁。当水温升高时,气泡周围的水在气泡内蒸发,使气泡体积增大,当温度达到七八十摄氏度时,变大的气泡受到的浮力超过了吸附力,它们就离开壶壁纷纷上升,同时在壶壁上仍遗留下一部分空气,这部分空气会以更快的速度增加体积而上升。上升的气泡遇到周围的凉水,气泡里的水蒸气就要液化,使气泡迅速变小或破裂。由于无数气泡在壶底急剧膨胀,又在上升中迅速变小,壶里的水就处于激烈的振动状态,进而又引起空气的振动,形成了水声。由于气泡体积大小交替变化非常快,水的振动频率高,水声的音调也就高。后来,由于壶里各处的水温温差越来越小,气泡体积大小交替变化也越来越慢,进而引起的水声的音调就逐渐变低。沸腾时,气泡在水面上破裂,引起了水面大幅度的翻腾,由此而引起的空气振动频率远不如前者的高,水声的音调也就低了。这就是俗话常说的“开水不响,响水不开”的道理。这些谚语、成语及生活现象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如果单单用书本上的概念来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学生或许会觉得繁琐,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但是如果借助这些谚语成语中包含的自然现象,用现象中具体的事物和抽象的物理概念相结合,就会加深并且有助于物理概念的理解。
  以上是我对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激发物理学习兴趣的几点见解。作为教师,我们不仅应该教给学生知识,而且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在生活中寻找物理原型。物理即生活,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找到所蕴藏的物理知识,这也是物理的魅力所在。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也是在体会生活的过程,在体会生活的美好的同时也会联想其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这样既可降低物理知识的抽象性,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每每遇到一个现象,最先想到的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蕴含着怎样的物理知识。同时,在讲解物理知识时,也可以让学生易于理解教师所创设的物理情境,把知识与生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肖琴.浅谈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
  [2]陶永斌.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情景创设的重要性[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75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