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设数学互动课堂的实践与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锁庚

  课堂互动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所谓课堂互动,实质是相对独立的生命个体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推动,是师生双方或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思想和情感、传递信息并相互影响的过程。但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随意互动就能够提高课堂质量的,也不是单凭教师的意愿,想什么时候互动就什么时候互动的,更不是所有的互动都会有效果的。真正的互动,应当是从教学的具体内容出发,从师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课堂互动的最佳时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堂互动的优势。
  一、课堂互动的时机
  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通常都有明确的目的,互动的内容服从于特定教育任务的完成。
  1.互动要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动”在教学重点和难点易掌握之处。
  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学生自身知识经验和心理发展的基础上来设计,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引发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吃透大纲、教材,把握重点、难点,使设计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价值,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和矛盾的激化中生成知识,而非教师连珠炮式地提问,学生机械反应式地回答。
  2.互动要“动”在师生需要合作之处。
  在师生合作中,教师不必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在创造一个生生互动的环境下,从教师到学生,从学生到教师,从学生到学生,从个体到群体,从群体到个体,从个体到个体,从群体到群体,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让他们自己在探索、思考、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师生之间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从而实现真正的师生互动。
  3.互动要“动”在学生情感需要时。
  学生的智力活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脱离他自身的情绪意志背景。情绪意志的状态既可以推动智力活动的积极开展,又可以阻抑智力活动的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师生互动应“动”在学生的情感需要处,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和鼓励、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有意识地与这些学生保持经常性的有效性的互动,让他们获得某一种成功,从而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使课堂从“一言堂”变成了“众言堂”。适当地鼓励、适当地刺激可以激励学生以更好的状态积极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去。
  二、课堂互动需要的条件
  1.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了课堂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学过程中信息全部是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整个进程以教师为中心,完全由教师教学经验和主观意志安排,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很低。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很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更谈不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交流与探究了。所以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了课堂互动进行的幅度与效度。
  2.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艺术影响着互动的效果。
  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教师在课堂上讲得过多,忽略或不重视师生互动交流,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热衷于教教材,缺乏教学艺术,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去装填。一名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教师必须能“用教材”去教学,盘活教材资源,善于把课堂教学过程操控成富有探究艺术的过程。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缺少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这些学生不喜欢提问质疑,不爱探究新方法,而只能进行模仿学习,善于等待老师来安排反复训练的机械学习任务,教学有效性当然大打折扣。
  3.师生的情感关系。
  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是以教师师德修养为前提条件的,这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应当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加强师德师风的修养,不但要从地位上而且要从灵魂上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就能打开紧闭的心扉,消除原有的畏惧教师的心理。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民主课堂的基础,有了民主,师生间就能互动起来,这样互动的有效性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品质,真正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课堂互动的作用
  1.有效的课堂互动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课堂互动能充分地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落实和凸显,既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又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在互动中对话,学生将真正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通过向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互动的学习活动过程得利于推动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教师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使学生爱学、会学、善学,尤其是善于创造性地学习,这是教学永远追求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学生本人提出的见解或办法比较新颖,就可以认为是创造性的表现,可称为是一种创新。互动教学模式,就是要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以及人与情境的交互激励作用,来推动学生的创造性学习。
  3.课堂互动是着重于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终身教育的能力。
  终身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观念。为了使学生能够应付变化极快而又日趋复杂的社会生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终身教育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在高等教育期间应集中掌握工具性的知识,掌握继续学习的技能。终身教育理论强调中学教育不再意味着某一特定年龄的人在一定时间内接受教育的活动,不是人生接受教育的最后环节。
  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进行瞬间的自我定位,更是为了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初中数学课堂互动式教学法的实践,不仅是数学探究式教学的一种有益尝试,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探究精神,进而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
  [2]赞科夫.教学与发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3]李伟.关于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7,(2):104-105.
  [4]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78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