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田强

  摘 要: 学生是一个有头脑、有思想的能动的客观主体,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关键是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化学教学中参与。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创新思维能力 化学实验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在化学教学中,只有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才有可能得到培养。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实质是以发展学生心智能力为主。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这就是我们平时所倡导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两主”教学模式。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口头,并没有认真去做。我认为,教师应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把它转化成一个个教学问题,调动学生的求解兴趣,引导学生一个个去解决。例如:让同学们亲自体验镁带燃烧的光芒、氢气吹肥皂泡的乐趣、自制水中花园及常生不老的金属树的感觉,或让学生自己练习制备蒸馏水生活中的化学,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又能强化所学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师生应共同探讨,教师要不断地给学生以思维的动机和空间,处处设疑、激疑,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机能。
  二、巧妙设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知识技能的运用,而提出一个新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现代教学论认为: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个问题呈现出来,学习的发生起源于情境变化的刺激,所以教师应尽量创造问题情境,将这些问题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情境,给学生造疑,促使学生存疑、质疑,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现行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大多数为验证性实验,学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若将其改为探索性实验或并进性实验,效果将会更好。如在氯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教学时,我主要采取了由考题入手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首先回忆初中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两套典型装置,找出它们使用的局限性;然后介绍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药品;最后由学生分析找出制氨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总结出中学化学套制气装置的特点,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三、鼓励求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凡事喜欢问个“为什么”。对此,教师只应引导和鼓励而不压抑。科学发展史表明,思维的求异是创新思维的开始。教师要允许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和“胡思乱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敢于创新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求异思维,不拘泥于书上所讲观点,敢于独抒新见,知识也就学活了。
  四、注重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知识情感交流的场所,教师要多给予学生参与的时间和权力,鼓励学生讨论、质疑和发表不同意见和见解,形成师生间的能动交流。由于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不敢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于是课堂上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偶尔有学生对某个问题举手发表一些个人看法,也不能接受,把学生的这种直觉思维视为“异端”,大声喝斥,说学生是“笨蛋”,或者给其扣上一个“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的大帽子,好端端的一个直觉思维就这样被一棒子打死。长此以往,这种“千篇一律,万生一面”的“同化”教育模式,不知扼杀了多少天才。怪不得有人说:中国的教育制度不改革,永远也培养不出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因为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都是“立体型”的科学家,而现行的中国教育制度培养的只是“平面型”的科学家,所以中国的科学家与此这项世界“殊荣”无缘也就见怪不怪了。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的学法,注重教法。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说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自己去“捕鱼”。学生别出心裁地解决一道题,虽无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却锻炼了心智,是甚为宝贵的。
  五、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化学教学是一个开放的教学体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之中要注意化学发展的最新动态,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国和世界上有重大发明的化学家,颂扬他们经历艰辛、百折不挠,搞发明创造的精神,如自学成才,发现多种气体的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的英国化学家道尔顿;瑞典化学家舍勒;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等等。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可重点介绍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他虽然出生于贵族家庭,是英国巨富之一,但他从不涉足贵族社会的社交活动,不过腐化堕落的生活,生活俭朴,学习刻苦,全身心地投身于化学研究。用这些名人轶事启发引导学生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懂得为人类进步作贡献,才是人生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不仅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有益于他们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和训练。
  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的竞争实质上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因此广大教师要承担起开发青少年的创造潜能,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的神圣使命。知识经济时代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因此知识经济呼唤创新型教师,只有广大教师树立创新意识,形成创新作风,具备较高的创新才能,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培养更多的适合二十一世纪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作出人民教师的最大贡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无止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没有模式可循。关键靠我们自己去思考、探索、研究和总结,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使一大批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脱颖而出,从而使我们的教育蓬勃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79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