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亚红

  在信息化、网络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单凭语文教师经验式的讲授,已无法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不仅从手段上,而且从观念上、教学模式上都引起教学的深层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了教学改革的一个大的突破口。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就是通过信息技术创设使学生获得独特情感体验的对话情境,让学生在入境、析境、建构表达等一系列的过程中获得意义建构,并借助信息技术提供的资源,进行拓展阅读训练,开阔视野,重视生活体验。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首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与国际教育改革同步发展,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的整合,促进了教育方式的转变和教育方法的改革,重要的是对教育制度、教材等也将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其次,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将各种不同的知识信息,如数据、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集成在一起,进而展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使抽象的概念、原理、文学场景变成赏心悦目的画面,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最后,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可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整合,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自主式学习、探索性学习。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的现状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但多年来,由于受地理条件的约束,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令人担忧。绝大部分教师认为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是为了适应教改的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重大作用,但经常使用远教资源的语文教师却极少,大多初中语文教师不能充分认识或没有机会认识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对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的整合几乎一无所知。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其积极性、主动性、自主性仍然较难发挥出来。教师的教学仍然侧重强化训练和反复训练,忽视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信息资料收集处理能力的培养尤为薄弱。运用信息技术和远教资源培养学生的能力,急需全面、深入地进行研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三、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语文高效课堂的具体实践
  1.多维阅读交流,促进协作互补。
  按照建构主义理论,学习中的协作和交流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创设了多元和多维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在交流中能够实现互补和共享,促进了学生进行有效的意义建构。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可以就阅读中的发现与教师讨论,也可以自由选择协作伙伴探讨;个体在阅读过程中的疑惑,可以通过便捷的网络交流得到较快较好的解决;个体获得的资料可以彼此共享;每个学生都可突破课堂的时空限制发表自己的阅读感想,也可提出问题与大家一起思考;那些性格内向、平时不大在课堂上发言的学生也会大胆地与别人讨论甚至争论,在互动中互补,得到大家认可,获得成功的喜悦。
  2.结合教材做好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学习的专题赏析活动。
  首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从不同的方面对语文教材进行赏析。教师或从文题入手,整体把握特点和内容;或从关键句段入手,提取精华,单刀直入主题;或从风格入手,从整体去延伸;或从感情入手,进行感情熏陶与体验;或从写法入手,把握技巧和方法;或从注解入手,联系背景深层挖掘等方法,让学生学会结合文章的特点选定一个或几个角度进行赏析,从而深、精、透地挖掘教材。
  3.适当开展网络名著阅读。
  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意在课内外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符合现代语文教学观的良好设想如何落到实处呢?我们的做法是在班级网站上设立电子图书室,指定名著进行精读,并让学生借鉴有关网站上的赏析性文章和评论性的文章,在“雁过留声”中做好读书笔记并写出读后感。网络教室发挥着比图书室、阅览室更巨大的作用。我们每学期都向学生列出书目,学校统筹安排,组织学生利用网络教室,围绕一定的中心和目的,开展有辩论、有演讲、有汇报、有竞赛的丰富多彩的“读书周、读书月”活动,千方百计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事实证明,名著阅读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了阅读内容,相关网站上的专家评析对引导赏析方向和方法起了很大作用,极大地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的心得交流和个人情感体验,效果显著,为实现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名著阅读探索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启发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因素,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远性、深刻性和创造性。想象的对象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已存在的,但个人尚未感知过的事物的新形象,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尚未有过、还有待创造的事物的新形象,所以想象具有“创新”的特征和内涵,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电教媒体,结合教材内容,凭借想象因素,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想象的王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意义无疑是重大的。
  5.指导资料检索,培养信息素养。
  教师要指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并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随着电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网上资源来学习语文。发达的网络在给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长期接触网络,会使学生变得不愿意动手,学生之间可能存在抄袭、剽窃他人作品的现象,而作文中引用的实例、数据等又可能来自同一出处。因此,学生的作文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另外由于中小学生自制力不强,在上网查找资料的时候难免会被一些其他内容吸引,因此,迫切需要教师在学生上网时给予一定指导,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短时间之内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教师还应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但完全可以借鉴、引用别人作品中好的地方,从而真正学到知识,提高完善自己。
  总之,语文课堂引进现代信息技术,能给学生的学带来生机,给教师的教带来活力。现代信息技术将是21世纪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技术手段,必定成为信息时代重要的课程资源。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是“与时俱进”的表现,能激活语文课堂,提高教学效益,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彭蓉.信息技术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初探.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10.
  [2]苏凤芹.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整合的模式及尝试.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8.
  [3]张建新,张高华.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80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