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质+能力”为理念的课程体系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彭俊 王建红
摘 要: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制一般采用2.5+0.5或2+1的学制,学生真正学习只有1.5或2年的时间,排除开学的过度时间和毕业找工作的时间,真正学习的时间就没有多少。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学有所能,这就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本文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综合能力着手,探讨了高职教育怎样构建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问题。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个性发展 多元智能 “素质能力” 课程体系
当下,我们应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从中我们不难理解,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注重素质。何谓素质,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素质就是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能力,能力取决于人的单技术知识深度或多知识修养广度。那么我们培养的人才要具备知识的深度或广度便取决于我们怎样科学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从规模扩张转向提升办学内涵的关键时期。随着学生总体人数的减少和录取分数的降低,学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学习能力不强、学习需求不高、知识结构的薄弱日显突出。如何适应不同学生群体和工作岗位的需要,不是保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而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突破口。但是,以往的课程体系偏重以技能为中心,对学生日益增长的差异性、个性化考虑不足,这使得学生缺少独特性,个体的综合素质不高。随着未来生源数量的减少,生源竞争将更为激烈。具备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决胜未来的关键。有价值、稀少和独特、难于模仿、不可替代和具有延展性,应成为判断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标准。而人(学生和教师)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高职教育应真正突破单一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人文素质、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出发,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应突破传统单一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形成技能型、应用型、综合型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类型;应突破以技能为中心的模式,根据学生的能力、个性、兴趣和爱好,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学生的智能发展是有差异的,所以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所设置的课程体系应促进学生的多方面智能的发展。在注重全面发展学生的智能结构各种功能的基础上,应更加注重不同个性学生的发展,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地统合起来。我们应该充分尊重任意一种智能,尽量按照每个学生所具有的不同智能结构提供发展、成长的条件和机会。要尽可能创设适应学生优势智能结构发展的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成才。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个体用来解决问题、制造产品的能力,其结构是多元的,由七种能力构成。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不仅有其学术价值,而且有其实践意义。这种理论在人才鉴别与培养方面给予了我们多方面的启迪,对于改进人才鉴别与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以“单一技能”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忽视学生的多元智能。在市场经济时期,伴随产业结构由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转变,社会对人才需求不再单一,而呈现出多规格、多类型、多层次的需求态势。如果再沿袭单一的以“单一技能”为理念构建课程体系,忽视学生技能发展的广度、深度与交叉融合性,必然会导致培养的人才知识面过窄,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学生的适应性不强。应以“素质+能力”为理念构建课程体系,重点在素质上,使培养的学生具有延展性和不可复制性。在课程构建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1.构建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所以,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其是否科学、合理对高职能否高质量地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现行高职课程体系的弊端表现为:普遍侧重于专业技能课程,牺牲了通识课程,忽略了通识课程的合理比例分配;选修课的开设门数在总课程设置中的比例低,整体性、综合性差,学生在选择学习课程上没有主动权,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个体智能的发展;重技能,轻素质;课程交叉重叠,没有整合;专业课和素质课相互脱节。因此,要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重素质,建立与社会发展、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优化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毕业后进入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2.变纵向的学科体系为以“素质+岗位能力”为核心的横向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构建上应注重综合不同技能模块,集专业技术、与技术相关的专业理论、文化知识和与岗位相关的职业道德、与合作相关的交际技能等,即构建横向体系,以此构建横向的课程综合体系,把文化素质课纳入课程体系中。
职教课程体系应把学科体系变为行动体系,把专业学科为本位变为以“素质+岗位能力”为本位,把各科分立、自成体系的纵向课程改变为以“素质+岗位能力”的横向课程体系,把岗位过程中需要的各科课程重新组合。
3.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个体性、系统性设置与学生个性化选择兼备的选课模式
在选修课上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个体性,按照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行个性化课程设置,完善学生个体的素质、技能结构,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4.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学生就业最为重要的竞争能力,参加实践也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至为关键的环节。目前学生局限于学校实训室的训练,要将学校实训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利用大学生社团开展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创业活动,并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固定的实践基地。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一样要注意整体性与综合性,注意不同的指向性。
高职院校要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除了开发必修的核心课程外,还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智能和职业倾向安排相关选修课程和跨学科、跨专业的选修课程。专业课程的安排要从简单到复杂、从单向到多向渐进展开,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本专业不同岗位所要求的知识体系,学会相关本领。选修课程从个人素质和岗位技能要求出发,开发一整套不同指向的课程系统,选修课要有明确的渐进性,以确保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美]Howard Gardner.Frames of Mind[M].Hardcover,2008.
[2]郑淑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潘光.职教课程体系宜变纵向为横向.中国教育报,2004,9,20,9.
[4]陈洁,孙卫平,吕红.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构建现代高职院校制度――多学科视角中的现代高职院校制度.职教论坛,201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91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