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新阵地,构建大学生思想教育新平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韩泽明
摘 要: 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年学生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挑战。高校应利用网络新阵地,构建大学生思想教育新平台,争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
在传统的社会里,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主要是报刊、广播、电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成为大众传媒,被称为“第四媒体”。1998年5月,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召开的年会上,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指出:“在加强传统的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利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互联网。”
互联网之所以快速发展,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有其鲜明的特征。
(一)交互性。
在网上,人们既是信息接受者,又是信息发布者,人们可以像现实生活中那样交谈。无论是谁,无论在哪里,只要联网,便可以自由浏览网上几乎所有的信息,利用网上的资源。同时,无论是谁,都可以在网上自由发表见解。
(二)即时性。
信息的生产、发布、流传几乎是同时进行的,网上信息可以同时遍布全世界,且速度极快。信息的快速传递使世界因此变小。
(三)虚拟性。
指由于互联网存在方式的虚拟性而带来的时空虚拟、社会虚拟。虚拟的网络环境为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如远程教学与虚拟图书馆就是在互联网上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培训及资料查询方式。它不但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教学资料详实,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新颖,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开放性。
互联网没有统一的管理者,以其超越时空的优势打破了国家和地区之间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壁垒。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在网络上把自己和别人连接起来。
青年学生是最活跃的群体,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互联网一出现,青年学生便成为主要网民群体。
二、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
(一)互联网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
1.互联网的发展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网络作为新式的通讯手段,大大降低了通讯的成本,信息的传递迅速、高效。以前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往往为了一件事“磨破了嘴,跑断了腿”,如今许多程序性工作只需在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便可以得到解决。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很多有关学生管理方面的工作,如评优评奖、就业信息发布、校园文化活动等都可以借助网络快速、便捷地传达到每一个同学。网络上反映师生思想的消息直接、未经过过滤,给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避免了经过多层过滤使信息失真。
2.借助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采取交互式的方式,更易于被人接受。
在互联网上,可以有电子信箱、留言板、聊天室等许多交流方式供人们选择,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此外,网络上的交流,双方可以不见面,可以不用真实姓名,这样便于保护个人隐私。比如有些同学顾及面子,不愿去进行心理咨询,而如果在聊天室,大家就少了这种顾忌,可以畅所欲言。
3.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学生与学校、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渠道。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难题之一,就是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学生的意见不能及时向上反映,学校的反应也难以及时让所有的同学了解。互联网的出现使得这种交流成为可能。借助BBS可以便捷地实现交流和沟通,同学们的意见可直接贴在BBS上,学校的答复也同样贴在BBS上。没有互联网的出现,这种形式的交流和沟通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
互联网与互联网上的信息构成了现实社会之外的另一个社会――虚拟社会。互联网社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虚拟社会问题。虚拟社会的出现扩大了人们交往、生活的范围,加快了人们交往、生活的节奏,丰富了人们的交往、生活的内容,改变了人们交往、生活的方式。只要单独面对一台与互联网相连的电脑,不必面对面,也不须认识和了解,便可与他人交流,互联网疏远了人际关系,改变了青年学生的生活方式。互联网的发展容易造成青年学生思想混乱。这就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挑战。
三、树立阵地意识,争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从时代出发,占领互联网,就会失去教育阵地。高等院校要主动出击,唱响网上主旋律,不断开辟网上大学生思想教育新阵地。
(一)建设主题教育网站,唱响网络教育主旋律。
建设主题教育网站,是高校积极占领网络思想舆论阵地的重要手段。掌握网上舆论主动权,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宣传舆论氛围的目的。建好主题网站,提高网站点击率,使主题教育网站真正成为学生的上网家园。坚持综合化定位,满足受众群体的多样化需求。网站信息的丰富性能够满足人们更多的兴趣爱好和需求,是赢得网民关注和喜爱的关键。如果网站内容过少,栏目单一,青年学生不愿浏览;但如果内容过多,信息量过大,又体现不出主题网站的特色。因此,要在主题教育与公共服务之间寻找结合点。如果以单纯的正面灌输,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一味地以单纯的音乐、影视等内容迎合学生的喜好,尽管点击率提高了,但是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因此,高校主题教育网站的建设不宜花费大量精力去建更多的“又红又专”的“红色网站”,着重点应放在内容辐射面宽、受众面广的综合性网站上,使网上思想工作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只有这样,高校网络思想教育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二)充分利用BBS,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BBS是一种用户以匿名方式公开发表观点、进行思想交流的文本交互系统。作为一种功能极为全面的网络工具,BBS能够提供信息公告、信息搜索、交互讨论、聊天等多种服务,学生参与度很高。
BBS具有舆论集散地的特点,突破了以往个人或组织对公众言论的种种限制,形成了校园公众交流的新形式。许多发生在校园里的事情被快速而集中地体现在BBS里,BBS开启了一个了解学生个人和群体思想状况的窗口,学校可以有意识地收集BBS上反映的意见,未雨绸缪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学校要充分重视对BBS的跟踪,成立专门小组对BBS进行实时监控,防止非主流思潮对现实思想政治工作的冲击。同时,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做一个理智的网民,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
(三)发挥人才优势,培养一支熟悉网络知识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互联网作为新生事物,人们对其经历了一个从不熟悉到熟悉,从熟悉到应用的过程。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由于工作内容及特点的决定,对网络的知识和对网络的运用明显低于专业教师。针对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了解网络、运用网络,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网络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要有步骤地对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进行培训,使他们既要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修养与实践经验,又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进行网络操作,能够从网上搜索信息,掌握热点和焦点问题的动态,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04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