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重视教学细节,力争课堂精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钱 育

  欧阳修曾说:“祸患常积于忽微。”期待中的精彩课堂,会因为细节的疏忽而与我们擦肩而过。细节看似普通,但于普通、平凡中蕴涵深刻;看似简单,但于简单中孕育思想。综观名师的课堂,精彩之处都是由一个个细节解读,一个个教学细节积淀而成。细节看似润物细无声,却是教师智慧、理性处理的有效结果,而有效的细节将带来精彩的课堂,有效的课堂。
  一、精心预设教学细节
  1.培养细节意识
  文本是由细节组成的,也是靠细节支撑的,把握住文章的细节是透彻解读文本的钥匙,而解读教材,就是通过对一个又一个的细节的分析、解读来把握全文。
  特级教师薛法根说:“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语文教师对文本细节的把握,可有效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独特感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涵泳在语言文字中,发现文章的意蕴、情思及妙处,可实现对文本的个性化的感悟。
  2.设计操作细节
  在一些独特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可以设计有效的操作细节,以达到有效完成有效的教学目标。
  (1)准备教具
  按照课文的实际需要准备教具,不是为了作秀,而是为了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如在上《秋姑娘的信》一文时,老师可模仿秋姑娘把信写在枫树的叶子上,在学习具体的内容时,请学生举起树叶读一读,演一演,理解课文内容。下课了,还可以把写有信的树叶奖励给同学们。
  (2)设计“开场白”
  课伊始,趣已生。富有哲理的开场常让课堂“柳暗花明又一村”,情意绵绵的开场则让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开场白总能让课堂如行云流水,收放自如。
  在语文课堂导入中,教师精心设计的细节数不胜数。它们不是做表面文章,而是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刻解读之后的精彩设计。如果教师在备课时预设好一个个细节,那么在课堂中将会预约更多的精彩。
  二、捕捉细节,让课堂充满智慧
  教学细节稍纵即逝,要靠教师去捕捉。它犹如课堂的精灵,倏忽而至,稍纵即逝,让人始料不及。这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及时捕捉,小心把握。若能谨慎地、智慧地处理好每一个教学细节,那“生命”就会不断地给课堂生成智慧,给课堂注入新鲜血液,课堂就将成为人间最美好的诗歌。
  1.捕捉学生的“错误点”
  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没有任何人不会犯错误。错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资源”,包含某种合理的成分,甚至隐藏着一种超常,一种独特,反射出智慧的光芒。不同的“错误”观将成就不同的课堂,教师若能慧眼识真金,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抓住错误中的“闪光点”,及时生成新的教育资源,组织新的学习,那么课堂将更加有效。
  在积累分类古诗的时候,我让学生背诵描写春天美景的诗句,一位学生自信满满,张口就来了四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春色满园关不住,浅草才能没马蹄。初听总觉得哪有点别扭,细细一想,这哪是一首诗啊?分明是三首诗。当然有的学生还没有反映过来,于是,我又引导学生细细读一读,看看哪有问题,通过比较分析,他们原来三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而且韵律相似。接着带领学生背诵了三首诗。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出现了学生的错误,我并没有一口否定,而是发现了有价值的细节,抓住转瞬即逝的教育时机,使细节成为教学的突破口,产生意想不到、预设不到的教学效果。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意外发生,如果我们牢固树立“错误是资源”的意识,做一个有心人,机智地处理好这些教学细节,通过“错误”让课堂教学精彩起来,成为一个亮点,就会使得课堂在生成中精彩,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2.捕捉学生的“争论点”
  在学习《五彩池》时,品读完第二小节,我播放图片和录像让学生欣赏。在一片惊叹声中,我问学生:“假如你来到这里,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学生迫不及待了,有的说,要拍一组最美的照片,带回来做永远的留念;有的说,要画一幅巨大的彩画,把鲜艳多彩的池水画下来;有的说要写一首诗歌,赞美五彩池;有的说要舀几瓢五彩池水带回家……忽然,一个学生说:“我最想做的就是脱下衣服,到五彩池里游泳。”教室里先是一阵哄堂大笑,接着,马上就是附和声声,学生一个个都兴奋极了,说自己也想去游泳。我当时一怔,但很快想起自己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的案例,所以调整了预设的教学思路。
  师:面对这么绚丽多姿的景色,同学们产生了许多美好的愿望。很多愿望只要你去努力,就是可以实现的。可“游泳”这个愿望,有可能实现吗?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再来发表意见,能或不能都要说明理由。
  (学生认真看课文后,展开了一场小小的辩论。)
  生:我认为不能,因为五彩池小得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底。
  生:那有大的呀,“面积不足1亩,水深不到3米”,我们小孩是可以游的。
  生:对,再说水来自同一溪流,又清又干净,在这样的水里游泳一定是一种享受。为什么不能游?
  生:不能游。水是干净,但这么奇丽的自然风光,如果有人下去游泳,把水弄脏了,不就破坏了美景了吗?
  生:我也认为不能游。课文第三小节写着“池底生着许多石笋”,那去游泳太危险了呀。
  (最后一位学生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赞同。我顺势引导学生学习第三小节,探究五彩池变幻色彩的原因。)
  在今天开放的课堂里,学生合作讨论、探究的问题难以预测,经常会发生一些老师意想不到的偏差。这偏差往往会因为“偏”而成为全体学生的“兴奋点”,点化引导得好就会成为难得的教学资源。只要捕捉每一个有价值的细节,课堂就会因之而精彩纷呈。
  三、深挖细节,追求教学新境界
  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以及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具有品位的教学新境界的体现。(《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
  如薛法根老师执教《爷爷的芦笛》一课在结课时,走向黑板,在题目上加上“啊”字和两个标点,使之变成“啊,爷爷的芦笛!”然后要求学生将它放到课文的三个情景中,读出这句话的情感色彩。
  在美好的遐想中,耳边响起爷爷那“带着海水味”的芦笛声,“啊,爷爷的芦笛!”读着读着,学生仿佛看到“爷爷”慈祥的笑容和作者一起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仿佛听到了从遥远的岁月深处传来爷爷的笛声,这句话学生读得温馨而绵长。
  在风和日丽的五月爷爷教“我”做芦笛,并吹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啊,爷爷的芦笛!”,读着读着,学生和作者一起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这句话学生读出了喜悦与自豪。
  在狂风怒潮拍打“小闸屋”的夜晚,亲切的芦笛声使“我”摆脱恐惧,“啊,爷爷的芦笛!”读着读着,学生仿佛也刚刚经历无助的孤独、无边的恐惧,突然听到爷爷的芦笛似拯救的福音,这句话学生读出了喜出望外,同时读出了充满成长的力量。因为他们也读懂了“爷爷”那句朴实而深刻的话:“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长不大。”
  这个结课的教学细节,确实很绝妙,所追求的是一种教学新境界。不仅整合了课文的内容,通过连续的三次朗读,把不同时空、不同心境的三个情景衔接起来,而贯穿的线索就是爷爷的芦笛,而且学生站在全局的高度,把不同情景的情感色彩读出来,准确地把握住课文中的每一个细节,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把握细节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只有重视课堂的教学细节,提高教学细节的质量,才能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让情感与技能有效地融合,使语文课堂的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15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