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探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春莲

  摘 要: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中心已开始逐步转移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本文从课前准备、课堂的引导、学生的合作、教师的关注等几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效地开展地理课堂活动。
  关键词: 地理课堂活动 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必须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所谓的教学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可见,课堂活动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的本质要素和主要体现形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与从前有很大不同,随着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中心已开始逐步转移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这种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然而只重形式而不重效果的课堂比比皆是,课上热热闹闹,课后了无痕迹,因为这些诸如“中看不中用”或者是“重复性”的活动,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只注重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从而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表里不一,这样不但学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养,而且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充分的准备――课堂活动有效开展的保证
  某教师在讲我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时,让学生介绍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很多学生说不清楚。让学生阅读香港和澳门图,说出香港和澳门的组成,然后介绍香港和澳门的现状及与祖国的关系,学生体会并不深刻。
  问题出在哪儿?问题出在老师和学生没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要使课上得既生动,有吸引力,又让学生学到东西,关键还在于课前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常言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教师应该把握教材,明确目的,联系学习实际,明确重点难点,了解学生的起点知识、教材知识及其它相关知识。尽最大可能地避免出现“学生要,教师无”的情况。对教学活动过程精心设计,确定活动主题、内容、形式,形成活动初步方案,根据方案,明确每个人在活动中的角色及活动任务。课前准备不仅是老师的事,与学生也有密切的关系。事实上,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都离不开教师和学生。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才是整个过程的活动者、探求者。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参与课前准备,而且要加大学生参与的力度,使学生真正体验研究问题、探究知识的全过程,课前根据需要请学生收集有关的知识和信息,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图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制作演示文稿,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观察一些生活现象、自然现象,为活动的有效开展做好准备。如学习“天气和气候”,可事先让学生观察和搜集周围的动物、植物、人的衣着、各种天气现象等事物的变化规律;学习“地球的自转”,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证明地球自转的自然现象。在本节的学习当中,教师应事先搜集中国政区图投影片、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区旗图案投影片、收集有关香港和澳门经济方面的录像资料;提供以下资料供学生阅读:①内地土地资源、能源资源及矿产资源的统计数字表与相关图像;②香港有哪些生活、生产资料来自内地;③内地和香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④内地和香港每万人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以上的人数比较表;⑤香港有哪些工业门类转移到内地;香港在内地投资建厂的分布图。请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做好课前预习,从广播、电视、网络和报刊、书籍等媒体中收集有关香港和澳门的历史、经济、科技、教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的图文资料。课前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每大组再分成学习小组,为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教师要把课堂当战场,绝不能打无准备之仗。
  二、有效的引导――把学生的活动引向深入
  老师在讲聚落一节时,介绍东南亚的民居,提问它的屋顶为什么是尖的。老师提示道:这个地方的年降雨量达到2000毫米。学生异口同声回答:为了排水。
  这是个很危险的信号。学生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学习,怎么去搜集信息,怎么分析,而是揣摩老师要我怎么回答,答完也就完了。可是,如果换一种方法,让学生打开书去查东南亚在哪里,气候条件是什么,房屋跟什么有关系,再分析这个地方的阳光、温度、风、雨水等,从而得出房屋的屋顶应该是什么形状。这个过程可能复杂了,但是,学生经历了分析的活动过程,以后再碰到这样的问题,也能够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去分析,去创造。“给”永远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关键在于怎么教,怎么去引导。教师习惯于直接“给”知识,已经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教师还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样的学习才是发现学习,对探究学习的理解过于狭隘。比如,似乎只有研究性学习或者专门组织的探究活动,才是探究学习的内容。事实上,贯穿于学生的任何一个学习过程,都可以是一个探究的过程。
  三、有效的合作――建设自主探究的课堂
  在很多课堂,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情景:待小组讨论的口令一宣布,学生迅速地回头,教室里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充满了热烈的讨论声,四人小组里,似乎每张嘴都在争先恐后地发出声音,却谁也听不见谁。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开始汇报个人意见……
  在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这说明,教师已经在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当前课堂教学中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热闹繁荣”的景象:学生忙于活动材料的搜集、整理,小组忙于热热闹闹、旁若无人地讨论,以上现象凸显出当前小组合作学习所存在的较普遍的问题:小组合作的时机很随意,目的不明确,内容未经过选择;小组活动的时间不充分,学生还未进入真正的学习状态或问题还没有足够的探究就草草收场;小组成员间的发展机会不平等,以自我为中心,无法进行相互学习,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低下。有时为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公开课教学时),不顾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把所有的问题都拿来小组合作,导致问题过于简单(课本直接能找到答案),小组合作只是作为形式表现出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学生由于还没有养成预习新课的习惯,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在新知识的探讨中,往往没有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而学优生由于基础较好,反应快,为了小组得分,往往不顾学困生是否已经明白,就匆匆结束小组合作学习,因此达不到共同进步的目标。小组合作学习的几大要素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共同任务中的分工和个人责任,小组成员之间的信任,对成员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和评估,并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被赋予特定的职责。如“主持人”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发言顺序;“记录员”要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检查员”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都完成了学习任务……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其学习的一般步骤是:组内成员自学→在“主持人”的协调下学生依次发表意见(相同的意见不再重复)→若经过争论后大家的意见仍不统一,则由“记录员”记录下来,待小组汇报时提交全班讨论。
  四、广泛关注:活动中体现个性的有效保证
  老师讲述地球的自转,让学生归纳地球自转的规律和结果,学生纷纷站起来说自转一周是24小时,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但是有一位学生却没有举手。老师直接走到他的身边:“你虽然没有举手,但是,老师还是要叫你。”这位学生提出了这样问题:“如果地球反向自转,一天还是24小时吗?产生的结果会有什么变化吗?”
  在学生活动时,老师注意到他们会提出很多的问题。这时,老师的第一个想法可能是:我驾驭不了,会不会说我的课堂太乱了,而不是想,学生在做什么,他们的学习进行得怎么样,他们需要什么,我得想办法帮助他们。如果老师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就会忙于深入学生的讨论,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从而灵活地组织安排下一个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关注全体学生。这就意味着以往被忽视的学生群体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实际上,学生在听到诸如以上的完全不同的想法时,他的智力是在接受挑战,他的思维是在接受碰撞,尤其是当这种挑战来自同学,而不是老师的时候,碰撞会更加激烈和深入。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引发这种碰撞并且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开阔思维,并引发创新的欲望。很显然,观察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过程,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就成为教师在课堂上必备的能力。
  在课堂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活动的进程进行适时监控。主要包括对学生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实际状况的准确把握,以及这些状况与教学目标的差距判断,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课堂活动的设计和进程作恰当的微调,以使课堂活动的效果尽可能完美地接近教学目标,课堂活动的有效性也由此得以体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16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