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特殊儿童美术教学方法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许多共同的地方,普通教育的一般规律在特殊教育中也是适用的,但特殊教育也有它的特殊的一面。特殊教育更重视早期教育,因为儿童年龄愈小,可塑性愈大,也可以及早保护残疾儿童的残余视力和听力,开发儿童的智力和语言能力,错过了最佳期,往往事倍功半。特殊儿童对美术的审美教育相对于普通儿童教育来说,也更重视个别教育,更强调在教育中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特殊需要。对特殊儿童美术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下很大功夫。
  关键词:特殊 儿童 审美
  一、通过美术欣赏培养创造能力
  美术作品具有造型性、可视性、静态性、物质性的基本特征,美术形象自然成为了艺术家在美术作品中表达某种情感的终端形态。艺术作品的目的是表现基本的或显著的特征,比实物表现得更完全、更清楚。艺术家对基本特征先构成一个观念,然后按照观念改变实物,经过这样改变的物就与艺术家的观念相符,就是说成为理想的了。尽管它也属于客观存在,但与我们生活中的客观现实是有许多不同的。这说明,艺术家灌输在作品中的观念也有“未定”的“模糊层面”,笔有尽而意无穷。另一方面,在美术欣赏过程中,不同的欣赏主体,相同欣赏主体在不同的环境中欣赏相同的美术作品,有可能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不能以对或错的观念评判审美感受,要了解对美术作品的解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尊重学生的审美感受是美术欣赏课的前提。自由宽松的思想氛围是激发创作力的理想条件,在美术欣赏中使学生充分释放自己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注重美术欣赏,培养学生审美想象能力
  1.在想象中扩展思维空间。一个人的个性与创造性有着紧密联系,要想发挥一个人的创造性,为其营造一种个性得以自由发挥的空间是很重要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具体可以采取以下三种策略:①给学生提供自由的空间。包括独立的人格空间、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和创新欲望。②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包括认识过程、参与过程、发展取向的选择。③给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包括个性的发展、展现自己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成果等等。
  2.在游戏中完成美术教学。小学美术教学一定要按照小学生的心智特点来安排教学,绝不能过于死板和教条,要与游戏相结合进行趣味性教学,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观察,从而提高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3.在绘画中表现日常生活。观察能力是绘画的基础。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教会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从而启发他们的想象,还要注意让学生们将观察和想象相结合。观察内容包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动物、植物、四季变化规律等等,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去发现。艺术来源于生活。小学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在观察生活中去体验和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的美。例如“形的世界”一课就是启发学生观察周围的一切物象,然后用基本形去概括和表现物象造形的方法。
  三、参与开拓,创造美
  审美教育不光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美的创造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事,只要不断实践,大胆开拓,具有创造美的意识,就能创造美。如在绘画、小制作的过程中,怎样把画绘得漂亮、工艺品制作得美观,这都是美的创造。在创造过程中,部分学生难免存在胆怯,缺乏信心等心理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贵在参与,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和勇气。如在手工课上让学生把一张纸折叠成各种各样的小工艺品,学生们折出了精美的台灯,可爱的猪娃娃,美丽的孔雀……只要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积极参与,就能在参与创造美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进一步生发创造美的激情,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精美作品。
  四、课堂交流与讨论
  在新模式的课堂教学中,讨论与交流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模式,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讨论与交流中进行适时的鼓励与分析,并有机地引申到更深层次的审美理解。如在欣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时,学生的第一印象是:看不懂,毫无美感可言。为此,与学生展开讨论与交流。第一步,引导学生说出对作品的感受。教师可提供一些必要的描述性词汇以帮助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第二步,在教学形式上,可进行分组讨论,将小组的综合见解选一代表提出,让学生分析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作品内容和形式去分析。内容主要是画中的形象,表现的活动;在形式上,主要是研究作者对美术造型元素的处理,对形式美法则和组织方法的运用,如何营造出我们所感受到的气氛和情境。1937年德国纳粹空袭使大批无辜民众遭到杀戮,小城顿成废墟,血流成河。毕加索激愤难平,于是,创作了这一作品控诉法西斯的罪行。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正义感与渴望和平的愿望。第三步,及时了解学生的鉴赏收获。课堂结束前询问一下学生最喜欢本堂鉴赏过的哪一件作品,为什么?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收获及审美倾向、审美水平和价值观等。
  “欣赏”过程给人的思想感受是无穷尽的,不同文化环境的学校的美术老师、不同年级的美术老师,对“欣赏和评述”的教学要求各不相同,既要注重品位,又要考虑特殊儿童的接受能力。如何完成学生情感体验的内化,培养学生的自主欣赏能力,完善学生的审美观点,教师要把握很难以把握的一个字――“度”。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三年不入行,三年不出行。成功只属于勇于挑战极限的英雄。求索不止、敢于拼搏的人,才能品味汗水的甘甜;精益求精、勤于奉献的人才能享受到辛苦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周海兴.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研版,2008(8).
  [2]王灿荣.浅议小学美术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青海师专学报,2002.
  [3]曹蒙娜.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个性化学习探微[J].现代企业教育,2008(22).
  [4]孔晓蕾.小学美术教学与审美教育结合略谈[J].黑龙江教育,2004(Z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245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