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手段与方法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宫迎新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具有鲜明的职业岗位针对性,实训是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手段与方法必须紧贴生产实际,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教育为特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为目的。通过引进消化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强职业技能培养。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电工电子实训 复合任务驱动教学法
实训是高职教育的特色,“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要求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为1∶1,加强以“能力培养和提高技能”为目标的实训教学,有利于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使高职毕业生更加适合岗位需求。引进国外的先进实训理念,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实训手段和方法,是高职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一、电工电子实训在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电工电子技术是电类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接触电类专业课程前的第一个电类课程。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同时,通过实训,能掌握基本专业能力和技巧,初步形成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电工电子技术实训作为一门基础实践课程,有广泛的外延,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专业课程学习与实训,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电工电子实训也自成体系,电工电子实训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与实训,以及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专业领域的工作能力。
二、电工电子实训手段与方法探究
2004年,教育部教职成12号文件指出:“职业院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实训手段与方法的探究,也必须遵循这一人才培养思想,以能力培养为最终目标。
中外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很多,例如:学科本位教学模式、能力体位教学模式(CBE)、模块式职业技能培训模式(MES)、双元制教学模式、以人格为本的教学模式、学习参观教学模式等。引进教学模式,不可能向引入某种产品(如汽车)一样,采用“拿来主义”。引进教学模式是引进一种文化,必须“消化吸收”才能与传统文化相融合。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我们选取了三种教学模式比较,结合电工电子技术实训课程的地位与内容,完全照搬一种教学方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资源(师资、设备、资金)的作用,我认为,“综合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导向教学法”是比较合适的,称为“复合任务驱动教学法”。
1.基本步骤
我们把复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分为五个阶段,执行的顺序是:(1)确定工作任务;(2)方案分析;(3)计划的制定;(4)计划的执行;(5)实训质量评价。
2.基本特点
(1)实训任务明确,实训过程基本符合生产过程,具有可操作性。
(2)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保持“可持续学习”终身教育思想。
(3)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相对的“以学生为中心”。
(4)教师参与引导工作计划的制定,减少教学资源的占用与消耗。
(5)以学生为中心执行工作计划。
(6)师生共同“全过程评价”工作成果和工作行为。
三、应用案例
实训项目:叮咚电子门铃的制作。
1.形成工作任务
总结运用一个教学阶段的基本知识,培养某种实践技能,选择一个适当的产品的制作过程为载体来实现这个需求。本题目主要是通过555定时器组成振荡电路、三极管组成放大电路等基本单元电路的应用,培养学生电子元件的检测、电路故障的分析与排除等基本知识运用能力,使学生掌握元件的焊接技艺,能灵活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常规设备。
2.方案分析
资料准备:教材,实训指导书。实训指导书是实训中所用到的有关资料的“合订本”,并不涉及实训计划,是由教师准备的,这样做的目的是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教学资源压力。如果教学资源比较丰富,也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
分析过程:通过介绍“叮咚”的声学原理,介绍一种简单的三极管电路。引导学生分组设计其它方案。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归纳总结,达成一个大家共识的可执行的方案(电路图)。
3.计划制定
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提供咨询并参与学生计划的评价,但并不作出决策。“计划”实质上是传统教学实验中的“实验步骤与方法”。
4.方案执行
按照元件清单,提供实训组件,完成实训计划。主要由学生完成,教师及时介绍经验和技巧。
5.质量评价
改革传统的使用“期末试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实行实训全过程评估。本着“相对公平,操作灵活”的原则,实训质量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实践操作能力评价;二是理论运用能力评价;三是道德水平评价。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表有以下特点。
(1)具有明显的可操作性。“内涵”,实质上是在实训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给出了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评价标准,把最终的裁量权交给老师。
(2)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训的过程就是考核的过程”,教学改革总的趋势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越来越简单,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工电子实训的考核方式的改革也是这样的。老师在熟悉同学的同时,要表现出更大的耐心、恒心和细心。实践表明,同学还是比较认可这种考核方式的。表扬优秀,鞭策落后,优秀者为自己的良好表现而自豪,落后者为自己的进步而欣喜,从而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四、结语
影响实训教学手段与方法运用的因素比较多,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探索是一个无止境的课题,“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基本思想不应改变。
参考文献:
[1]郭扬.德国职教新教法在我国中职学校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1,(6).
[2]徐肇杰.中外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比较[R].2009.10.
课题项目:本文为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研究课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37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