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媒体教学漫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修平

  一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深受广大老师们的喜爱,且摒弃了单一、呆板的形式,展示的内容形象、具体、丰富,让学生更轻松、更全面地接受信息……同样也具有自身的局限性,而且,如今教学上的盲目引用容易造成滥用,引发的问题也值得人们反思。
  (一)流水式教学,效果差。
  多媒体只是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现实中常常是计算机主导课堂,教师只是充当“电脑操作员”,将一节课按自己的意愿事先设计好,如:在什么时候讲什么内容,在什么时候学生应该做什么。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有活跃的思维,不是一潭死水;因此教师不能抹杀学生的思想,应该给他们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注重课堂的生成性,这样才能培养创新型人才。如果我们事先把要讲的内容按预设的程式放在电脑里,学生像看电影一样一幅幅看过去,教师的作用主导就没有了,人教学生变成机器教学生,整节课没有一点活跃的气氛。
  (二)“崇尚”多媒体教学,将其神化。
  多媒体教学无疑有其他电教设备没有的优点,因此从全方位来看没有哪一样比得上计算机的优势。正基于此,有部分教师将此法神化,不管自己熟不熟悉电脑,总是认为多媒体教学好比灵丹妙药。在大力提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浪潮中,各科教师都将其引入课堂,显示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可谓普及率之高,涉及范围之广,令人叹为观止。是否真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呢?不论是省市公开课,还是职称评定,只要是上课的地方都得用到多媒体,不用的话则多半一票否决。设想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里的学校,连微机都没有,更别说上多媒体课了,难道他们上课就差吗?要是评比那不是连参与的机会都没有吗?因此,我建议上级部门领导走进农村学校来听一听、看一看没有多媒体教学的课堂,那些原生态的课堂教学也有它们的生命力。
  (三)花百倍精力,事倍功半
  一堂好课肯定要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准备。但如果为了上好一堂公开课,有些教师可以花上几十乃至百来个小时去准备课件,还要请其他教师帮忙,费时费力,上课的效果好不好不敢妄下定论。部分教师走了多媒体教学的极端,一是为了满足个人的虚荣心,取悦于听课的老师;二是为了提升上课的档次(为了个人发展无可厚非)。但平时不可能每节课都这样上,而且有时花费大量时间去准备了课件,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不能忽视学生的参与。我们不是为了用多媒体而上课,也不是为了上课而用多媒体。
  (四)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导致学生消化不良。
  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确实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教学中需要穿插的图片与播放的音乐,教师可以提前筛选、编码。教师自己要补充的学习辅导材料与需要布置的训练题,也可以预先编制。总之,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师备课、编写教案与制作课件都十分轻松和简便。多媒体教学的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已成事实,这为提高教学效益创造了便利条件。但凡事皆有“度”,适“度”才有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过“度”则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若教师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不加选择地展示各类学习材料,对学生进行眼花缭乱的“狂轰滥炸”,势必造成学习材料的堆砌,导致学生穷于应付,被动接受,根本无暇思维,更谈不上知识的内化与能力培养。
  (五)不求实效,不重效果
  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有的老师认为课件越漂亮越好,过于重视课件的观赏性,导致教学过程中画面变化频繁,结果喧宾夺主,使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对画面的欣赏上,而忽视了知识的接受和能力的培养。另外,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也会受到限制。文章所表现的内容教师已明明白白展示出来了,学生不用动脑子,长此下去想象的翅膀会不会退化呢?尤其是在理科例题的讲解时,出示一个例题后,部分老师简单地读题和分析后就直接给出答案,接着读一遍答案,然后继续下一题。这样的多媒体教学不见得比传统的一支粉笔教学效果好。
  (六)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少,不利于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一直以来都是较为提倡的,既有知识的传授、反馈、扩展,又有感情的交流。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听的是音箱里的声音,看的是荧屏上的图像。教师忙着操作机器,播放课件,既不深入学生中间,又不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久而久之,师生关系疏远,学生对学习本学科的兴趣自然大减,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下降。同时,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授课情况改变教法、思路甚至内容,其灵活性有目共睹,可多媒体一旦设计好了程序就不能随便改变,教师成了“播映员”,主观能动性大大降低,师生的互动受到阻碍。
  二
  我在教学中尝试了几点做法,愿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留足思维时间。
  课件教学以其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课堂教学高效率而被重视。然而若画面切换太快,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速度,像电视或电影画面那样一闪而过,不容学生细看和思考,那将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课件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活动时间,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
  (二)不抢思维空间。
  多媒体课件教学要注意体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果在课件中把所有抽象思维、文字语言的理解都用多媒体形象展现出来,实际上就是扼杀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课件仅仅是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一种辅助或补充,要充分考虑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一切都包办到底,到头来是害了下一代青少年的成长。
  (三)机下留“情”。
  这里的“情”,即是“师生情”,我们教学一贯注重“言传身教”,先进的教学手段不应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板书、语言描绘、手势比划、模型展示、实物演示、师生情感交流等传统做法仍然是十分有效的,只有教师和多媒体两方面的优势都发挥出来,才能达到一种完美的结合。
  (四)机下留“板”。
  企图用屏幕来代替黑板的所有功能,缺乏板书、演算的教法,将不会获得好的教学效果。黑板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交流知识、经验和体会一个不可缺少的地方,一个考虑多么完善的课件,也不可能完全适合每个班集体的教学需要,黑板的作用仍是极其重要的。
  (五)还真实感于课堂。
  要尽可能使多媒体教学中的内容富有真实感,不能过于夸大或缩小,学生与机器交流,本身就缺乏一种真实性,如果我们的画面过于夸张、虚拟,那无疑是一种“雪上加霜”,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科学失去信心和丧失探索科学的能力。
  (六)不替代学生动手实验。
  对于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在教学中该学生动手的实验,不能用多媒体虚拟技术来代替学生的实物实验操作,否则会失去对学生的科学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物操作能力,实验误差分析等仍然要给以足够的重视。
  总之,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教育教学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但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不用,也不能滥用,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会用、善用多媒体,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多媒体的优势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各取所长。惟如此,教育教学才会有长足的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52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