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优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颜玲
摘 要: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从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出发,提出了优化该课程教学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 教学现状 优化策略
计算机专业已由20世纪90年代的热门专业变成了各校均有开设的普通专业。随着职业教育不断深入和计算机专业的大量毕业生进入社会,逐渐出现了这种情况:虽然每年高职院校为社会提供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但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仍然短缺。这一现象表明,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脱节,高职计算机技术人才培养面临巨大的挑战。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专业的主干课程,对实际操作要求非常高,学生如果不能真正对网络设备进行操作,没有实际组网和管理网络的经验,就根本谈不上掌握计算机网络这门技术。
目前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中,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与师资老化的矛盾日益严重,从根本上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高。一些学校的现行教材中教学内容滞后,偏多偏深,实践与能力培养不够突出,专业实习、实训的设备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差距,学生的实验教学往往不能保质保量地进行,学生很难按要求完成教材的学习内容,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目标,学习的最终效果不能满足社会相关职业岗位的需要。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优化策略
1.优化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使学生尽快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掌握就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就应该将岗位的工作过程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习一门专业技能的最佳方案,就是理论联系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越紧密,学习时间越紧凑,学习效果就越好。
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根据实际岗位需求安排教学内容和学时比例,坚持应用能力“宽窄”结合的方针,课程设置与专业覆盖面相适应,让学生获得较扎实的基础素质,以利于培养综合能力。在课程编排上,划分成若干中心,形成多个知识模块,模块之间能相对和互相组合,让学生逐步深入全面地掌握网络知识,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网络应用能力,同时适当兼顾计算机其它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多种职业岗位群的需要。
(1)公共基础课。满足学生学习和应用职业岗位技能所必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需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网络技术基础课。教会学生掌握从事职业岗位所必须的科学原理、方法和使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去分析、判断、解决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
(3)技术技能课。以行业的职业技能为目标,将职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岗位操作能力的训练,如让学生进行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的设置,双机互连、小型局域网、园区网的组建,等等。学生在完成工作的同时能接受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习。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学生必然能够真正理解理论知识,切实掌握操作技能。
(4)选修课――以跨专业或高新技术等课程为主,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专业综合应用能力,门数尽可能多,范围尽可能广。
2.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学习网卡的结构、工作原理、分类情况与性能指标等纯理论的知识,可以结合网卡的性能指标与分类情况,介绍网卡的选型与网卡的安装等实用知识,将网卡相关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介绍电子邮件系统的工作原理、使用协议等枯燥难懂的内容,可以结合电子邮件的收发工具进行教学,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对实际应用的认识。在实验、实训教学中,教学目的是验证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这就更需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面对具体问题独立分析、解决的能力,教师应适当增加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比例,加强技能实验和设计型实验,扩充专业实训科目,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要求学生独立理解实验、实训任务,自选仪器材料,自行设计方案,独立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优化教学方法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交互式的教学,利用项目设计制作、现场模拟、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如组建网络教室、建设小型校园网、改造小型办公室网络等实践活动,发挥网络通信及网络资源共享的特征,进行网上教育,包括电子教案、电子阅览、电子作业,可有效地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加强教学交流,丰富整个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4.改革考核方式
充分发挥考试的督促、引导、检测、鉴定与评价功能,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模式相一致,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教师可沿用传统的试卷考核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内容坚持以知识的应用、技能的掌握为主,要求学生完成社会调研报告、市场调研分析等。摒弃一次考试下定论的不科学做法,坚持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不同的课程考核方式不同,可采用职业技能鉴定、完成课程项目、编写项目计划等形式代替课程的考核。如程序设计课,要求学生既熟练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知识与使用方法,又具有熟练使用一种中文平台及相应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工作的能力,采用平时考核(如作业与实习报告、阶段测验、课程设计等)和考试并用,主要考核基本知识、概念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等,变单一指标评价学习效果为多次考核综合评定成绩,构建多样化考核方式,全面树立高职高专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思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54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