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应掌握的几个要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姚 波 林 强

  摘 要: 课程开发、建设和实施是学校各项教学建设核心工作之一,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在于开发、建设和实施符合工学结合要求的课程。因此,必须掌握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要点。
  关键词: 工学结合课程 开发 要点
  
  课程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教育层次和类别的区别,集中反映在课程的理念、模式和内容等方面。可以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就在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要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必须积极探索符合工学结合要求的课程模式、课程内容及实施与评价方法。因此,在工学结合课程开发过程中应掌握工学结合的课程观、工学结合的课程特征和工学结合的课程内涵等三个要点。
  一、工学结合的课程观
  所谓课程观,就是人们依据一定的哲学观、教育观,以及心理学、社会学、技术学等方面的认识,所形成的关于课程的基本观点和一般看法。工学结合课程观是针对高职教育中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科教育“知识本位”课程观的矛盾而产生的,由生存观、发展观、能力观、基础观和质量观组成,不仅培养学生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技术与本领,而且培养学生在职业工作、社会交往、个人生活情境中科学的思维和对个人、职业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态度与能力。在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中,应准确把握课程价值取向和课程核心载体,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课程观。
  (一)课程价值取向是工作过程知识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课程是以学科知识取向作为主要的价值导向的,忽视了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的联系,对于高职教育能力本位的课程设计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没有真正根据工作过程的要求设计课程。然而,高职教育作为一个教育类型,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其教育内容是特定的工作过程知识,其教育活动的实施主要通过工学结合形式进行。因此,工学结合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工作过程知识而不是学科知识。工学结合的课程设计是以工作需要为标准,以岗位(群)和工作过程分析作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形成作为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课程教学的主线是实践,通过实践带动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职业素养的养成,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统一。
  (二)课程核心载体是典型工作任务
  工学结合课程的实施过程是“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综合发展过程,“工”与“学”的结合是其本质属性。一般认为,职业能力存在于具体的职业行动之中,需要学习特定的工作过程知识才能形成和发展职业能力。因此,工学结合课程的核心载体是典型工作任务,强调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情境中学习工作知识,学习内容紧贴工作实际,从而使学生在职业实践中逐渐形成从事某种职业(群)所需要的各种能力。
  这里所提典型工作任务应具备以下特征:首先,它不是具体的工作环节,而是在一个复杂的职业活动情境中具有完整结构的工作过程,包括计划、实施及工作成果检查、评价等步骤。其次,它反映该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典型工作形式。再次,在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整个企业的工作流程里具有重要的功能。最后,完成该任务的方式和结果有较大的开放性。
  作为课程载体的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实践,它在人的职业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但不一定是实际生产中最近常见的具体任务、环节或步骤的真实再现。可见,将专业面向的职业分析、职业面向的工作任务分析、工作任务面向的工作过程分析和教学实施环节分析等综合一起是工学结合课程的关键。
  二、工学结合课程的特征
  工学结合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指向社会经济发展、行业企业需求和学生就业需求,因此,在课程开发建设的主体、课程的结构、课程的内容、课程的实施和课程的评价等方面具有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征。
  (一)开发建设的主体多元化
  1.行业企业人员的引导性参与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行业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建设和实施是“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综合发展过程。因此,课程的开发、建设与实施不能缺少行业企业人员的参与,这种参与能将他们对人才需求的真实情况及时地反映给课程实施的组织部门,必须坚持行业企业人员的参与。
  2.专任教师的实施性参与
  与学科体系课程的开发不同的是工学结合课程“工作过程知识”的情景性和实践性与职业活动紧密相连,在课程所有开发和建设过程始终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可以说,学校专任教师在课程开发、建设和实施中是一支主要参与力量,但不是决定性力量,学校专任教师主要是一种教学实施性参与。
  3.课程学习者的主体性参与
  在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职业志趣和课程学习的需求,因此要坚持课程学习者的主体性参与。这里所提的“主体性参与”的意思是课程开发和建设过程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而不是说学生就是课程开发和建设的主角。
  (二)课程的结构模块化
  课程的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首先,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是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课程内容均来自工作任务模块的转换,建立的是以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内容体系。其次,工学结合课程的内容是以具体化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每个典型工作任务都包括实践知识、理论知识、职业态度和情感等内容,是相对完整的一个系统。最后,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典型任务”设置上,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保留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兼顾学生的职业发展。因此,工学结合课程的结构是模块化的。
  (三)课程的内容综合化
  工学结合课程的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实现“综合”的关键是课程载体的具体化。课程载体是来自于职业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如零件、产品、设备、工艺、案例等。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的具体工作内容,可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理论知识不再是抽象无物的东西,实践教学也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理论支持下的职业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再是脱离企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实际过程,而是企业的典型工作项目或任务,实现学习内容与企业实际运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同步,学习与就业的同步。
  (四)课程的实施一体化
  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实施一体化集中体现于教学实施主体的一体化、教学过程的一体化和教学场所的一体化。首先,就教学实施主体而言,融学校与企业为一体,构建两个育人主体;融学校专任教师与企业人员为一体,构建校企合作的双师教学团队。其次,就教学过程而言,是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结合,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相统一,融“教、学、做”为一体。最后,就教学场所而言,必须做到专业教室、实践教学基地的结合。
  (五)课程的评价开放化
  课程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价值判断要求在事实描述的基础上,体现评价者的价值观念和主观愿望。工学结合课程的评价开放化主要体现在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和评价过程。
  1.评价标准立足社会需求,做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接轨,实现课程标准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协调。
  2.评价主体不仅有学校和教师,而且有学生、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
  3.评价过程不仅要落实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环节,更要落实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环节,并建立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的规范程序及方法体系。
  三、工学结合课程的内涵
  (一)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它包括职业业务范围内的单项技能与知识、综合技能与知识;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二)课程结构是在分析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整体设计起来的教学内容体系,是按照行动体系的框架形成的串行结构。
  (三)课程教学遵循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策略。在教学内容开发中,先通过工作分析获得工作化的特殊“学习任务”,然后通过组建工作化的学习任务,再将工作化的学习任务转换成课程教学内容。而这些工作化的学习任务通常是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
  (四)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综合性。无论是课程开发还是实施课程,都要落实理论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综合”的载体就是典型的工作任务。每个任务都是一项具体的行动化学习任务,所有内容的安排都要围绕学习任务的完成来展开。
  
  参考文献:
  [1]应金萍,潘瑶珍.工学结合课程观的探索.教育与职业,2008,(21).
  [2]乐晓蓉.从学科知识到工作知识:职业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变[J].职业论坛,2007,(11X).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两个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7,(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68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