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田金蕊
摘 要: 文章从数字资源入手,论述了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最后论述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内容。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 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 共建共享
1.数字资源
数字信息资源是用户通过计算机本地或远程读取使用以数字形式存储在光、磁载体上的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等信息。与传统的信息资源相比,数字信息资源具有品种类型多样、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获取方式的延伸拓展多样;存取方式便捷、传递迅速等特征。
2.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引进和购入的数字资源多,自建的数据库少。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目前国内在线数据库总数为近五万个,其中只有2000多的数据库隶属于教育、科研机构,也就是说教育、科研机构的在线数据库总数很少,从总体上看图书馆自建数据库较少。
2.2一般性数据库多,形成特色的资源库少。
我国高校图书馆数据库建设总体上看,其数量已达到1500多个,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国内高校自建的数据库,能真正具有较高实用价值,形成自己特色的数据库很少,高校图书馆数据资源建设的特色及规模还没有形成。
2.3缺乏专业人才。
近年来,高校图书情报专业人员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与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懂传统业务的人多,懂现代技术和业务的人少。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人员结构不合理,高素质人才进不来、留不住,直接影响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样的队伍构成,必将影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发展。
3.解决的方法
3.1利用合作的方式建立数据库。
目前在线的数据库数目很大,但是重复的也很多。高校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馆际合作的方式将数据库进行共同建设,尤其是在特色数据库方面,可以地区城市为单位从一些高校图书馆专门抽出一些馆员来从事这一方面的工作,这样就可以尽量避免重复建设,也能够使自建的数据库增多。
3.2制定科学全面的总体规划。
当前数字资源建设的自成体系,极易形成重复建设,国家应尽快制定有关资源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协调整个社会信息系统来科学地进行资源数字化的研究开发工作。各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按照地区、专业、系统分工,合理制定本馆的发展规划。
3.3大力建设特色数据库资源。
高校图书馆在搞数字资源建设,开发特色资源数据库上不同于其他图书馆进行数字化建设,每一所高校图书馆都有自己的藏书特色,数字资源建设重要的就是将这些特色资源进行数字化,使每一个高校图书馆都形成自己特色的资源数据库,这样不仅可以使数字图书馆容易形成自己的馆藏特色,而且可以避免文献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
3.4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高校图书馆现代化的进程很快,这就要求必须有一支既熟悉图书馆知识又掌握现代化技术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保障。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但要具有图书情报方面的知识,而且要掌握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同时具备相当的外语水平。高校图书馆应从长远利益出发,采取各种措施,造就一支精通业务、善于管理的现代化人才队伍来担当重任。
4.共建共享的内容
4.1高校图书馆重点学科的共建共享。
几乎每所高校都有自身发展的目标定位,大部分高校也都拥有数量不等的国家级、省部级或市级重点学科。围绕重点学科的确立,许多学校图书馆都建立了相应网站网页。国家在确立重点学科时,已经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各重点院校都具备一定的学科专家优势、文献资源优势、现代化设备优势等,且每一个学校的研究方向、科研课题都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根据本校重点学科、重点研究方向组织建设文献资源是图书馆成为信息中心、知识中心的首选。
高校图书馆建立重点学科数据库应具有高素质的研究型馆员,或有学科背景的馆员,要严格按一流水准搜集、整合文献信息资源,尤其是突出重点学科的专业性,善于发现、挖掘出具有权威性、代表性、争鸣性、前瞻性的文献信息资源,对网络资源内容进行深加工,将其全文或文摘整合、归纳、建库、上网。要建立重点学科核心期刊题录或文摘数据库,而且在建重点学科导航数据库时,决不是简单的链接,而是需要对所链数据库的学科范围、研究价值、检索方式、使用权限等作较详细的介绍,形成无缝链接。①
4.2从共同和发展馆际互借到稳步地开展资源共享工作。
馆际互借是图书馆资源共享的主要内容,可以充分发挥现在的通讯手段的作用,开展电话查询的办法,利用邮递的方法,开展馆际互借;可以办高校间的流动服务车,在一定的时间内,以固定的路线在各高校图书馆间循环流动,办理收发图书文献,形成一个网络;可以扩大互借的内容,打破只能互借图书这一限制,使馆际互借的内容丰富起来。这样就能够扩大馆际互借的范围和影响,在尽可能大的方面实现资源共享。
4.3加强书目信息检索网络的建设。
加强目录资源,是为资源共享创造条件。实现资源共享,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协作目录建设是必备的条件之一,联合目录主要是为读者提供检索的途径,为广大读者利用文献资源提供一把钥匙。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放系统和开放系统互联(OSI)协议的制定、学术研究网络的迅速发展及Z39.50标准协议的公布为虚拟联合目录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虚拟联合目录从20世纪90年代起已相继在美国、加拿大、欧洲和我国香港等得以成功实现。我国大陆的联合目录建设成就不高,收录范围也不大。从我国现实出发,需要国家统一规划,组织编辑全国性的联合目录外,应该以发挥省级图书馆的作用,可以由目录中心统一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来联合编目,使目录为各成员馆共同使用。这样做是发展的必然选择,因为计算机在图书馆的普遍应用和网络环境打破了时空限制与隔阕,网络信息的传递检索服务使图书馆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注释:
①姜清华.高校重点学科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J],2005,5:96-98.
参考文献:
[1]何凯文.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3:23-25.
[2]程雪梅.论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共享[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5:36-37.
[3]张云珍.论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网络建设[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48-150.
[4]刘凤兰.关于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41-142.
[5]姜清华.高校重点学科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J],2005,5:96-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74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