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课堂的几个回归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肖茂毓
摘 要: 新课改让我们感受到了语文课堂上应有的活力和魅力。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教学局面:既不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扎实地讲授基础,又没有落实新课程的精神实质。作为一名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教师,文章作者对一些传统教学和新课程教学之间的继承与破除的问题进行了一些反思,澄清了一些问题,认为初中语文课堂应重视传统教学的回归。文章从小组合作讨论、课堂活动体验、信息技术运用、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师地位等几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语文教学 传统教学 回归
新课程改革为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春笋拔节般的生机,新课改让更多的人爱上了语文课堂和语文学科。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教学局面:既不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扎实地讲授基础,又没有落实新课程的精神实质。课堂教学在传统教学与新课程理念中徘徊,有时陷入迷失的境况,课改是重“改”,但“改”还应有一个基准,在改的过程中还应重视传统教学的回归。
一、小组合作讨论的回归
新课程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极为关注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小组学习为这种合作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渠道。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实现了信息与资源的交流整合,完善和扩展了自己的认识,学会了参与、倾听、尊重他人。但是在美好的愿望下伴随而来的是小组讨论运用的不当,导致讨论形式化,为讨论而讨论,为做课而讨论,为了课改而讨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讨论时间不合理。一种情况是讨论时间过少,学生没有充分展开,只是蜻蜓点水,讨论只是成了摆设。另外一种情况是讨论时间过多,造成时间过剩,学生无事可做,课堂松散,讨论成了学生的休闲时间。
2.讨论分工不明确。小组成员之内没有具体的分工,讨论没有组织,没有纪律,小组成了开小会的场所。或者,小组内成了优秀者的一言堂,落后者永远是听众。
3.教师成了旁观者。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必不可少,或是一句话的点拨,或是一个眼神的赞许,或是一个微笑,需要教师在小组讨论中相机有道,科学组织,在帮助学生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进行探索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小组讨论如果没有教师的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其讨论必定是无序和低效的。
我们在落实课改精神的同时应当注重小组合作讨论的回归,在课改中应当结合现实的教学情景,巧设讨论,研究并选用最为有效的合作方式。在《青春随想》的口语交际教学中,我曾遇到这样的尴尬:对于“青春”满肚子的话却不知从何说起。此时我先作点拨让学生借助名人名言来阐释对青春的理解为切入点,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把名人名言和自己联系起来展开讨论、交流。此举使学生豁然开朗,众说纷纭,收到了柳暗花明的效果。学生以“青春”为话题结合讨论成果大胆挥笔写出了富有创意作品。教学中的小组合作讨论要据材定法,合理安排讨论时间和讨论材料,讨论分工也可多样化,例如人物分工式讨论、书写式讨论、案例式讨论、辩论式讨论等。教师应将小组合作讨论的教学手段与新课程有机融合,使之切实有效地服务于教学。
二、课堂活动体验的回归
渗透在新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强调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建构,在活动中发展”。用“以活动促学生发展”的指导思想来设计与组织活动,使活动真正具有教育价值并适合于学生,使活动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起到喧宾夺主、不知所云、画蛇添足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如下。
1.表演不适合中学生的身份。比如让学生表演见到罗敷的神情,让学生表演狼的目似瞑、意暇甚,表演没穿衣服的皇帝……充斥在课堂中的不是思维的火花,而是滑稽的丑态,无益于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2.活动无目的,比如有些课堂教学活动不知活动为了什么服务,形式上热热闹闹,内容上乱七八糟,该讲的没讲清,该听的没听懂,课堂秩序失控,是“为活动而活动”。
有些语文课堂中,非语文化现象突出,形式上是活动的特征,但是内容上偏离了目标,上成了思品课、自然课、法律课等。可谓是荒了自家的地,种了别人的田。语文课堂的活动方式不仅仅指根据文章内容而进行的表演、唱歌等,形式可以多样。比如,在《杨修之死》中让学生辩论杨修之死的原因,是“杨修恃才放旷,终致杀身之祸”,还是“曹操忌才妒贤,处死杨修以消除祸患”?这样的辩论就是很好的课堂活动,既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探究问题,又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还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领会作者的创造意图,可谓是“一举多得”。现在有些课堂中,只要是活动,总是生硬地表演课文内容,造成了学生的视觉疲劳不说,有的还起到了反作用。根据课文及课堂情形,教师应灵活、恰当地运用比赛、点评、欣赏等形式。
三、信息技术运用的回归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坏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样我们既要认识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又要看到它的工具本质。它的作用主要在于:从时间上,课堂的容量上,课程的资源上,为课堂呈现了一片广阔的视野天地。但是我们也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否则,现代信息技术的过度应用将大大削弱语文的魅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课件是板书的复制。鼠标取代了粉笔,教师所要写的东西全部实现输入电脑,在“请君入瓮”式的引导下,依次将课件展示。这违背了新课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
2.图片取代了语言文字。语文教学实质上是通过对语言的感知理解,来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进而达到与作者心灵的交流、思想的沟通和情感的碰撞。但部分教师在课堂中将优美的语言文字转化成图片,追求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压缩学生的想象空间,致使学生体会不到文字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3.录音代替教师的朗读。课堂中,再也听不到教师朗读课文的声音,再也看不到学生听朗读时的如醉如痴的眼神,“机器人”的声音拉开了文本和学生的距离。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动手、自主探究的能力,注意知识的落实,如回归字词、阅读的教学,避免教学中学生出现“雾里看花”的现象。
四、课堂教学评价的回归
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对其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价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的信心。当表扬鼓励在课堂中发挥了它的重要作用的时候,不当的现象也随之产生了。
1.滥用表扬。课堂中,不管问题价值大小,不管学生回答的含金量多少,教师都是一个口吻:对、不错、好、太棒了……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并不意味着课堂上教师脱口而出随意表扬。表扬过多是评价中出现的一个普遍现象。过多的表扬会让学生习以为常,导致学生随意应付。一个人人都能轻而易举回答出的问题如果给予过度的赞赏,会使学生怀疑老师的真诚。
2.评价不客观。我们倡导赞赏,但不是无原则的赞赏。要勤于赞赏,哪怕是学生出现了错误,对其中的点滴创新思维也要肯定。但对于错误,教师要真诚地纠正学生的错误,使学生明辨是非。尤其是知识上的认知对错要有明确的评价,千万不能含糊其词。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能准确抓住要害,对其精彩处给予赞扬,对其不当处给予点评,总是以“不错”“很有想法”等一概而论。
在教学中,我们应采用形式灵活的评价手段。部分教师在课堂中包办了对学生的评价,忽略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特别是在写作教学中,针对我校学生写作能力低下的特点,我们更要抓住学生自评和互评中的优点,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恰当指导学生处理自评和互评的不足,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写作精神,这一尝试使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其实,教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一员,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更为客观、有效,能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缺点,学生的这一过程是他们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因此,我们有必要回归于学生自身评价,构建和谐的教学气氛。
五、课堂教师地位的回归
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但我们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忽视了自己应有的地位,从而产生了一种“自主”变“自由”的不正常现象。
1.教师不敢提出问题。课堂上: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学生想学哪段就学哪段,想怎么学就怎么学,不管问题是否有价值,教师也和学生进行无意义的讨论。讨论更多地停留在表象、缺乏理性的、深层次的思考上。不敢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生怕一提问题就会违背了新课程的精神。新课程强调教师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并不是意味着教师就只能袖手旁观。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当学生无法深入研究时,教师不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研究。
2.教师不敢讲授。课堂上,教师全由学生发表看法,不管学生发表看法是否全面,是否清晰,到最后教师来个模糊结束,让学生不知所云。新课程将教学本质定位于交往,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形式。课堂上是不是讲,并不一定是教学观念落后与先进的标志,真正的问题在于讲什么,怎么讲,什么时候讲。
作为一名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教师,我在学习和实践中前进着,并试图反思一些传统教学和新课程教学之间的继承与破除的问题。新课程改革让我们一些人走了形式化和绝对化的路子,影响了我们教学的有效性,违背了新课改的初衷,这就需要我们重新领会新课改的本质思想,重新审视新课改指导的课堂教学,重新思考传统教学和新课改教学的关系。
新课改,让我们不再“戴着镣铐跳舞”;新课改,让我们感受到了语文课堂上应有的活力。我们既要大胆创新,又要继承和发扬多年来积累的成功经验。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在探索中保持理性,在实施新课程教学注意传统教学经验的回归、利用,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共同成长乐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魏清.中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5.
[4]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78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