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究式学习应注重哪些方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超亮

  摘 要: 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提倡学生直接参与提问设计,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目标。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兴趣培养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它对科学探究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科学探究便无从谈起,因此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科学前提。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要想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因素,是很不容易的。因此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呢?我作了如下努力,现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突破传统理念,赏识学生提出的问题
  我们在上课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学生问些不着边际的问题,有些可以回答,而有些暂时无法回答。面对他们的发问,我们该怎么办?是鼓励、赏识,还是批评、压制?鼓励、赏识可提升这些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创新意识也会得到明显加强,否则学生将逐渐失去探究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如:“老师,宇宙是怎样形成的?到底存在不存在外星人?如果我们的速度超过光速,时间会不会倒流?光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对呀,光是什么呢?爱因斯坦就不断问光是什么而创立了光子说并通过光电效应实验验证了光具有粒子性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吗?”“老师,交流电既然没有固定的正负极,火线零线不是一样吗?为什么手接触零线不会触电呢?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厂进行远距离输电时,是不是需要很长时间?”对于这些看似简单而目前阶段又很难解释清楚的问题,教师应把握好回答问题的方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带着赏识的目光鼓励学生继续问下去,同时也带动其他学生发问,在通过其他学生的问题导入到我们课堂所讲内容上,如果教师表现出厌烦情绪,就会遏制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其他学生也会望而却步不敢再问。有的学生问:“内能和密度有没有关系?”这些问题似乎荒唐,但说明他们理解了这两个概念,知道内能和密度都是物质的性质。因此,赏识学生及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创设观察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兴趣
  要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多观察,即使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是片面的、非本质的,也要给予肯定。正确地引导可以提高学生观察的积极性,利于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前准备及上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观察情境,以便学生在观察的过成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在讲《变阻器》一节课时,在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亮度的演示实验过程中,我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电路的连接过程与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当我快速改变滑片的位置,小灯泡忽明忽暗,不停闪烁,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时有一个学生突然问道:“老师,如果让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并联,还能改变小灯泡的亮度吗?”我很高兴,回答说:“你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说明你注意观察了我连接电路的过程,知道我采用了小灯泡与变阻器串联的连接方式,希望你课后亲自动手做一做实验,探究你刚才提出的问题,注意,可不要让电源的正负极短路喔。”在讲《安全用电》一课前,我要求学生先观察各自家庭线路的情况,并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些问题。结果,课堂上学生踊跃发言,气氛活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物理源于实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要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观察情境,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用心观察,使学生在课堂上有问题要问。这是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三、诱导学生深思,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观察的过程实际也是思考的过程,只有经过思考,学生才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才能提高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只观察不思考是很难取得好的效果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深入思考,见到一种现象,习惯于问一问“为什么”。如:当学生看到雨后的彩虹,能不能思考它形成的原因,是否联想到太阳光不是单一颜色的光,能否提出为什么它只在雨后天晴时才会出现等问题,如果能,自然就把这些问题纳入所学的光的知识构架之内。如果不能,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比如,在讲直流电机这节课时,我展示一个直流电机模型,接通电源,电机开始朝一个方向转动,学生好奇地观察。我突然问道:“通电后电机为什么会转动?”一会儿,一个学生回答说:“线圈通电后受到了磁场对它的作用力。”我又问:“影响这个作用力方向的因素有哪些?”这个学生想了想说:“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那么,你能不能说一说如何改变电机的转动方向?”这个学生笑了笑回答说:“改变电流的方向或者改变磁场的方向。”通过一步步的引导,学生终于对所学内容有了较为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因此,我们要诱导学生深入思考,展开联想,从复杂的现象中揭示出本质性的东西。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逐步提高。
  尽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一定会得到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孙福如.高中学生物理问题意识的缺失与对策.中学物理,2009,(6).
  [2]郭拯.试论高中物理探究性教学中问题情境的作用.中学物理,2009,(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79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