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建奎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全面地爱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胸怀一颗爱心,用心灵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应有的爱。只有用心来爱学生,才能及时体会到他们的烦恼与痛苦,才能及时地帮助他们。我相信“玉经琢磨多成器,剑拔沉埋更倚天”。正是老师正确的引导,自身挫折和艰难的磨练,使他们具备了坚韧不拔的意志,从而才有可能成就伟业。在新形势下,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中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缺少礼让、包容、合作的精神,甚至有些孩子形成了孤僻、偏执等不良的性格特点。在如此情况下,教师和家长就更应该加强对中小学生交际能力的指导和培养,要懂得“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的道理,都要有意让“我第三”的意识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养成心中有他人,遇事能为别人着想,能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乐于助人的好品质。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就是利他精神,即“你永远只是第三”。一个人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关键是要为他人着想,为大众谋利益,这是走向成功最近的路。
一、巧妙地运用悄悄话,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悄悄话朴实、亲切,能唤起学生的共鸣。
1.调动情感时宜用悄悄话。古人云:“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学生思想“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时,教师可以走过去悄悄提醒他,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就会及时改正不良行为。
2.批评学生时宜用悄悄话。学生犯了错误,正处在惶惑和愧疚中,此时,悄悄话的教育效果可能更佳。教师的信任更能促进问题的解决。
3.鼓励学生时宜用悄悄话。当学生对学习或人际交往缺乏信心时,班主任应寻找适当时机对他们说一些悄悄话。这类学生既有自卑心理,又有较强的自尊心,倘若教师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发其威,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极大伤害。
4.“淡化”教育时宜用悄悄话。尖子生思维活跃、上进心强且学习刻苦,但也有骄傲自满、虚荣自私、心理承受力差等消极心理。班主任用悄悄话对他们进行“淡化”教育时,既要保护其已经建立起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要适时地打预防针,未雨绸缪。班主任以尊重、平等的态度,创设自然、融洽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二、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可以造就人
在工作中,我非常注重赏识教育,并且教育学生对待他人要宽容,学会发掘他人的闪光点,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营造和谐文明的班级氛围。
在转化后进生时,我建立激励机制。我始终认为,环境也可以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从高一到高三的月考或期中期末考试后,我经常给学生发奖,发奖不是为了奖励前几名学生,而是以科为单位,奖励该科第一名和该科中进步最快的三名学生,如以六科计算,奖励人数达到24人。这样更有利于激励后进生,让优秀生始终坚持不懈,让后进生时刻看到希望。
三、理解学生,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们
了解学生,是真正理解他们,包容他们的过错。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现代的学生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本身,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他们的生活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已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碰到了很多成长中困惑的问题。对于成年人,这些问题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许是不屑一顾的,但对于那些学生,却是他们无法面对和解决的。
作为班主任,我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这就要求我去“热爱”每一个学生,去包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做的每一件事。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这种宽容,不仅要体现在所谓的好的学生身上,而且要体现在后进生身上。其实,每一个学生在我的眼里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出色之处的。当然,一个班的学生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在整体上,还是在个别方面,学生的发展必然因人而异,班主任是以博大的胸怀包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无论他们的优点或所谓的缺点。
四、倾听学生的声音
为人师者,特别是班主任,我做到了为人师表,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的洁言洁行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逐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样,当某个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就会想找信赖的人――那就是我,一吐为快,指点迷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圈子,有喜、怒、哀、乐,因此,我是从学习和生活的每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关心,与学生真心实意地融通,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做一个班主任,只有从学习到生活,从品德到素养,一点一滴地关注,才能造就时代需要的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80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