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新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金国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问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简称EPD)的内涵是:通过对青少年和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促使改善环境、提高人口素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环境已作为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战略任务贯彻在各项工作中。所以环境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物质导致环境污染是化学面临的当代问题之一”。化学教师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环境教育这一重要主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21世纪是环境的世纪。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工业飞速发展,而环境保护意识又比较薄弱,因此环境问题日趋严峻,所以加强环境教育、关注人类生存环境、增强环保意识是时代赋予化学教师的重任。
  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把渗透环境教育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近几年来,对环境教育的教学作了一些探索。
  
  一、密切结合化学教学内容,适当渗透环境教育
  
  中学化学与环境保护联系得很密切。从初中“空气”知识中“空气污染”的简介,“水”中“三废”的介绍,“一氧化碳”中“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天然气泄漏对大气的污染”的叙述,到高中化学硫酸、硝酸知识中尾气的回收和利用,“炼铁”知识中高炉煤气的处理,“石油”中石化工业产生的三废、“煤和煤的综合利用”中废气和废液的处理,无不渗透着环境保护的内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紧扣教学大纲,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探讨课本中环境教育的因素,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环境教育。如教师可结合工业制取氨气,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工业尾气中的氨气不能扩散到空气中去,用什么方法将它除去?它可以得到哪些产物?如果一个大型化工厂发生氨气泄漏,你是一个消防队员,你怎么办?你是一个化工厂附近的居民,你又怎样逃生?在组织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最后归纳为:对于碱性物质,一般可用酸溶液或酸性溶液吸收成或制成相应的化工产品(如NH3用浓H2SO4吸收,氨气泄漏时可用湿毛巾捂着鼻子逃生)。另外,教师要教会学生在遇化工毒气泄漏时,应从哪些方面考虑逃生的措施和方法,并使学生掌握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的简单原理,使他们明白,既要消除污染,又要使废物得到充分利用,变废为宝,就必须利用化学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平时作业、单元练习、单元测验等,在不偏离教材和大纲要求的前提下,适当编入一些有关环境保护与化学相关的题目,强化学生“环境与化学密切相关”、“环境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意识。
  
  二、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较之课堂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观察到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清晰的实验现象,增强直观的感性认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验必定会涉及有害、有毒的物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中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实验。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实验药品,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适时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在一些涉及有毒物质的实验时,教师要不断改进实验装置,尽量避免气体外逸或液体泄漏,对有害尾气要增加吸收或转化装置,不能任意排入大气中。如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时,把尾气处理装置的设计作为开放性问题,要启发学生大胆设想,设计出减少有毒气体排放的装置,防止一氧化碳逸散空中污染环境。在实验操作中,教师还要教育学生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尽量利用少量的反应物来制取少量的物质,要求学生每次实验完毕后的废液,一定要按指定处倾倒或回收,统一处理,严禁随意倾倒,力争把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这样既可减少污染,又能教育学生环境保护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逐渐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三、注意联系身边的环境问题和环境问题知识积累,并融入教学中
  
  人类认识过程都必须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一规律,没有丰富的感知素材,就难以较深入认识事物本质。初中学生认识事物还是比较肤浅,但有强烈求知欲望,只要很好利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化学问题,就能引起学生兴趣,激活思维。也只有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达到教育目的。在第一章《空气》新课结束前,我曾引入气象部门当天空气情况的报告,简明扼要介绍对空气质量的监测,空气质量对人的健康影响,政府对环境污染的高度重视……让学生增长了见识。
  
  四、环境教育应从知识性传授转变为探索性实践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对于环境教育的教学,教师不能经常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更不能把环境教育的知识仅仅从应试的角度去让学生记忆。我认为,教师应教会学生去接受、搜集环境保护有关知识的信息和有关内容,并进行讨论,有条件的可进行实践活动,构建学生在环境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环境教育从知识性传授转变为探索性实践,努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需的主体探究精神和能力。
  如“温室效应”,为什么近年来全球气温在逐渐上升?为什么夏天酷热,冬天像春天?学生对二氧化碳所造成的“温室效应”有所感受,但没有真正弄懂为什么。我在教学中安排了这样一个实验:请学生收集两瓶气体,一瓶盛空气,一瓶盛二氧化碳,在两个瓶中各放一支温度计,用橡皮塞塞紧瓶口,然后放在太阳光线下照射,过了一会儿,两支温度计的温度不一样。学生感到很新奇、很有趣。通过实验,学生恍然大悟,在相同条件下,盛二氧化碳瓶中的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比盛空气瓶中的温度计显示的温度要高,从而知晓了“温室效应”的原理:二氧化碳犹如覆盖在地球上的一个玻璃屋顶,能吸收太阳热能,但不易散发热能。学生由未知到设问,由实验到比较,在探索性实践中明确了治理“温室效应”的重要性。
  此外,教师还应在平时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提出有质量的环保建议,并进行探究活动。如“用苔藓检测室内空气污染”、“从身边的水源看如今的环境质量”、“化学肥料与农家肥料的比较”、“茶叶中有害物质的研究”等,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懂得环保的重要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01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