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 清
摘要: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传授专业知识,忽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忽视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教育应该贯穿“学生本位”和“能力本位”的思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当成为课堂的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把关者,应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和动手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自主探究能力自主学习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长久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传授专业知识,忽视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忽视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主体地位,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而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将会成为今后教学的基本模式。
所谓“自主探究”,即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本位”代替传统的“课本本位”,以“主动探究”代替“被动接受”,学生以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参与学习,教师应该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和动手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成为课堂的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把关者,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和运用者。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而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几点做法,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自主探究教学法就是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学生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经济、最活跃的因素。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生动地说明了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影响。而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则应善于创设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感情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总会设法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产生迫切要求获取新知的欲望,变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地、积极地开动脑筋,使创新思维得以发挥。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一首歌、一幅画、一段动画、一则新闻等都可以起到诱发兴趣的效果。
如我在讲授“PowerPoint”内容时,首先让学生欣赏从历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优秀作品中精选出来的部分电子报刊,精美的版报设计、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学生立刻产生了探求新知的欲望,“怎么报刊中会有声音的?”“为什么里面的人物会动起来呢?”“为何文字颜色会变呢?”……这些都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任务驱动,培养自主性学习
无论采用何种学习方法,首先要明确学习的任务。如果学生不能明确学习的任务,势必造成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因此,在学习一个新的内容之前,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明确学习的目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获得的。“任务驱动”则是这一情境,其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驱动学生为完成目标而努力。有了明确的目标,就有了自学的方向,也就减少了盲目操作的机率。
制定的教学任务,应当围绕当堂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不能定得太高,使学生失去完成任务的信心;也不能过低,使学生轻而易举地完成目标;不能过多而失去重点;也不能太少而无所事事;通常以通过一定的努力就能完成为原则。这样,学生学到了知识,并满足了一定的心理需要,就会激起继续努力的信心。
制定教学任务后,教师还要跟学生分析任务。可由学生自己在网上浏览、理解;也可让学生小组合作,伙伴间讨论,再派代表分享成果等多种方法。总之,教师要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明确任务中的哪些方面是运用已有知识可完成的,哪些方面又是有待学习解决的,任务的重点、难点在哪里。
如,在教学《使演示文稿声像并茂》时,我先让学生欣赏课前精心准备好的一份声像并茂的演示文稿,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分析作品中运用了哪些知识,其中哪些是我们可以解决的,哪些又是我们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接着与学生分析任务,让学生明确重点、难点,再让学生带着“如何插入声音”“如何配上电影片段”“如何让幻灯片动起来”等任务仔细阅读准备好的网络教材。此时,几乎不用我作任何讲授,学生很快就能自主完成一份声像并茂的作品,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在教学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时,我先让学生演示没有链接的作品,接着提问:现在只能一张张按顺序演示,那么你能任意播放指定的演示文稿吗?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有的学生在使用帮助系统(在教学Word时就教了如何使用帮助系统)……同学互相帮助。最后我让学生互相交流,我进行适时的点拨,这样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超级链接的方法。
利用电脑本身自有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味。如教学完画图软件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作品;教学Word的插入图片时,让学生进行诗配画的创作;在低年级教学“金山画王笔”时,那美丽的图案使学生感到无比新奇。讲解了如何操作后,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组合成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案。可以说利用电脑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三、放手实践,培养探究能力
教育部发文强调《信息技术》应成为中小学阶段“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要真正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并成为他们在信息社会最有利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和评价信息的工具,就必须让学生多动手,进行实际操作。自主性学习过程以先学后教、边学边做为基本特征,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也没必要对所有的知识点逐一讲解,有些内容,我们可以做简单的讲授后让学生去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掌握;有些内容,我们完全可以以“任务”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看书、浏览教学光盘、上网查询等方式自主去探究学习,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在讲授《收发电子邮件》一节时,我只是对电子信箱的含义及如何申请一个免费电子邮箱、如何收发电子邮件作简单介绍,然后介绍提供免费电子信箱的网站有哪些,最后告诉学生我的电子信箱地址。而对如何申请一个免费电子邮箱、如何收发电子邮件只字不提。我的要求是,每个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浏览网络、相互讨论等方式,成功申请一个免费电子信箱,并给我发送一个电子邮件。两周后,我打开了自己的邮箱,发现邮箱中不仅有学生发来的邮件,还有贺卡――他们甚至已经熟练地掌握了附件发送等操作方法。有的学生在邮件中写道,他们非常喜欢这种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因为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使自己切实掌握书本知识,而且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时,能培养自己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内容、不同要求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有些操作较复杂、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一定要加强讲授和操作指导。
四、加强引导,培养团结精神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可以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也可以是学生自主找朋友,每个小组由几名学生组成。小组成员的协作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有效促进学习任务的完成。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群策群力,共同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合作学习倡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多边互动。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常常不同,各种差异本身也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设置认知冲突,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相互协作的方式加以解决,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学习Word时,在完成了基础知识的讲授之后,为了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我布置了一个电子报刊制作的任务,而制作一份电子报刊所涉及的知识很多,同一问题解决的办法也多种多样。所以在教学中,我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推荐一名小组长,然后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完成一个主题的电子报设计。布置完后,每个小组立即行动起来,他们既有明确的分工,如有的负责查阅、收集资料,有的负责文字撰写,有的负责板面设计等,又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和作用。在制作的过程中,不少学生为了某个问题而展开激烈的争论,有因争论不下而问我的,我往往只是稍加点拨,学生立刻理解,并达成共识。两个星期后,我要求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本组的成果。他们设计的电子报刊非常漂亮,而且各具特色,充分显示出他们的个性特点。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充分的动手实践,组内同学的合作学习,让学生既感受到了获得知识的喜悦感和自豪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集体智慧的力量。
五、交流与评价
作品完成后对作品的交流、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又一重要环节。交流在制作作品时候遇到哪些困难,自己是怎么解决的,解决后有什么感觉,有没有进一步改进的想法和做法。对作品评价环节可以采用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方法,使得学生对于各自作品的优缺点,作品的改进和提高有进一步的认识,评价中除了关注知识点的应用和掌握外,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审美观、情感价值、思想表达等信息素养方面进行评价,选出“最快创作小组”、“最佳发言小组”、“最美作品小组”等小组,并记录在班级成长手册之中,公布在学校网站或其他宣传橱窗中。教师可通过交流、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体验参与、收获的喜悦。
总之,今天课程改革下的教育,不仅仅是向学生灌输已有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教育过程中造就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者和开拓者。在课堂上将静态的教学变为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动态教学,尤其重视学生个性化的教育,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尝试成功、学会创新的机会。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石。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教师应让学生在合作这种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里去自主探究,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产生终身乐于学习的愿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纲要.
[3]朱建峰.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
[4]吴永亮.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06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