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专业学生技能学习兴趣的提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华娟
摘要: 当前全国职教会议指出:职业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要建立在以学生的能力为本位,以实现就业为目标的理念基础上。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科为中心,强调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完整性,而现代教学理念则以能力为中心,强调操作技能的实践性。因此,如何因教学理念的转变而把学生注意力转向操作技能水平的学习兴趣的提升上,是职教工作者首先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作者根据亲自体验,结合自身实际,分别从实训环境、实训方案、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角度提出在学生技能学习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
关键词: 电子专业技能学习兴趣提升
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我们的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托尔斯泰则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近几年开发的“分层式教学”、“项目式教学”,许多专家和业内人士都或多或少地提到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性。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在学习上缺乏主观能动性和趣味性,对技能学习的兴趣广而不专、粗而不细,因此,在技能教学中,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其操作技能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探索与思考。
一、模拟环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那种机械的、僵硬的、命令式的管理,已经不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企业管理只有建立在企业文化这个根基上,运用文化的力量和非经济的手段对员工进行管理,完成由过去管“身”到现在管“心”的转变,才会有管理的现代化。只有把尊重人、激励人、培养人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使企业形成遵章守纪、明礼诚信、团结友爱、敬业奉献,具有健康向上、勃勃生机的内部氛围。而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能否快速融入这样的内部氛围,适应从校园环境到企业环境的过渡,进入企业胜任岗位需求是决定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实训教学的环境要和企业的环境做到无缝对接,促使学生思想觉悟和工作意识尽早形成。因为,在企业环境下的实训教学突出的是在“学中做”、“做中学”,当学生处在仿真的企业环境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时,由于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特定的“生产”任务,他们便会迫切需要了解自己应该怎样做才能完成任务,自然也就增进了对知识的渴望,这就无形激发了其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二、精选方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1.上好第一课,让兴趣得到萌芽。
俗话说“第一印象最重要”,学生对一门新课的认识一般都是从第一节课开始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于任何一门新课程都会有一种好奇心。根据笔者的观察了解,对于一门新课程,学生第一堂课都会听得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总会带着“这门课实训是什么内容”、“实训后我能做什么”的疑问听课。所以,第一堂课讲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后面学习的兴趣。因此,在上第一课时,教师必须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了解所学专业的总体学习内容以及通过实训具体可以做什么。例如,通过学习万用表的使用,我们可以测量平时常用的干电池的电压值及电阻等,这样自然也就激发起学生急切掌握万用表使用技能的欲望。
2.以任务为驱动,抓住学生的兴趣。
一个成功的课堂,就是学生能够饶有兴趣、注意力非常集中地学习。而长期以来,传统的授课模式是“教师讲授,学生接受”,这样很难保证学生长时间集中精力听课。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则是鼓励学生发挥各自兴趣,独立思考,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用“任务”控制课堂的活动。教师通过精心地设计任务,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实践,从一个个结合实际的任务逐渐入门,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学生“以方法为指导,以能力为基础”的自主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创造性,自主获取知识。学生有了任务为载体,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无形之中就提高了学习兴趣。
三、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在学生学习电子操作技能的过程中十分重要。教师的培养是学生形成学习兴趣的外因,学生个人的努力是内因。只有内外因相互作用,学生才能真正形成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几乎每个学生在小时候都有过折纸飞机的经历,当其看到别的小朋友在长辈的指导下成功地完成一个时,便会在需要的基础上对折纸飞机产生了兴趣。通过这一实例,我们可以看到人的兴趣产生于需要。所以,教师要提升学生对技能操作的兴趣必须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切入点,必须从思想上强化对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即学好电子操作技能是电子产业信息化的需要,是学生个人发展及竞争的需要,同时要求学生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激发提升学生对电子操作技能的学习兴趣。
四、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在电子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枯燥、无趣的理论知识点,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讲解理论的目的最终是为实际的操作和训练服务,理论如果脱离实际就会变成空谈。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努力将枯燥的理论与日常生活中具体的实例联系起来,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又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为实践训练做好基础,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例如在讲解电容器充放电时,很多学生难以理解电容储存和释放电荷的原理,教师则可以形象地把电容器比喻成一个水杯,充电的过程就是向水杯里加水,而放电的过程就是把水向外放的过程;又如在学习“声光双控延时节能灯”时,如果只把原理告诉学生,无法使他们真正理解声光控制的概念及意义,在此,笔者就举了个常见的例子,激发学生兴趣。比如:我们在小区里常见的楼梯灯需要触摸才开灯延时熄灭,而此电路当有人的脚步声被电路感应时,电路便可以接通照明,然而白天即使有脚步声灯也不会亮,只有等到光线暗的时候脚步声才对电路有效。这样,电路难理解的控制关系,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就可轻松解决,既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科学评价,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1.拓展评价内容。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评价一个学生的某门课程的学习成绩往往是一份试卷或一个工件质量定成绩。而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我们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必须给学生提供一个宽广的技能兴趣发展平台,所以评价的内容也应有所拓展。教师应该把课程知识、技能与素质、经验和态度分别细化配分,综合考察学生的素质,并且做到公平、公开、公正,这样使得学生带着激情去学习,必然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2.改革评价主体。
过去教育评价的主体主要是教师,师生的关系总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现在,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的热情,我们在评价成绩时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同时也引入竞争机制,让他们可以互相找出差距,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3.改变评价方式。
以往评价的方式主要是以单纯的纸笔为主,这样容易使学生感到单调无味,而现在采用多元的有选择的评价方式,则可以让学生按照他们各自的兴趣选择考查方式,比如在技能水平的评价中可以通过竞赛、答辩、面试、展示等不同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谢已民,李日.职校生创造力开发[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09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