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思路浅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曹 臻

  摘要: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本课程的目标是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进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与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引导学生更好地生活,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 小学《品德与社会》理念课程实施
  
  在小学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属社会科的综合性课程。尽管社会综合课程在我国尚属一个新的课程研究领域,但在国外,社会科(social studies)作为一种典型的综合课程,不仅已有80余年的历史,而且有着不少课程流派和课程形态。创设社会科的目的是在学校学习和社会学习、知识学习和实际生活之间建立有机联系,使学校教育更直接地服务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课程要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进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适应与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我们认识到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更有学者指出,道德学习本质上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引导学生更好地生活,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如何将这一门全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通过教学来实现,课程的实施是关键。
  
  一、把握课程的教育功能
  
  准确把握课程的教育功能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过程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以综合课为其课程形态。《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课程,在学习时,我们需要对课程的综合性作进一步的理解。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合在一起,目的在于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的界限,使学生形成整体思维的意识,并运用知识信息综合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一种课程类型。这种课程通过对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方式的整合,能够使学生完整地认识世界,形成对世界全面的理解,并能够利用多种方法综合地解决现实问题。《品德与社会》课是基于学生经验维度开发的综合课程,它集品德教育和公民教育于一身,课程内容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引自《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这门课将德育学、人类学、社会科学融为一体,在课程价值上虽然具有多元性,但主导价值是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而学生获得知识或掌握间接经验并非该课程的主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在自己主动进行道德构建,体验和掌握社会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这门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具有非常强的德育功能。
  
  二、在教学中重视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
  
  新课程强调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因此,如何将教学由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变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该课程实施过程中着力要研究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起组织、帮助、鼓励、引导、促进、服务的作用。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决定恰当的学习目标,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教学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构建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倾听、沟通、尊重,学会向学生学习。
  
  三、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
  
  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达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提出了学生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来实现。脱离学生生活的道德教育和品德教育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脱离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失去生活的依托而流于形式。同时,人的社会性发展也应当在生活中实现,通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和沟通来实现。学生只有通过社会生活才能获得社会认知、社会知识、社会技能,而实现这一目标仅仅依靠教材是不能实现的,尽管在教材编写时,注意了在内容上贴近学生生活,但教材毕竟是相对静止的和有一定局限的,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和动态的,因此,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活用教材,并注意有效地利用一些本土化的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提倡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决不是生活内容的简单翻版,教师要注意课程内容既要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学生的生活,不能将教育内容完全等同于生活。
  
  四、教学的策略要灵活多样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求我们应当促进学生去感受生活的体验,使课堂变为学生参与的过程,学生思考的过程,学生完整生命的投入过程,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就应当采取一些新的教学策略。
  1.开放式的教学策略。
  开放式教学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课程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体系,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备课可只备思路、备典型事例,而留有一定的空间由课堂的现状、学生的实际去充实。二是学习时空的开放,学习场所不只限于教室,让学生走出教室,把学习场所从教室扩展到学生的一切生活领域,从教室扩展到家庭、学校、社区、田间、工厂及学生的其它生活空间;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去进行探索和研究,并让学生把在社会中看到的、感受到的东西带进课堂进行讨论。三是教学内容和结果上的开放,即教学内容应当是丰富多样的,能满足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并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选择。在学习结果上,既可得出统一认识,可保留多种意见。
  2.活动化的教学策略。
  活动化教学是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在课堂中模拟学生日常生活场景、社会活动场景等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参与这些场景中的活动进行体验,获得认知和情感的发展,并通过组织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亲临其境的场景中获得认知,求得体验。在活动化教学中,教师应该是教育的指导者、场境的创设者、活动的参与者、活动的评价者。
  通过以上教学策略的实施,师生在教学中会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使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转变,使教师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的开发者转变。
  
  参考文献:
  [1]高德胜.品德与社会教师参考用书.江苏教育出版社.
  [2]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鲁洁.关注学生、关注生活.讲稿.
  [4]余文森.新课程与教学改革.讲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1775.htm